《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拟在叙事进程的显性和隐性双重机制中去探寻叙事情节的设置及叙事时间的调控,借用童话思维与神话的相通性,探究叙事意象的“知觉”图景及构设该意象图景的隐喻语言结构;揭秘观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交互、相错,以及和声共鸣的象征秩序和寓言效果。本书由张慧敏著。
图书 | 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 |
内容 | 编辑推荐 《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拟在叙事进程的显性和隐性双重机制中去探寻叙事情节的设置及叙事时间的调控,借用童话思维与神话的相通性,探究叙事意象的“知觉”图景及构设该意象图景的隐喻语言结构;揭秘观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交互、相错,以及和声共鸣的象征秩序和寓言效果。本书由张慧敏著。 内容推荐 叙事离不开想象,但现有的叙事理论,多集中研究技法,而忽略了叙事精髓的想象功能。《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从童话、史诗、寓言三方入手,着重分析想象在叙事中的枢纽功能,剖析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如果说童话深入人的童年期是叙事时间的异域化,那么史诗就是将叙事时间追溯到远古,探究历史源头,在叙事进程的显性和隐性双重机制中去探寻叙事情节的设置;而寓言更是以灵魂不朽的悸动幻化未来。《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借用童话思维与神话的相通性,探究叙事意象的“知觉”图景,构设这意象图景的隐喻语言结构,揭秘观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交互、相错及和声共鸣的象征秩序和寓言效果。本书由张慧敏著。 目录 前言/1 童话 第一章 想象虚构与传记真实/3 第二章 想象功能与童话叙事/14 第三章 上帝礼物“天分”的弱,俗世猖獗“舌头”的强/31 第四章 以心灵“识别”,乃爱之绝唱/45 第五章 叙事循环:“嘀……嗒”,“嗒……嘀”/57 第六章 叙事的真假问题:“儿戏”——“拉钩”的可靠性/76 第七章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83 第八章 想象穿越语言/95 史诗 第一章 吟诵与叙事/109 第二章 “民族精神”是否可以由想象叙事来建构?/121 第三章 语言缪斯,化蚍蜉为永生/129 第四章 想象羽诗叙入为史/145 第五章 智慧与土地的结合/157 第六章 追究神话想象的叙事生成/172 寓言 第一章 卡夫卡的寓言想象/203 第二章 爱与死相缠的叙事奥秘/215 第三章 如云彩般飘逸的寓言叙事/219 第四章 影像网状化叙事/226 第五章 声音交响化叙事/236 第六章 情节节奏化叙事/247 第七章 以冰块包裹激情之叙事/259 第八章 “爱自己的敌人”链接神话之叙事/273 终篇 真实在瞬间,瞬间在别处/301 参考文献/351 后记 豆蓬瓜架雨如丝/3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想象与叙事--童话史诗寓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慧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520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1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8 |
CIP核字 | 2013248468 |
中图分类号 | I0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