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北航线(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郑军所著的《西北航线(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描写了一场自然灾难,不过这仅仅是对北极的动物而言,尚未有危害人类的可能。正如小说中介绍的那样,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人类的幸事。尤其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几万吨的货轮列队正在遥远的北极航线上行驶着,给我们送来日益匮乏的资源。欧洲人最早设想出这条航线的存在,没想到它真的开通后,却主要是给东亚国家,特别是给中国运送油和矿。

内容推荐

郑军所著的《西北航线(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内容简介:坚冰融化,气温回升,看似离中国很远的北冰洋出现了一条航线,将欧洲、北美和中国的距离大大拉近。一艘艘巨轮满载矿产和工业品往来于这条航线之上,国人的脚印也随着它的开通,踏上北冰洋沿岸各处。在荒凉的格陵兰岛上,一名中国技术人员忽然遇害,犯罪分子随即消失在茫茫冰盖之中。《西北航线(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中高科技犯罪侦查局特派员杨真受命与外国同行协调,联合调查此案。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隐藏在北极地区长达百年,秘密渗透西方各国的组织逐渐被揭开面纱。这一次,他们朝着刚刚跨进北极的中国扣动了板机。杨真必须在万里之遥,用生命来保护祖国的利益。

目录

第1章 为“主人”复仇 

第2章 冰海沉船 

第3章 极光幽灵 

第4章 请离开这里 

第5章 混入“冷酷仙境” 

第6章 激战在“世界尽头”

第7章 穿越零下二度 

第8章 主的裁决

试读章节

北纬85度00分00杪!

这个数字先闪烁在郭凡生的北斗终端机上,然后再从他的嘴里大声喊了出来。不过,尽管由于激动,郭凡生已经扯足了嗓门,然而周围一马平川,寒风凛冽,声音一出口就被卷走。郭凡生嘁得不过瘾,便跑过去和老师欧阳轩宇用力击了几下掌。

其实,除了终端机上这串数字,眼前的一切都在重复着十几天来征途上的所见所闻。洁白的冰时而刺目、时而柔和,天空中悬挂着永不消失的太阳,但却没有热量,好像是一幅太阳的幻象。

除了这两样从不离开视野的景观外,十几天里,他们还遇到过冰隙、大雾和雪暴。出发前,他们告别了最后一只北极熊。三天前,有只白颊鸟好奇地飞过来打量他们。从那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遇到其他生命。

“天啊。原来我们走了这么久!”欧阳轩宇看看腕表才发现,今天他们走了十三个小时!这次跋涉的成绩只有十七公里。现在是北极的极昼时节,太阳从不落山,这让他们失去了时间概念。

两个人停下来,开始搭建帐篷,准备休息。他们此行的目标是北极点,这在今天已经不算什么壮举。1909年,美国人彼利就带着五个向导走到北极点。1978年,日本人植村直己单人独行走到北极点,不过途中有飞机给他空投补给。2003年,英国人哈多更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单人无后援的北极之行。

即使身为人类探险史的迟到者,中国人也早就在北极点留下了不少足迹。能列入这个名单的除了科学家,还有企业家王石、著名主持人毕福剑等非专业人士。如今,离北极点约一两度的地方,几家来自世界各国的户外探险公司早就建设有临时营地,并雇用向导,帮助喜爱探险的人走向那个四面都朝着南方的奇异之点。

所以,欧阳轩宇和郭凡生此番出行,没有引起任何媒体关注。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被人关注,他们是为了完成中国海洋学院的科研项目,观察北极冰层融化的现状。他们的成果将与其他上百人次的观察成果汇集起来。用于分析北极冰层融化与全球气候异常之间的关系。

欧阳轩宇今年四十岁,是郭凡生的博士生导师。北极地区他已经来过多次,只是以前并没有走向北极点。作为一个很特别的地理位置,那里很受游客喜爱,本身的科研价值却并不大。多年以来,欧阳轩宇的主要工作就是检修中国海洋局安置在北极冰面上的“南森式”无人考察站。

除了在北极考察,欧阳轩宇还曾去过南极,参加中国第三个考察站——昆仑站的建设。在北极冰面上行走,最初的感觉和步行于南极大陆差不多。其实两者之间区别巨大,那边冰层下是厚实的陆地,甚至有可能走在山尖上面,而在此处,下面则是超过千米深的海水!

二十出头的郭凡生则在做他的极地处女之行。以前,他参加过登山队,翻越过雪山冰JII。然而步行在极地的感觉又不一样。高山缺氧,爬到高处时人的思维会麻木。这里却只有冰冷,当风像小刀一样刮在脸上时,人的头脑还会变得更清醒,想睡觉都不容易。

“欧阳老师,看到这些……您有什么感受?”郭凡生站直身子,极目眺望远处。扬着胳膊,仰着头眺望天空,像是要把周围的一切都拥抱在怀里。地处北极,晴朗的天空略呈黑蓝色,似乎在显示这里距太空更近,离尘世更远。

“哦?你是指……”欧阳轩宇正在记录此处的气象资料,没听清楚徒弟的话。

“以前我去过西藏登山。好多内地人到西藏后,都说他们的心灵被净化了。可是,青藏高原的景色怎么能和这里比,这里……这里……用什么词来形容好呢?”

“有人说这里像仙境,不染凡尘。”欧阳轩宇想起一位德国作家写的书,名叫《全球十大有“神”在的地方》。据说人到了这些地方,都会有超凡入圣,亲近神明的感觉。在这十大天然圣地中,南、北两极和青藏高原位居三甲。

“不,老师,仙境都不足以形容它啊。这简直就像外星球的表面。您想,一个人从钢筋水泥和玻璃围成的世界里走到这儿,肯定从里到外都被净化了。如果有人想不开,要自杀,最好的方法不是去找心理医生,而是把他们空运到这里住一天。”

“呵呵,他们还是别来的好。”欧阳轩宇收起仪器,开始从装备包里挑选着食品,准备做饭,“北极的生态环境很脆弱,容不下那么多闲人。”

就在这时,空气中掠过一道尖锐的声音,像是一大块玻璃在耳边被敲开。接着便是一阵强烈的震动。或许这两者不分先后,只是感觉上略有差别。欧阳轩宇正半跪着挑选物品,重心较低,没有摔倒。他马上站稳身子。郭凡生不仅站着,还正用手拿着相机准备取景,没法保持平衡,一下子跌倒在冰面上。

等郭凡生再爬起来时,一道长长的裂缝已经出现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宽度从几十厘米瞬间扩展到半米,左右早延伸到视野之外。两人明白,他们遇到了冰层大断裂。

“老师,接着!”郭凡生边说,边用力把自己的装备包扔过来。欧阳轩宇手忙脚乱地去接那只包。郭凡生仗着年轻力壮、手脚灵便,使出浑身力气跳了过来。只见他上身在空中时便努力前倾,右手挥动一只冰镐,想在身体扑倒下来的同时把它钉入冰面。

虽然在出发前,郭凡生反复听老师们叮嘱,遇到冰裂缝不要轻举妄动,但这条裂缝怎么看也没有多危险。

“别!你不知道它裂开得有多快!”P2-5

序言

巧得很,将这部书稿交给电子工业社的编辑后没多久,我就应大连方面的邀请,和几位科幻作家一起参观那里的圣亚极地海洋公园。这座主题公园以拥有大量极地动物而著称。于是我看到了许多只生存于冰天雪地里的动物——海象、海豹、海狗、北极狐,还有来自南极的企鹅。

北极熊在下面这部小说里出场过好几次,然而直到这天,我才第一次看到活的北极熊。它被关在相当于我们卧室大小的特制玻璃间里熟睡着。开始我还以为那是个标本,因为它那半吨重的躯体和狭窄的空间太不相配了,相当于我们人类被锁在衣柜里。直到它晃动身体,我才知道这是只活的!

看到它醒了,工作人员就通过天花板上的洞给他喂食。北极熊之凶猛,我们熟悉的狮子老虎远远不能比。可惜这头万兽之王只能蜷缩在特制的柜子里,因为要给它保持一个低温的生存环境。不过相对来说,它比待在北极的同胞们还是幸运多了。后者虽然有自由,但要承受可能多达几个月的饥饿。

《西北航线》描写了一场自然灾难,不过这仅仅是对北极的动物而言,尚未有危害人类的可能。正如小说中介绍的那样,很大程度上它还是人类的幸事。尤其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几万吨的货轮列队正在遥远的北极航线上行驶着,给我们送来日益匮乏的资源。欧洲人最早设想出这条航线的存在,没想到它真的开通后,却主要是给东亚国家,特别是给中国运送油和矿。

翻开更长远的历史画卷,极冰融解对人类更是特大福音的组成部分,因为这是全球气候转暖的副产品。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混了几十万年,直到一万年前,文明水平才突然加速发展,最终成就今天这般规模,其实不过是因为出现了一个“间冰期”。气温上升,冰盖面积缩小,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

总之,对于我们那些穿兽皮、住洞穴的祖先而言,大地母亲终于释放出足够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一举进入新石器、青铜、黑铁时代。不可逆转地成为地球霸主。

倒退一百年,人类的科技文明又开始蓬勃发展,那时没人关注动物们的命运。倒退五十年,一些先驱者开始将目光从人类自身转移开去,投向更广阔的生态圈。今天,环保和生态平衡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遇到不少在校生,开口就和我说应该关爱生态环境,保护动物,学会过低碳生活。这当然都是好事,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办起来有多难。《西北航线》只是摆出了其中一个难题而已。

小说结尾处,矢志捍卫动物权益的生态主义者被迫面对饥肠辘辘的北极熊,这是我开的一个善意玩笑。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浪漫过,你进我退,你死我活,上百万年来一直如此。那种融洽、和谐、平衡的“天人关系”只是某些待在城市里的人的幻想。大家上学时一定读过祥林嫂的故事吧,她生活在中国最富裕的江浙农村,儿子却在村子附近被狼叨走。那种残酷的生存环境距离今天,才只过去了一百年!

以杨真为主人公,我已经写了九个故事,这是最完整、最顺畅的一部。从她接受任务、千里追踪,殊死搏斗到脱险而归,创作时感觉思路上很少有障碍,一气呵成。这个系列很不好写,因为杨真的对手既非杀人狂魔,也非恶棍暴君,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只是他们的思想趋于极端,不合于人类主流。

身为执法人员,杨真必须阻止他们的行为。身为中国人,更要在一万公里之外捍卫国家利益。然而杨真不是一台机器,她善解人意,情商极高,特别能理解那些极端思想。这让主人公经常陷入内心冲突之中。写这种纠结的小说比写单纯的“好人打坏人”困难得多,好在我感觉这一部完成得还不错。

写《西北航线》的时候,我也正在学习编剧技巧,不知不觉用写剧本的方法写小说。故事的篇幅近似于一部电影,很多情节是按电影的要求写的,突出其中的画面感。像“废船破冰”“穿越零度冰水”“搏斗在冰川融水里”“直升机撞白熊”之类的情节,更像是“观看”而非“阅读”的材料。但这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看这样的段落时,需要你有更好的想象力,才能在脑子里将囚禁于文字中的画面释放出来。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正在眼前——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来到现在的“新黄金时代”已经濒临结束,可能持续2500余年的“新灾变时代”即将展开……

——《由电影“2012”到“新灾变时代”》,刘兴诗

由于印度板块不停顿向北方西藏板块挤压,致使新第三纪犹存之古地中海消失,喜马拉雅山脉出现,并持续性增高。阻挡印度洋温暖潮湿气团进入山后,致使中国广大西部日趋干旱。倘若继续发展,大范围荒漠化将是不可回避的结果。

——《喜马拉雅狂想》,刘兴诗

在《孤岛潜流》这部小说里,我试图重现古人的绝望心境——一场普通的自然灾难,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末日。当然,小说中的这场灾难比较特殊,不是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天灾。随着人类对深渊环境的不断探索,这种灾难发生的几率正在上升。

——《孤岛潜流》,郑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北航线(新灾变时期科幻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刘美玲//吴琼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78436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1: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