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来乍到,陌生的孤独感伴我成长
刚到昆明的时候,在亲戚的帮助下,我们全家租住在东郊航天城附近,我和弟弟妹妹都在附近的学校上学,我在航天中学上初二。现在想来,那是一个最困难的时候。昆明对于我,对于我们全家人,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这里的人说着跟老家不一样的话,吃着跟老家不一样口味的食物,所有的生活完全的改变了。
当退去来到新城市的新鲜感后,我才真正的意识到,原来的一切优越生活真的已经不再属于我们一家人了。背井离乡的人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陌生这个词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它可以让一个人完全颠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形成起来的性格、爱好等等,它具有让人,就算和至亲生活在一起也会感到孤独的魔力。
如果能享受并将这种孤独转化成正能量,你或许就在成功的路上,而更多的人却在孤独的路上经受不住压力,慢慢走远!
或许是因为有一股爱的正能量一直伴随着,激发了我骨子里要勇于担当的勇气。
在昆明虽然吃的还好,毕竟全国的菜都差不多,买回来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做就行。但身体是最诚实的,最初就面临了水土不服。家里的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生活,刚来了三四天,由于水土不服,妹妹就开始拉肚子,整个人都面黄肌瘦的,好似大病了一场。而我和弟弟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了水土不服,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慢慢好转。那一段艰难的日子犹如水深火热,但是没有磨难的生活就像缺少了一份活着的感觉,这并不是我乐于被虐,的确是因为吃过苦的人才能懂得生活,这句话一点没有错。我在短短的数月,改掉了贪玩的嗜好,改掉了花钱无所顾忌的毛病,整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感谢i生命中出现的磨难,让我慢慢找到活着的感觉。
生活总要继续,父母用借来的钱,在航天中学对面盘下了一个小小的饭馆,艰难的维持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和三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沉沉的压在父母肩上,当时的困难可想而知。而13岁的我,必须让自己迅速成长,担起这个家的一半天地。但我毕竟只是一个孩子,那些壮志豪言总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说得惊天动地,而受到挫折后,一个转身就又忘记。
安置好简陋的新居后,父母还是决定把我们兄妹三人送到学校继续读书。
通过父亲朋友的帮助我被安置到航天中学上初二,算是插班生,刚刚到学校的时候,同学们都不爱搭理我,再加上我个子较高,就被安排坐到最后一排。莫名的失落感袭来,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逼着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朋友少,所以我多少安分守己的上了一段时间的学,由于心理的巨大反差,再加上孩子的天性,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家庭曾遭受过多么大的磨难,开始了青春期的躁动不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也慢慢变多,我也开朗了不少,于是就经常和同学打打闹闹,再加上对教材的不适应,学习自然也就一落千丈。连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数学也连及格分都难保。
十三四岁是一个叛逆的年纪,这个时期,青春期的懵懂和不安分都……
P25-26
经过几个月的整理与回忆,总算写完了这本自传,也算是对我22年的人生经历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
常常跟公司的员工、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很多朋友交流,发现很多的朋友都对我的经历很感兴趣:你是如何会想到14岁就去参加成人高考的?你为什么会辞去知名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推广的高薪工作,想到自己去创业?你创业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慢慢的,我更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大家听,我希望他们理解,我不是神童,不是天才,我甚至在小学初中比一般的学生都沉闷,我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但正因为我是一个普通人,我的这些经历能够给一些年轻的朋友一些借鉴,我走过的弯路他们可以避免,也让那些跟我一样出身普通家庭的朋友多一些信心和勇气:出身是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只要坚持努力,我们能够获得成功,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机会并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就有了出一本书的想法。
我一直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一个故事、一段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能点燃许多人心中的激情与梦想。
也许很多朋友都认为这些理论在很多的书籍很多的网站上都有,而且也都看过了,我只是老生常谈罢了,但正因为这些东西经典,所以才能达到老生常谈的地步,如果毫无价值,也就不会成为老生常谈的谈资,况且还有我个人的理解在里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虽然我现在取得的小小的成功还不能用榜样来形容,但我只希望这些经历和语言,能够给正在创业路上或者想要创业的朋友送去一点点的经验和力量。
如果你看完这本书,哪怕它只能带给你一点点的经验和感触,我就觉得这本书也就有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也有非常个人的考虑,虽然我如今才22岁,但我经历了五次创业失败,这些经历告诉我应该总结一下,停一下,看看来时的路。一个人走得太快了总是会跌倒,总是忘记了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希望自己能够放慢脚步,停一下,给自己一个总结。
说了这么多,就像我自己已经获得了多大的成功似的,其实我没有。我只是一直坚持着最初的梦想,并把梦想化为我前行的动力。
一路走来,成长总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成长总会遇到挫折,也缺不了鼓励和帮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鼓励我,帮助我,成为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要感谢他们,常怀感恩的心,才能让我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父母,给我生命,并在我成长的路上为我护航,给予我无私的大爱。
感谢李开复先生的自传《世界因你而精彩》,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候坚信我能够成功。
感谢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推广的师兄在工作期间对我的照顾。
感谢朋友,陪我在青春路上一路前行,让我感受到了朋友的力量。
感谢夏鑫老师带我走进金融行业。
感谢云南江西商会会长李剑豪先生一直的关照。
感谢公司的同事,是你们的努力让我看到希望。
感谢本书的编辑木林耀、夏恒的整理和工作。
感谢云南人民出版社社长以及责任编辑赵超先生的工作。
还有很多人要感谢,原谅我不能一一列举。
感谢所有本书的读者的支持和鼓励。
从小就最怕写作文,更谈不上什么文采,只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方式与大家交流,能让大家了解我的过去,了解我的经历,同时也希望这些文字,能给大家带去一点点的帮助。
90后的我们自己掌控命运的节奏
在躁动不安的21世纪,90后早已经被冠以“叛逆、猖狂、毫无责任心”等等的代名词。这是一个颠覆的时代,也是一个极为动荡不安的年代,青春年华里,越来越多的人迷茫、消极、不知所措,90后似乎渐渐的散失对生存意义的理解与正面的价值导向。
作为90后千军万马当中的普通一人,我也经历过同龄人都曾经历的那些儿时叛逆、无知与迷茫。只是生命总是不完美的,在最值得挥霍的年纪,我却比大多数同龄人经历了太多的不完美,现在回首过去的种种磨难,心中总是难免万千感慨:如果不是那些不幸与磨难,今天的我是否也是一个目标模糊,前景堪忧的90后叛逆男生?今天的我是否也是父母心中放心不下的隐痛?
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世界没有如果,这个世界也没有侥幸,这个世界更不相信眼泪,这个世界只青睐肯吃苦、懂得感恩,有梦想并且觜为梦想执着奋力拼搏的人。1991年,我出生在江西赣州宁都县,在那里,我度过了13年的享年岁月。我的家庭起初并不富裕,作为江西客家人,骨子里似乎就流着不妥协并相信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血液。父亲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收获成功,但后来因为种种变故跌入人生的谷底,我们一家人享受过父亲带来的几年优越生活,那些年我一度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而就在对那段繁华的日子意犹未尽的时候,我们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从此颠沛流离。
正是如同变奏曲一样跌宕起伏的人生才有了我不同于别人的生活感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可复制的唯一,也许你经历的比我还要多、还要艰难,但作为这个时代的产物,我相信我们都一样,我们都在努力的改变生活,而我只是不幸中的万幸,比别人早一点得到眷顾,小有所成。
但愿以我这些年来的经历能够与诸多朋友共勉之,唤起我们对生活最原始、最美好的向往。人逢绝境不要只悲观地看到绝望,一切都只是人生不经意问的调侃,学会笑着付诸于行动,你总能看到希望还会有,当你每天早晨睁开双眼会发现阳光依旧灿烂。在历经最繁华的时候,你要预知自己最窘迫的境遇;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你要做好准备收获成功的果实。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就让我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改变、完善自我面对任何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
你不能坐享父辈用汗水换来的安逸,更不要奢望这样的安逸成为你骄狂的资本,所有的官二代也好、富二代也好,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一切优于别人的出身条件,那么一切终将不能长远。
也不要因为自己出身贫寒而丧失为自己争取一席社会地位的勇气,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做,付出的汗水会给你一个最终的答案,或许这条路你要注定走得比别人艰辛一些,但天下哪有掉馅饼的美事?
所有的阴霾都会散去,只是时间长短而已,如果想都不想,那么你注定一无所成,你敢想敢做但到一半就像泄气的气球,注定你飞不过地平线。再坚持一秒,你就已经将一只脚踏进理想的成功大门。
90后的我们放纵不拘,而我们同样也渴望摆脱别人眼中的不良标签,我们的命运自己主宰,你我都一样!
李腾
2013。1。6
《崛起的90后总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新时代创业年轻人敢想敢做,敢拼敢当的性格,全方位的展现了李腾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历程,通过他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不屈服,展现了他健康向上,不向任何困难低头、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新一代年轻人白手起家的典范,同时也是新时代80,90后学习的典范。
李腾的《崛起的90后总裁》为80,90后的青少年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创业经验。
《崛起的90后总裁》内容为作者李腾亲身经历,记录了他在江西老家的童年生活,以及后来举家迁往昆明,在不断的磨难当中,不断奋发自强,从16岁半工半读,之后不断创业,几经失败,但最终凭借自身的努力,在21岁就资产过千万。全书文字简洁,在字里行间当中透露出一个青少年企业家所特有的魄力。同时作者希望也以其自身的经历,能够激励更多的同龄人,帮助他们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