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美书简/纯美阅读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光潜原著、郭漫改编的《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对青年们有关美学方面问题的一个回复。全书由13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心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内容推荐

朱光潜原著、郭漫改编的《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是他对自己美学思想的一次理论综合。《谈美书简》中采用书信体的形式,就青年朋友普遍关心的一些美学问题,比如人性论、人道主义、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的关系、文艺创作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问题、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美感中的心理与生理问题等,都开辟专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语言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阐释,是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目录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附录:朱光潜《谈美》

开场话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九、空中楼阁—一创造的想象

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十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十二、“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十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试读章节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朋友们:

在我接到心向美学的朋友们的来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才算美?“美的本质”是什么?

提问“怎样才算美”的朋友们未免有些谦虚。实际上这些朋友们每天都在接触到一些美的和丑的事物,在情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甚至激动。例如一个年轻小伙子碰见一位他中意的姑娘,他能没有一点美的感受吗?一个正派人在天安门事件中看见正反两派人物的激烈斗争,不也是多少能感觉到美的确实是美,丑的确实是丑吗?在这种场合放过火热的斗争而追问美的本质是什么,丑的本质是什么,不是有点文不对题吗?一个人如果不是白痴,对于具体的美和丑都有认识,这种认识不一定马上就对,但在不断地体验现实生活和加强文艺修养中,它会逐渐由错误到正确,由浅到深,这正是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而现在有些人放着亲身接触过和感受过的事物不管,而去追问什么美的本质这个极端抽象的概念,我敢说他们会永远抓不着所谓“美的本质”。法国人往往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可不是吗,柏拉图说的是一套,亚里士多德说的又是一套;康德说的是一套,黑格尔说的又是一套。从马克思主义立场来看,他们都可一分为二,各有对和不对的两方面。事情本来很复杂,你能把它简单化成一个“美的定义”吗?就算你找到“美的定义”了,你就能据此来解决一切文艺方面的实际问题吗?这问题也涉及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后还要谈到,现在只谈研究美学是要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引起我先谈这个问题的是一位老朋友的来信。这位朋友在50年代美学讨论中和我打过一些交道。他去年写过一篇题为《美的定义及其解说》的近万言长文,承他不弃,来信要我提意见。他的问题在现在一般中青年美学研究工作者中有普遍意义,所以趁这次机会来公开作复。

请先读他的“美的定义”:

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相应的理想的那些事物的,以其相关的自然性为必要条件,而以其相关的社会性(在有阶级的社会时期主要被阶级性所规定)为决定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诉诸一定人们感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

既是客观规律,又是主观理想;既是内在好本质,又是外部形象特征;既是自然性,又是社会性;既是一定人们感受,又是客观价值。定义把这一大堆抽象概念拼凑在一起,仿佛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就统一起来了。这种玩弄积木式的拼凑倒也煞费苦心,可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难道根据这样拼凑起来的楼阁,就可以进行文艺创作、欣赏和批评了吗?

“定义”之后还附了13条“解说”,仍旧是玩弄一些抽象概念,说来说去,并没有把“定义”解说清楚。作者始终一本正经,丝毫不用一点具体形象,丝毫不流露一点情感。他是从艺术学院毕业的,听说搞过雕塑和绘画,但始终不谈一点亲身经验,不举一点艺术实践方面的例证。19世纪法国巴那斯派诗人为着要突出他们的现实主义,曾标榜所谓“不动情”。“定义”的规定者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文章里怕犯“人情味”的忌讳,阉割了自己,也阉割了读者,不管读者爱听不爱听,他硬塞给你的就只有这种光秃秃、硬梆梆的枯燥货色,连文字也似通不通。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种文风改变过来呢?P6-7

序言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他学贯中西,著译宏富,不但翻译、介绍了大量西方美学名著,如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等等,而且有重要著作如《文艺心理学》、儆美》、《诗论》、《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行世。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在82岁高龄时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一位美学老人追求真理的宝贵成果,也是对后辈学人语重心长的美学诤言。

《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作为体裁和结构,由13封书信结集而成,用形象、朴实、精确的语言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文字通俗晓畅,生动风趣,读来亲切自然。

在《谈美书简》的这13封信里,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问题等;同时还总结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观点进行批判。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能够逐步地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

为方便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进一步认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书后附录朱光潜先生在1932年所写的《谈美》,供读者朋友参考。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美书简/纯美阅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3836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2011214853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