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白话图解)
内容
编辑推荐

西藏有一部神奇的医书,我们称之为《四部医典》,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这部医典由杰出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著成,后来为躲避灭佛运动而被长时间地秘藏起来,直到古格王朝时期才被发现并流传于世。此后历代藏医名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校注、阐释和补充。

《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白话图解)》综合《四部医典》第三部及第四部之精华,丰富而且实用。它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与《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合并阅读。我们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本真正原生态的藏式养生秘籍,也希望它所包含的纯天然的养生理念能够为更多的人带去吉祥和安康!

内容推荐

《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白话图解)》是本来自古老西藏的医学巨著、地道的原生态健康手册。

西藏有一部神奇的医书,我们称之为《四部医典》,它的重要性不亚于中医的《黄帝内经》。这部医典由杰出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于公元8世纪著成,后来为躲避灭佛运动而被长时间地秘藏起来,直到古格王朝时期才被发现并流传于世。此后历代藏医名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校注、阐释和补充。

16世纪该书随喇嘛教传入蒙古,并在18世纪被全部译成蒙文,此后相当长时间内,汉、英、俄、日等各种版本才相继出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白话图解)》综合《四部医典》第三部及第四部之精华,丰富而且实用。它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与《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合并阅读。

目录

性养生图

精选彩色图版

序一:一本地道的原生态养生秘籍

序二:诠释经典的最佳方式

曼唐脉诊全图

本书内容导航

第1章 元珠热白益西传讲:《四部医典》第三部秘诀医典

 1.诸病之根:三邪疾病

 2.从“诸神搅海”的传说讲起:中毒症

 3.头、眼、耳、鼻、口:头部疾病

 4.赤巴增盛致病:热性疾病

 5.心、肺、肝、脾、肾、胃、肠:脏腑疾病

 6.内科疾病:消化不良症

 7.血潮与风潮:妇科疾病

 8.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小儿疾病

 9.难言之隐:男女生殖器疾病

 10.痔疮……:天然毒疮

 11.男女大事:滋补强壮

 12.刀枪箭簇致伤:外部创伤

 13.热泻、痛风……:杂病

第2章 赤珠热白益西传讲:《四部医典》第四部后续医典

 1.一触即明诊断法:切脉辨病

 2.一望而知诊断法:望镜辨尿

 3.喜马拉雅紫茉莉汤:汤剂

 4.冰片君臣方与石榴君王方:散剂

 5.大鹏五味丸:丸剂

 6.竹黄五味膏:膏剂

 7.三果五根药油:药油剂

 8.镇寒良方:煅制剂

 9.驱热良药:浸膏剂

 10.花蜜药酒:药酒

 11.治病保健:珍宝药剂

 12.祛病仙株:草药

 13.治病与滋补:先行油治法

 14.泻下积食,养荣胃火:五业催泻法

 15.清浊分离,生化自然:五业催吐法

 16.醒脑开窍,振奋精神:五业滴鼻法

 17.泄泻下身疾病:五业灌肠法

 18.缓性灌肠:五业缓下法

 19.清泻脉道,祛除疾病:清泻反压法

 20.驱逐脉病,下泻病血:五械放血法

 21.封闭脉道,阻止病邪:五械火灸法

 22.开阖腠理,通调气血:五械熨敷法

 23.驱逐湿毒,镇风消肿:五械浸浴法

 24.流通气血,舒经活络:五械涂治法

 25.增强胃火,散积消聚:五械反压穿刺法

 26.最后的总结:结束要义

 27.篇末的嘱托:诸续概说

附录:《四部医典》第三部及第四部中译版原文

试读章节

痛风

起居失当导致痛风

人们由于劳累损伤,或者过于安逸、白天睡眠过度等不适当的起居行为,往往会产生气血紊乱,进而染患隆型痛风、赤巴型痛风、血型痛风以及培根型痛风等各种类型的痛风症。痛风症发病的初期,只是在脚的大脚趾以及手肘部位出现病痛,久而久之发生迁延以后,疼痛就会蔓延到全身各处。

内服外治,双管齐下

对于隆型痛风,应该以驱风为主,多进行针刺放血,少施行清泻。对于零星的疼痛红肿处,可以使用吸角进行吸治,大片红肿处则可以用刺针刺治。用药方面,可以使用黄牛溲、白芸香、牛乳下泻,然后再用木藤蓼汁与牛乳调和煎汤,加入白糖令服。也可以用葡萄、甘草、白糖、酥油共同煎汤令服。治疗赤巴型的痛风,可以将天门冬、藏黄连、三果、木藤蓼、鸦葱、牛乳、酥油煎汤令服,或者用红花、小蘖煎汤,加入蜂蜜后令服。然后再将离娄、葡萄、牛乳制剂令服。治疗培根型的痛风,可以药用三果、蜂蜜制剂内服,或者取香附子、红花、小蘖煎汤,加入蜂蜜后令服。如果病势十分严重,可以先进行催吐,然后再用涩糙的药物施治。此外,用悬钩子、甘草、茜草、小蘖、檀香、侧柏叶、有爪石斛、小豆、白糖制成膏剂冷敷,可以治疗血型及赤巴型的痛风。用水菖蒲、广木香、烟絮、二黄、姜黄制成膏剂,可以治疗培根型及隆型的痛风症。当疾病陈旧以后,便可以用泻药灌肠,或者采用油润疗法施治。

总之,对于一切痛风症,都可以药用三果、石榴、桂皮、缩砂、荜茇、干姜、乳白香青、木香、肉桂、哇夏嘎、荜茇根、竹黄、蔓荆子、水菖蒲、甘松、铁垢制成膏剂实施治疗。此外,用离娄、诃子、光明盐、荜茇以及缓泻药制剂,也是医治痛风症的良方。内症既除,则可用外敷药继续医治,将芝麻油、蜂蜜、安息香、马蔺子、茜草共同煎煮,制成膏剂外敷,可以祛除痛风症。对于所有的痛风症,都应该以医治培根油脂、隆、血为主。

黄水病

饮食不当导致黄水病

人们由于进食无营养的饮食,致使胆汁红酸转化为血液,血液中的废物积聚于胆,胆汁的精华则变为黄水。黄水扩散至肌肉、骨骼与脏腑内外,特别是常见于皮下和关节腔内,其量恰巧是自己的四捧。

黄水病的分类

对于黄水病,可以从疾病种类和发病部位两方面进行分析。按种类来分,黄水病有黑、白两种。白黄水病为培根与隆并发所致,属于寒性;黑黄水病则是血与赤巴并发所致,属于热性。从发病部位来看,黄水病又有扩散至皮肤、肌肉、经脉、骨骼、脏腑等多种。

药物、手术、饮食、起居,四管齐下

黄水病的施治有总治法与具体治法两种。总治法可从药物、手术、饮食、起居四方面入手。治疗白黄水病,饮食方面可食用酒、绵羊肉、陈酥油、旱獭肉、马肉、驴肉、蔗糖等,也可以用蒺藜糌粑酒、黄精糌粑糕加蔗糖制剂令服。起居方面,应避免潮湿、寒冷及受风。用药方面,可将黄精、蒺藜、天门冬、喜马拉雅紫茉莉煎成浓汤,制成膏剂,再加入蜂蜜、蔗糖、干姜、荜茇、小米辣、小豆蔻、豆蔻制剂令服。此外,将乌头、诃子、红花、藏菖蒲、广木香、阿魏、肉豆蔻、蔓荆子、小米辣、温性药、蔗糖制成豌豆大小的药丸服用,能干涸黄水。手术方面,可在患病部位进行火灸。

黑黄水病应用凉性饮食施治,如黄牛、山羊及犏牛乳中提炼的乳酪、酪浆和新鲜酥油,热水、黄牛肉、野牲肉等,禁忌饮酒和食用陈旧酥油及蔗糖。起居方面,应该居住在凉爽的地方。用药方面,可先将刺芒龙胆、大黄、诃子、狼毒、瑞香狼毒、亚大黄、蔓荆子、黄水三药等浸泡在黄牛尿中,沐浴施治,然后再用脉泻法治疗黄水。用小蘖、茶蔗子、降真香、毛诃子粉、十倍的安息香制剂令服。手术方面,可在患处针刺放血施治。

具体来说,黄水扩散至皮肤时,可药用刺芒龙胆、溪岸银莲花、酪浆制剂擦涂;或用黄蜀葵籽、藏菖蒲、丁香、小米辣、酥油制剂擦涂;也可用糠秕、干姜、牛奶或毛诃子、蛇煅灰、酥油制剂外敷,或用黄蜀葵籽、石黄、黄牛溲制剂外敷。如果疗效不佳,也可在实施脉泻后令服生等药油。黄水窜入脉道时,可用针刺放血或脉泻法施治,以干涸黄水。黄水著于骨时,可用腹泻与脉泻施治,并内服黄精、天冬、玉竹、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硫磺药油丸。黄水蔓延至关节时,可用热针施治。总之,黄水扩散至肌肉、皮肤、脉道及骨骼时,采用药浴疗法施治比较适宜,然后再服用生等药油,以断除后遗症。黄水降于心时,可药用玳瑁化石、金矿石、银朱、自然铜、硼砂、草果、竹黄、丁香、红花、肉豆蔻、小豆蔻、黄水三药、安息香、阿魏、麝香、樯藤子、广木香、余甘子、沉香、诃子、白糖制剂令服,同时在心脉针刺放血,火灸脊椎第六节,并服用乌头、沙棘、生等药油。黄水降于肺,可药用竹黄、广木香、甘草、檀香、葡萄、黄水三药、大株红景天、茜草、槟榔叶、紫草茸、蜂蜜制剂令服,在肺脉针刺放血,火灸脊椎第四与第五节。黄水降于肝、脾,最好用腹泻法与脉泻法施治,也可药用安息香、岩精、麝香、荜茇、白糖制剂令服,在肝俞针刺放血施治。黄水降于肾,可服用四红汤,实施脉泻后令服五根药油,并在患处艾灸施治。黄水降于腑时,可用下泻法施治。

黄水激增会诱发许多疾病,如白瘢、牛皮癣、疥疮、小黄泡疹、黄水疮、皮疹、皮肤发痒等,水肿、浮肿、水臌症、脏腑败坏症、丹毒、痛风症、风湿症以及喉症、炭疽等,也是由黄水病诱发的。此外,一切陈旧的热症、头部与四肢和胸部等处的疮症,也与黄水病有关系,痈疽、疖疮与麻风病也是由黄水病引起的。因此,对于黄水病一定不可忽视。总之,水银、硫磺、降真香、黄蜀葵籽、草决明、黑白安息香、小蘖、岩精、三辛、斑蝥、黄精、天冬、玉竹、喜马拉雅紫茉莉、蒺藜、驴肉、蜂蜜等,都是医治黄水病的良药,可以根据病情配方施治。当黄水被清除以后,患者身体将消瘦无力,此时可以进食肉类和酒类进行滋补。P134-137

序言

一本地道的原生态养生秘籍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藏民文化,正如一切来自于传统的文化总会蒙上一层神秘的光环一样,藏医藏药以其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生动丰富的故事传说,以及独特的医学理念和施治手段,让接触过它的人们惊叹不已。

藏医是西藏独有的医学,它与中医和西医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古代医术。然而目前而言,人们对于藏医的了解却远不如对中医和西医那么多。

藏医药学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开始在青藏高原上萌芽,到了公元8世纪末,伟大的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在融合印度医、中医、大食医以及藏族传统医学精华的基础上,历时二十多年,终于著成了举世闻名的藏医经典《四部医典》。这部伟大的著作不仅构建了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以及防病养生的知识,为整个藏医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千百年来,藏族地区的医学学校里一直都将《四部医典》作为他们的必修经典,有“不读《四部医典》,不可为人医”之说。而同时,藏医这种经典的传承又是极为严格的,哪些人可以传授、哪些人不可以传授,《医典》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方面导致了这部绝世医著长期以来不为外人所了解,另一方面,也使得藏医药学一直保持了一种纯正的原生态“血统”,而这种“血统”正是其他医学体系所无法比拟的。何以见得?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

众所周知,西医拥有高端的技术作为支撑,但是它的弊端就是把人彻底物化了。西医看病人,仿佛每一个病人都不是“人”,而只是一些细胞、组织、结构,或者是带菌体,或者是病理、病源、病情的承载体。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只能治标,缓解一下症状而已,而对于心志之类的疾病则往往一筹莫展。中医的体系迥然不同于强调化学性的西医,它的八纲辩证、阴阳表里以及中药的升降沉浮、寒热收涩等等名相,多与很难定量分析的气、能量等中医基本范畴有关。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目前中医的发展趋势,往往都是套搬西医化学性的定量分析方式去给阴阳五行做定性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此,中医虽较西医远为优越,但似乎仍未能探到疾病的核心。

相比之下,藏医则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认为真正的病因在于人的内心,唯有根除五毒才能达到完美的健康,否则心结打不开,再好的身体也是徒有其表。《四部医典》以贪、嗔、痴三毒引发的风、胆、痰来辩证论治:贪心重则脉管紧绷,嗔心重则脉管炸裂,痴心重则脉管松缓。现代人一般都比较重利,贪心较重,所以容易头痛;一般商人又多患心脏病,这主要就是因为心机太多,心脏束缚太大,最后导致心肌梗塞;嗔心重的人常会发生脑溢血、心血管破裂或者肝脏方面的毛病;爱生闷气的人则往往脑或心脏容易形成血栓。这些最朴素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却又是如此深刻,这便是原生态藏式医学的魅力。

不仅如此,藏医在用药方面更是独具一格。他们使用热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清洗外伤消毒,用柏枝艾蒿熏烟预防瘟疫……一种小小的植物根茎,在酷日和严寒下,每年的生长周期只有4个月,要生长8年才能使用,这就是藏药常用的“红景天”。正是高原药物的独特生长价值,以及藏医药的纯天然性,成就了藏医药今天的名声。《四部医典》中共收录这些单科药材911种,记载治病配方3456种。

《四部医典》原书分为四部,第一部《根本医典》,第二部《论说医典》,我们于2006年12月编辑出版的《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收录的正是这两部的内容,其中已经对近千种单科药材的性味和功效作了一些介绍。《四部医典》的第三部《秘诀医典》和第四部《后续医典》重点论述了各种疾病的对治方法和药物的配方,以及藏医独特的手术外治方法等,这些便是本卷《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的核心内容。  本书综合《四部医典》第三部及第四部之精华,丰富而且实用。它可以单独阅读,也可与《图解四部医典·医理与养生篇》合并阅读。我们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本真正原生态的藏式养生秘籍,也希望它所包含的纯天然的养生理念能够为更多的人带去吉祥和安康!

编者

2007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四部医典(秘法与实用篇白话图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宇妥·元丹贡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第司·桑吉嘉措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37691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782
CIP核字 2007026414
中图分类号 R291.4-64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5
16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