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科学家尤其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专家来说,这本《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作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重要性体现在如此之多的领域里,以至于任何不计篇幅和细节想要列选其优点的尝试都不足以完全涵盖它所蕴含的价值……它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作者通过对浩繁可观而且独一无二的数据进行了精辟分析并揭示出文化转型的理论,也在于作者对该数据的成功演示及阐释。
图书 |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政治文化研究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社会科学家尤其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专家来说,这本《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作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重要性体现在如此之多的领域里,以至于任何不计篇幅和细节想要列选其优点的尝试都不足以完全涵盖它所蕴含的价值……它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作者通过对浩繁可观而且独一无二的数据进行了精辟分析并揭示出文化转型的理论,也在于作者对该数据的成功演示及阐释。 内容推荐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内容介绍:过去的几十年中,经济、科技以及社会政治的转变带来了发达工业社会文化的深刻转型。本著作规模宏大,考察了宗教信仰的转变,工作动机的转变,政治冲突议题的变化,家庭和育儿观的变化,以及对离婚、堕胎、同性恋的态度的变化。罗纳德·英格尔哈特的早期著作《寂静的革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7年)率先发现了发达丁业社会中民众价值观的重大代际转变,从而开拓了一片新天地。而这本新的著作表明,该价值观转变是一场更为广泛的文化转型的组成部分,而凡这场文化转型正在逐步改造这些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的作者是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目录 导论发达工业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转变对文化的影响 以及文化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1 第一章 文化、稳定的民主和经济发展/13 引言:政治文化的角色/13 第一节 “公民”政治文化的出现:原因和后果/2l 第二节 跨文化差异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及其政治意义/24 第三节 人际信任、经济发展和民主/33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后果:基于数据分析的一些思考/40 第五节 文化变迁与经济发展/48 结论/64 第二章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66 引言/66 第一节 价值观变革理论再考察/68 第二节 战后以来的时间序列证据/71 第三节 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1970~1988年)/75 第四节 对西欧公众优先价值观的群组分析(1970~1988年)/84 第五节 代际人口更替对价值观变化的影响/101 结论/105 第三章 大众信仰体系的稳定性与变化/107 引言/107 第一节 大众信仰体系的明显流动性/110 第二节 大众信仰体系持续稳定性的证据/119 结论/133 第四章 大众价值体系的结构: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维度/135 引言/135 第一节 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维度分析/137 第二节 日本的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150 第三节 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价值观改变/159 第四节 波兰的物质主义/后物质主义维度/163 结论/166 第五章 价值观、社会阶层和经济成就/168 引言/168 第一节 价值观和成长安全/169 第二节 价值观与经济成就/175 第六章 宗教取向、性别角色和性规范的变化/183 引言/183 第一节 传统价值观vs.世俗价值观/187 第二节 宗教价值观在衰落吗/191 第七章 主观幸福与价值观变迁:期望值与处境相适应/218 引言/218 第一节 期望值与处境相适应,还是说幸福永不可及?/219 第二节 期望值与处境相适应:来自16个国家的证据/223 第三节 荷兰人为什么比德国人幸福?/246 结论/250 第八章 经济决定论的边际效用递减/252 引言:社会层面的边际效用递减/252 第一节 个人层面的政治变革/261 第二节 从以阶级为基础到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分化/262 第三节 实际选民和潜在选民/268 第四节 政治分化中的新问题与以往的政党忠诚度/278 结论/290 第九章 价值观对意识形态和政治行为的影响/293 引言/293 第一节 左派和右派的两面性/293 第二节 对分化维度的比较/304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三种政治分化类型的影响/310 第四节 1974年价值观对20世纪80年代政治行为的 影响——面板数据分析/314 第五节 后物质主义对精英团体的渗透/323 第六节 后物质主义和新阶层的诞生/336 结论/338 第十章 从精英主导型政治到引导精英型政治:认知动员的作用、 性别角色的转变和价值观的变化/340 引言:大众参与潜能的提高?/340 第一节 认知动员:政治技能平衡点的转移/34l 第二节 跨国视角中的政治参与/348 第三节 政治化中性别差异的消退/353 第四节 政治化水平的上升与政党归属的下降/361 第五节 认知动员的影响/364 第六节 认知动员与引导精英型政治行为/366 第七节 政党归属模式的变化/368 结论/374 第十一章 新社会运动: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认知动员/376 第一节 新社会运动的多种原因/376 第二节 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认知动员的影响/380 第三节 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认知动员/386 第四节 年龄、收入、宗教和政党归属的影响:多变量分析/392 第十二章 文化变迁与大西洋联盟/398 引言:后物质主义和大西洋联盟/398 第一节 国家间信任:长期的文化偏见/401 第二节 西欧民众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衰落/415 第三节 对北约支持的减弱及其意义/421 第四节 支持欧洲统一的态度演变/423 结论/427 第十三章 结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角色/429 附录/441 参考文献/460 索引/476 译后记/49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政治文化研究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
译者 | 张秀琴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4529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95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3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1-1631号 |
版权提供者 | Ronald Inglehart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