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全球精英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刚编著的《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是青少年应该人手一本的案头藏书。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20世纪全球第一个亿万富翁,他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亿万富翁的人生经历被许多人视为传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洛克菲勒的身上一定有许多闪光点值得青少年认真学习与借鉴。

本书就是因这样的目的与读者见面的,你正好处于青春期,处于人生中最具可塑性的时期。无论你怀着什么样的目的阅读本书,相信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你在成长中的疑惑和不安都能在洛克菲勒的人生轨迹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本书通过对洛克菲勒一生经历的介绍和解读能给青少年一个和榜样一起成长的机会,让洛克菲勒的正能量可以满满地注入你们的心中,让你们的成长历程少些迷茫,多些指引,少些盲从,多些坚持,拥有更加丰盈灵动的人生。

内容推荐

  《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由本刚编著。

《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以洛克菲勒从一文不名到拥有万贯家财的奋斗经历为出发点,为青少年解读他生命中的某些片段,并将他自立、专注、奋发图强等方面的特质灌注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成功之道,更是处世智慧和心灵哲学,让青少年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成才之路。

目录

[第一章]不期待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等待失败

 命运不完全由出身决定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希望从贪心开始

 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你走向成功

[第二章]碰运气的人总是碰不到运气

 人不能靠天赐的运气活着

 好奇的人能够发现运气

 好的计划能够左右运气

 计划要具备开放性

[第三章]柔软的天鹅绒上,无法磨砺刀刃

 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黎明之前总是黑暗的

 没有不幸经历的人是一种不幸

 挑战逆境,是通往成功最明智的方向

[第四章]命运之神只为行动埋单

 行动决定结果

 计划不能代替行动

 拖延只会让困难变得更大

 实践一个想法,远比一千个空想更有意义

[第五章]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习惯

 习惯的力量足以影响成败

 习惯起作用时,理性往往会大打折扣

 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一种习惯

[第六章]人的绝大部分能力来自专注

 专注是成功的征兆

 一个人的能力,95%来自于他的专注与执着

 克服影响注意力集中的障碍

 别让细节妨碍专注的热情

[第七章]只能做第一名

 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

 卓越是一步一步实现的

 成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进步永不止步

[第八章]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是时间

 时间比金钱更有价值

 时间的价值体现在如何使用

 无法管理时间,那什么也管理不了

 节约时间等于延长有效生命

[第九章]在任何阶段都要充实自己的心灵

 心灵同样需要粮食

 心灵垃圾需要定时清理

 避免成为欲望的奴隶

 有节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第十章]梦想起飞于正确的人生计划

 凡事要看得远一点

 计划是获得有利结果的第一步

 没有万无一失的计划

 明确目标能激发动力

[第十一章]只有依靠自己,才不会让自己失望

 拐杖不能代替自己的双脚

 承担自我成长的责任

 依赖让人沦为平庸

 成功的希望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十二章]高贵的品格让你的快乐更纯椊

 良心不是商品

 真诚地面对每个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

[第十三章]爱与贡献使你的人生完满

 心存仁爱,你就是上帝

 给予就是爱

 爱心无价

试读章节

命运不完全由出身决定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人生的最后结果就被出身定型。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存在穷富世袭,也不存在成败罔替,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自己的行动决定,而绝不是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约翰·D·洛克菲勒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加上一次次的搬迁,他的生活过得十分不安稳。在保存下来的洛克菲勒出生地的照片上,人们可以清楚看到的是一幢简陋的木板房,周围是光秃秃的山坡和灰蒙蒙的天空。房子仿佛是用两节货车车厢拼凑在一起的,很是粗陋,唯一能使画面有点生气的就是搭在其中一个房门上的凉篷。“我敢肯定没有谁家的孩子比他们更可怜,”洛克菲勒的一位邻居说,“一年四季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的,一副又脏又饿的样子,让人很同情。”

洛克菲勒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睡在楼上一间连墙泥都没有的屋子里,冬天只能靠与厨房相连的烟筒取暖。房子太过简陋,雪花和寒风会从墙缝径直往屋里灌进来。在黎明前的黑夜里,洛克菲勒常常被伐木工的砍树声或者雪橇在雪地上滑行时的咯吱声惊醒。清晨时分,母亲会站在楼梯口喊身为长子的洛克菲勒:“儿子,该起床了,是时候给牛挤奶了!”年少的洛克菲勒尽管还没有睡醒,但总是不迟疑地起床走向谷仓。在昏暗而寒冷的谷仓里,洛克菲勒常常站在奶牛刚刚让出来的那块热乎地方,好让冰凉的双脚暖和一下。

1855年8月,美国的克利夫兰依旧暑热难当,年仅16岁的洛克菲勒已开始四处求职。这个少年踌躇满志地翻开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从中挑拣知名度高的公司前去应聘。他求职的公司大多位于繁华的弗莱茨区。洛克菲勒很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每到一家企业,张口就要见老板。这些人当然是见不着的,他便直截了当地对老板的助手说:“我会记账,想找个事情做!”

已经六个星期了,找工作的事情颇为不顺,洛克菲勒屡屡碰壁,但是他并不气馁,每天早上8点,身着黑色衣裤、系着黑领带的他准时离开住处,去赴每一个预约的面试。他走遍了克利夫兰全城的知名公司,情况似乎越来越糟糕。

直到1855年9月26日,他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老板看了他写的字之后对他说:“留下来试试吧。”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开始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过了三个月他才收到第一笔补发的微薄报酬,周薪5美元。这就是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他自己都记不清被拒绝多少次后得到的工作。洛克菲勒以此为开端,在这家公司勤勤恳恳地工作,磨炼了自己的意志,为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洛克菲勒曾经对儿子说过:“我小时候家境贫寒,记得我刚上中学时所用的书都是好心的邻居给买的。我的人生起点也只是一个周薪只有5美元的簿记员,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我却建立了一个令无数人羡慕的石油王国。”

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天赐的幸运,无可复制的传奇。但是洛克菲勒认为这是对他持之以恒积极奋斗的回报,是命运之神对他艰苦付出的奖赏。洛克菲勒时刻给子女灌输自立、自强的思想。他告诉他们,在商界很多人都曾经因为穷困缺少机会,但后来都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代伟业。

洛克菲勒一生有5个子女,其中唯一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后来继承了洛克菲勒的大部分财产。但是在约翰和姐姐们小的时候,洛克菲勒有意识地不让子女知道自己是个富人。他担心如果孩子们知道他们已经坐拥如此庞大的家产后就会腐化堕落,失去节俭与奋斗的美好品质。“我不能用财富埋葬我心爱的孩子,愚蠢地让他们成为不思进取,只知道依赖父母的无能者。”洛克菲这样说过。

当然他也不吝啬帮助自己的孩子。在小洛克菲勒从学校毕业后,洛克菲勒就让他进了百老汇大街26号的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总部——洛克菲勒的办事处做了自己的助理。用洛克菲勒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期望你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卓尔不群,并胜我一筹。我决定将你留在我身边,无非是想让你的事业生涯有个高起点,让你无须艰难跋涉便可享有迅速腾达的机会。”洛克菲勒强调,拥有巨额的家产和高的起点,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洛克菲勒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这个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顶上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脚下;当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脚下时,注定你不会生活在山顶上。在多数情况下,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人生的最后结果就被出身定型。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存在穷富世袭,也不存在成败罔替,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洛克菲勒坚信,每个人的命运都由自己的行动决定,而绝不是完全由出身决定。

当时美国麻省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17个有钱人家的孩子里面,竟然没有一个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富翁。当时美国社会上也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在美国费城的一个小酒吧里,有一群人聚会。其中一位客人谈起某位百万富翁,心生羡慕地说:“他是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啊,可真了不起。”“是啊,”旁边一位比较精明的先生回答说,“他继承了两千万的家产,然后‘通过他的努力’,他把这笔钱变成了一百万。”

这是讽刺富家子弟无能的故事,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多半会哈哈大笑,但是洛克菲勒却唏嘘不已。他毫不掩饰地说:“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故事。”

19世纪的很多继承人与其父辈或祖辈的作为大相径庭,他们只热衷于寻欢作乐,穷奢极欲,日食万钱,直到巨额家产被挥霍干净。洛克菲勒对于自己的子女不无忧虑,他告诫儿子说:“在今天这个社会,富家子弟正处在一种不进则退的窘境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注定要受人同情和怜悯,甚至要下地狱。”他反复叮嘱孩子们,机会永远不会平等,但是结果却有可能平等,一定要踏实努力地奋斗。

小洛克菲勒显然没有辜负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一生始终遵循这一伟大家教,身体力行,克勤克俭,使家庭和睦兴旺。他不断扩大着父亲的事业,并对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维护了家族的声誉。

作者手记

人生的起点有可能影响结果,但不会决定结果。能力、态度、性格、抱负、方法、经验和运气等因素,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高的起点,有的只是平凡的家庭、平常的学历,但是这些人中却不乏成功者。即使暂时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只要在冲向终点的过程中努力坚持,不放弃,终会成功。我们要有追求胜利的意志,并为此作好准备。起点低并不可怕,能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思想的产物。他所想的目标越小,可以预见,他得到的成就也就越小;所想的目标越大,赢得的成功也就越大。”

信心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大小。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人,自认为做不成什么大事,所以他们仅能得到很少的报酬。他们相信无法创造伟大的壮举,他们便真的不能。他们认为自己人微言轻,所做的每一件事也显得无足轻重。久而久之,连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表现得缺乏自信。如果他们不能将自信抬高,他们就只能在自我评估中萎缩,变得越来越渺小。

洛克菲勒从一个贫寒的孩子成长为石油王国的巨子,这和他理性的思考、强烈的自信有很大关系。洛克菲勒曾经给儿子写信说道:“难道我们没有实现伟大抱负的智慧吗?当然不是!最实用的成功智慧早已写在《圣经》之中,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足可撼动山峦’。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失败者呢?我想那是因为真正相信自己能够撼动山峦的人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的人也自然不多。”可见,自信无疑是洛克菲勒事业成功的秘诀之一。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女儿伊丽莎白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要放弃更高的职位,洛克菲勒神色严肃地说:“伊丽莎白,你知道我最不喜欢逃兵了,而你现在正打算逃走,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不申请参加下一任的竞选。为了获得现在的负责交易副经理的职位,你已经付出很大的努力,有时甚至牺牲了家庭生活,为此,你们夫妻俩都很好地克服了困难。你有这么好的家庭,对你的经营才干人人也都给予高度的评价。至今为止,你一直以优异的成绩一步一步地往上升,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你为什么要放弃晋升最高的职位这一目标呢?”

“我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胜任该工作。”伊丽莎白无奈地说。

“就任总经理无疑是一场大挑战,可是你已经习惯挑战了。在这点上,你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概括地说,总经理的职责和以前一样,就是在人事、组织及损益计算上发挥你的才能,只不过是规模大了一些。在这方面你还有什么没有经历过的呢?我常常引用梭罗的话:‘最可怕的就是恐怖心理。’此刻你不觉得应该重温这句话吗?”洛克菲勒说。

“可是,爸爸,我真的很累。”伊丽莎白疲倦地说,“为了工作我已经牺牲了太多的快乐。”

“伊丽莎白,我认为在管理人员中特别优秀的人是一个星期用四天时间与职员、顾客、银行家、研究者、政府官员等精神百倍地进行有关经营企业的经验交流;还有一天,用来思考。思考才是你最重要的工作。”洛克菲勒认为女儿放弃更高职位的理由很牵强,“我觉得这不是退出竞争的有力理由,劳神的原因及其解毒剂一切都在于人。多挑选一个能接受任务并有才能完成任务的职员,你就会减少一份劳神。我反复强调过合作以及合作带来的相应效果的重要性。”

听到这里,伊丽莎白陷入了沉默中。

在洛克菲勒看来,伊丽莎白之所以对工作感到力不从心是因为她没有给自己确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充分地思考,坚定地自信。

研究、分析一些成功商人的奋斗经历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都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坚定信心。并且他们的自信心很强大,大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足以使他们怀疑、恐惧以及退缩。洛克菲勒经常毫不谦虚地称赞自己的自信:“在我刚刚出来寻找工作的时候,我就认为我将来一定可以成功,结果我真的成功了,这就是信心的作用。”

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天能登上成功的顶峰,享受随之而来的成功果实。但是绝大多数人偏偏都不具备必需的信心与决心,导致他们也无法达到顶峰。也因为这些人不相信能够到达,以致找不到登上顶峰的途径。他们即使具备必胜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可是在攀登的过程中没有动脑思考,没有寻求最佳路径,最终就有可能因为体力不支而半途而废。

但是,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他们抱着“我就要登上顶峰”的心态来进行各项工作,并且凭着坚强的信心和聪明的头脑实现了目标。“我以为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当我还是一个穷小子的时候,我就自信我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富有的人,强烈的自信激励我想出各种可行的计划、方法和技巧,我便一步步攀上了石油王国的顶峰。”洛克菲勒不无自豪地说。

久经商场历练,洛克菲勒曾经和许多生意场上失败的人进行过谈话。据他说,失败者们总是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那些人常常会说:“老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件事情行得通。”“在开始之前我就已经感到很不安了。”“这件事情做不成我早已经预料到了。”

洛克菲勒曾经这样教导不自信的女儿:“以‘我试试看,但我觉得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行事,毫无疑问最后一定会招致失败。‘不信’是消极的力量。当你心中不能确定甚至产生怀疑时,你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信’。怀疑、不信、潜意识里的失败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因。心中存有怀疑,就会失败。相信会胜利,就必定会成功。”

作者手记

“做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正如洛克菲勒所说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思想、思考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用我们的思想为未来作好规划后要着手实施,不要让思想仅仅停留在头脑里,否则一切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希望从贪心开始

“那些虚伪的人,总视贪心为恶魔。但在我看来,打开我们贪心之锁,并不同于打开潘多拉盒子。释放出无时无刻不在跳动的贪心,就等于释放出了我们生命的潜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估计没有哪个人愿意自己被人形容为“贪心”,这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我们会形容一个对物欲永不知足的人“贪得无厌”。贪得无厌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但是适度的贪心则是很有必要的。贪心并不是十恶不赦,更不是大敌,相反,它是成功的朋友。事实上,适度的贪心并非是件坏事,如果我们一点儿都不贪心的话,那么,人类就不会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

洛克菲勒从不否认自己是个贪心的人,并且认为贪心大有必要。他曾经在给儿子的信中这样说道:“很多人都曾问我同一个问题:‘洛克菲勒先生,是什么支持你走上了财富之巅?’我不能表露真实心声,因为贪心为人们所不齿。然而事实上,支撑我成为一代巨富的支架,就是我唤起了我的贪心,并让它不断地膨胀。”“我由一个周薪只有5美元的簿记员到今天美国最富有的人,是贪心让我实现了这个奇迹。贪心是推动我创造财富的力量,正如它是推动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一样。”

洛克菲勒的贪心似乎与生俱来:

约翰·D·洛克菲勒的父亲威廉·艾弗里·洛克菲勒声名狼藉,被人描述为“一个低俗放荡、流浪四方、劣迹斑斑的药贩子”。甚至有一次犯罪,为躲避刑罚而不得不到处躲藏。1853年,为安全和生计考虑,洛克菲勒的父亲“大个子比尔”把家迁到了克利夫兰一所十分简陋的住宅里。房子处于一处繁华发达之地,流动人口大,当局很难准确掌握那儿的户籍情况。把家安顿妥帖之后,威廉·艾弗里·洛克菲勒便又外出了。

那一年,约翰·D·洛克菲勒还不满15周岁。克利夫兰这个滨河的商港对这个少年很有诱惑力。商船云集,白帆轻扬,还出现了螺旋桨轮船,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新闻。在年少的洛克菲勒眼中,一切都那么新奇。洛克菲勒放学后,独自一个人来到码头看热闹,那里似乎有他看不够的风景。在肮脏的码头,装卸工人像牛马一样吃力地装卸货物,商人们则站在一边趾高气扬地吆喝着一群群衣着破烂的苦力。洛克菲勒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熙熙攘攘的人流,静静地倾听着四周发出的轮船汽笛声,若有所思。这时候,他的一个同学悄悄地走近他的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 “喂,约翰,你将来想干什么?”

“我嘛,我要成为一个拥有10万美元的阔佬,你相信吗?我一定会成功的。”他的同学听了洛克菲勒的话,瞪大了眼睛。10万美金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看着洛克菲勒身上破破烂烂的衣裳,他的同学暗暗想:“好一个不自量力的家伙!”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洛克菲勒的资产远远超过了10万美元。

洛克菲勒是美国商业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公司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洛克菲勒本人也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财富几乎每年呈几何级数上升,这笔巨大的资本从零开始后,沿着一条直线攀升。

财富聚到一种极限时,也许就变成了一种罪恶。当时社会上的人们都在大肆宣传洛克菲勒的野心与贪婪,洛克菲勒家族的崛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巧取豪夺的发迹典型。洛克菲勒当时似乎是一个名声扫地的人,人们认为他是一个 “十恶不赦的罪人”、“当今最大的罪犯”,报纸上的漫画最为形象地把他描绘成一个 “长脚伪君子”——这个伪君子用一只手向讨乞的人施舍几枚硬币,另一只手在窃取成袋的黄金。美国社会对洛克菲勒的仇视情绪可见一斑。

1905年年初,在美国波士顿的牧师集会上,人们得知,公理会教友们在积极招募基督教战士,并把他们派到落后的地区传教,以此拯救 “邪恶的世界”,这是一笔耗资巨大的活动。慷慨解囊者为数不少,其中要数洛克菲勒最大方了。他一次向国外布道团理事会捐资 10万美元。教友们不但没有为他祈祷,也没有为他唱赞美诗,却有人在会场上发出愤怒的吼声,一位牧师跳到讲坛上发言,要求长老们把洛克菲勒这笔捐款退回去,人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要这笔比垃圾还肮脏的钱……”

公理会教友华盛顿·格拉登牧师的情绪特别激动,他责问道:“洛克菲勒的钱干净吗?我们明明知道是他的捐赠,我们收下了,这岂不是同流合污吗?要知道这种不义之财简直是一种欧洲中世纪的强盗贵族的掠夺,既冷酷无情又不仁不义,这是一种罪恶。在这种残忍的掠夺中,国家产业遭到破坏,证券变成了一张废纸,拥有微薄家业的人几乎被弄得家破人亡。我们大家不得不惊心动魄地看到,这一切都成全了这些百万富翁,任凭他们宰割上帝的儿女们,这是人世间最可怕的事,这些人变成了怪兽……”

洛克菲勒毫不理会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依然扩大着自己的事业。他对子女说:“不需要搭理那些说我贪心的人。”对于他来说,贪心没有丢脸的。他甚至很享受这个在别人看来似乎并不太美妙的“颂扬”——贪心。他曾这样阐述过贪心:“没有不贪心的人。如果你有一颗橄榄,你就会想拥有一整棵橄榄树。我行走于人世已近八十年,我见过不会吃牛排的人,却没有见过一个不贪心的人,尤其是在商界,功利、拜金的背后只印着一个词语,那就是贪心。我相信,在未来,不贪心的人仍将是地球上的稀有者。谁会停止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占有呢?”

洛克菲勒对众人鄙视的“贪心”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贪心的潜台词,就是我要,我要的更多,最好是独占!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就如为政者会说,我要掌权,我要由州长再做总统;经商者会说,我要赚钱,我要赚更多的钱;为人父母者会说,我希望我的儿子能有所成就,永远过着富足、幸福的生活……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只是囿于道德、尊严,顾及脸面,人们才将贪心紧紧地遮掩起来,才形成使得贪心成为禁忌的观念。说到贪心,洛克菲勒总是能提到在他读商业学校时,他的一位老师曾经说的话:“贪心没有什么不好,我认为贪心是件好事,人人都可以贪心。从贪心开始,才会有希望!”

他鼓励儿子贪心:“如果你要想创造财富与成就,创造非凡的人生,我的感受已不是‘贪心是件好事’能够加以概括的,而是贪心大有必要!”

洛克菲勒在与山姆·安德鲁斯合办石油公司之初,他的贪心就在膨胀,每天晚上在睡觉前,他都会勉励自己:我要成为克利夫兰最大的炼油商,让流淌的油溪化成一捆捆的钞票,我要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帮我成为石油之王。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洛克菲勒事必躬亲,为了这个伟大的梦想,终日忙碌。他指挥炼油,组织铁路运输,苦思冥想如何节省成本,如何扩大石油副产品市场。

经过商场的打磨后,洛克菲勒更深地体会到,成功就是看谁有强烈的贪心,谁具有这种思想,谁就能焕发并施展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尽力而为,超越自己。他曾说过:“我每一个前进的步伐都能让我感受到贪心的力量!贪心不仅能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也逼得他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全力前进。”

作者手记

“贪心是魔鬼”、“贪心的人不道德”,在我们的生活里,贪心似乎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其实在道德约束内的贪心是激发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在法律、道德约束内的贪心其实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一种对人生的追求。贪心的人不安于现状,势必会努力完善自己,为达成目标努力奋进。适度的贪心会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P3-16

序言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20世纪全球第一个亿万富翁,他从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亿万富翁的人生经历被许多人视为传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洛克菲勒的身上一定有许多闪光点值得青少年认真学习与借鉴。

本书就是因这样的目的与读者见面的,你正好处于青春期,处于人生中最具可塑性的时期。无论你怀着什么样的目的阅读本书,相信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你在成长中的疑惑和不安都能在洛克菲勒的人生轨迹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够好,甚至觉得在“拼爹”的时代,自己奋斗一生也难以大有作为。那么你应该多关注本书的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十一章。洛克菲勒会告诉你他是怎样从周薪5美元的小会计成了当时最有钱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敢于做梦,没有依靠任何人,他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寻找机遇,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你会知道,只要敢于梦想、积极行动、抓住机遇,自立自强并且脚踏实地,就能够摆脱命运的束缚,让生命发生质的飞跃。

或许你觉得自己头脑聪明,因而总是对自己放低要求,但是这样只能让你日渐平庸。这样的你需要多多关注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十章。你会在这里学到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懂得专注做事及与人竞争的重要性,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并让自己的梦想按照计划一步步得以实现。

或许你觉得自己过得一帆风顺,一旦遭遇一些挫折就无法恢复状态,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当你看了第三章、第九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的时候,或许你就会明白洛克菲勒是如何让心灵保持宁静和坚韧的,而一颗宁静善良的心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懂得了这些,你就不会被生活轻易重创到,懂得应该坚持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变得更加温厚而节制。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逐渐认识自己,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够与优秀的人一同成长,一定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更多积极的影响。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结识并得到这些人的指点,因而一本能够帮助自己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本书通过对洛克菲勒一生经历的介绍和解读能给青少年一个和榜样一起成长的机会,让洛克菲勒的正能量可以满满地注入你们的心中,让你们的成长历程少些迷茫,多些指引,少些盲从,多些坚持,拥有更加丰盈灵动的人生。

编著者

2014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全球精英给青少年的人生忠告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6069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4078037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