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献陵陵区内两座墓葬发掘均是按规定程序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而进行的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队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建并吸收部分当地文物工作者共同开展工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的《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从考古发掘到资料整理、本书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概况、嗣虢王李邕墓、献陵l号陪葬墓、结语、墓志考释。本书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牛参考阅读。
图书 | 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唐献陵陵区内两座墓葬发掘均是按规定程序经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而进行的配合基本建设的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队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建并吸收部分当地文物工作者共同开展工作。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的《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从考古发掘到资料整理、本书分五部分,内容包括概况、嗣虢王李邕墓、献陵l号陪葬墓、结语、墓志考释。本书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牛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唐嗣虢王李邕墓及1号墓均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吕村塬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区内,2003~200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组队、富平县文物旅游局配合对上述两座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墓皆为斜坡墓道、多天井、双墓室大型唐代墓葬。1号墓因修筑期间坍塌而未及使用便遭废弃。李邕夫妻合葬墓营建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出土了大量壁画,壁画内容丰富,绘制技艺娴熟,特别是马球图、调鸟仕女图等堪称为唐代艺术的佳作。 《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牛参考阅读。 《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 目录 壹 概况 一地质地貌与县治 二唐献陵与荆山原 三嗣虢王李邕墓与献陵l号陪葬墓 贰 嗣虢王李邕墓 一地理位置 二地面遗迹 (一)封土基址 (二)墓头遗址 (三)其他遗迹 三墓葬形制 四葬具与葬式 五随葬物品 (一)石质文物 (二)陶瓷与金属文物 六装饰壁画 (一)墓道壁画 (二)过洞与天井壁画 (三)前甬道壁画 (四)前墓室壁画 (五)后甬道壁画 (六)后墓室壁画 叁 献陵l号陪葬墓 一地理位置 二地面遗迹 三墓葬形制 肆 结语 一关于献陵陪葬园区布局的探讨 二1号墓墓主身份及废弃理由的探析 三李邕生平及墓葬特点 四李邕墓壁画格局与内容的构思 五李邕墓壁画中特殊画面的分析探讨 六李邕墓墓头遗址的性质讨论 (一)名称、用途与性质 (二)形制与结构 伍 墓志考释 一嗣虢王李邕墓志考 (一)李邕生平 (二)官职及地域名称 (三)墓志中涉及人物 二嗣虢王妃扶余氏墓志考 (一)扶余氏族系成员 (二)嗣虢王李邕世系及职官 (三)墓志中涉及其他人物及地名 附录一 李邕墓壁画彩绘颜料显微分析报告 附录二 李邕墓壁画保护性揭取与修复报告 Abstract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唐嗣虢王李邕墓发掘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报告)(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3430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8.8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6 |
宽 | 19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