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系统失败,社会本有纠错机制,如家庭、学校、社区、警察等等,如果其中一个系统起作用,青少年可能就在错误路上回头了,但问题行为的出现,证明了系统必然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家庭、也可能是学校,还可能是社会。所以对青少年犯罪预控的重点是了解、知道和避免孩子的心理和道德问题,这才是青少年犯罪预控之本,也是冉亚辉写作《天使与魔鬼(青少年犯罪预控与防范手册)》的基本思路和目的。
图书 | 天使与魔鬼(青少年犯罪预控与防范手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的系统失败,社会本有纠错机制,如家庭、学校、社区、警察等等,如果其中一个系统起作用,青少年可能就在错误路上回头了,但问题行为的出现,证明了系统必然存在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家庭、也可能是学校,还可能是社会。所以对青少年犯罪预控的重点是了解、知道和避免孩子的心理和道德问题,这才是青少年犯罪预控之本,也是冉亚辉写作《天使与魔鬼(青少年犯罪预控与防范手册)》的基本思路和目的。 内容推荐 人性亦善。亦恶。孩子教育得当,会成为人间的天使;孩子教育失当。会变成人间的恶魔。 教育是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作,不只是需要爱心,需要耐心,还需要科学的青少年发展的教育科学知识。 冉亚辉编著的这本《天使与魔鬼(青少年犯罪预控与防范手册)》致力于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预防青少年犯罪,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社会、心理、管理和哲学等领域的系统知识和方法。 目录 第一章 青春期的天使与魔鬼 一、问题青少年的重要时间因素:青春期 二、人性之善恶 三、天使与魔鬼的一体 案例分析一 W:宠坏的孩子 第一章 为什么青春期容易行为越轨和犯罪 一、青春期行为越轨的心理 二、青春期的人际冲突 三、青少年青春期的同一性危机 四、青春期的常见具体心理障碍 五、青春期常见行为问题 案例分析二 心理障碍导致的马加爵悲剧 第三章 哪些是危险的诱导因素 一、危险的诱导因素 二、青春期的行为越轨 三、青春期的认知偏差 四、青春期的不当需要 案例分析三 疯狂的帕蒂 第四章 存在问题的家庭教育行为 一、家庭对青少年的特殊性 二、危险的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中的智慧 案例分析四 独立成长的洛克菲勒 第五章 青少年青春期的不良环境控制 一、青少年中的欺负者与受害者 二、青少年的思维特点 三、校园暴力 案例分析五 黄洋被毒杀的悲剧 第六章 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一、人格的主要构成 二、犯罪人格问题 三、人格障碍的主要矫正方法 案例分析六 恶魔梅内德斯兄弟 第七章 青少年亚文化的危险 一、青春期中的青少年犯罪 二、犯罪的主要形成 三、青春期危险亚文化 案例分析七 彬县少年杀人事件 案例分析八 瓮安事件中帮派的青少年 第八章 学校与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控与防范 一、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问题的一面镜子 二、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预控与防范 三、学校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具体方法 案例分析九 云南女大学生伤害室友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天使与魔鬼(青少年犯罪预控与防范手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冉亚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0522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6 |
CIP核字 | 2014040621 |
中图分类号 | D669.5-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38 |
宽 | 16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