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是一本系统详细介绍社会运行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团队和领军学派,社会运行学派在充分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成长壮大,提出了自己的主导观点、核心理念以及体现这些主导观点、核心理念的论著,并且学术团队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运用这些主导观点、核心理念,并反过来在实践检验基础上进一步在理论上深化、拓展、推进它们。本书由郑杭生教授主编。
图书 | 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 |
内容 | 编辑推荐 《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是一本系统详细介绍社会运行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团队和领军学派,社会运行学派在充分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成长壮大,提出了自己的主导观点、核心理念以及体现这些主导观点、核心理念的论著,并且学术团队能够自觉地、创造性地贯彻、运用这些主导观点、核心理念,并反过来在实践检验基础上进一步在理论上深化、拓展、推进它们。本书由郑杭生教授主编。 内容推荐 《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是对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的相关主导观点、核心理念、基本理论及学派发展的述评文选,这些述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郑杭生社会学思想发展的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运行学派成长的历程和轨迹。社会运行学派的成长历程表明,社会学学派的发展,需要有主导观点、核心理念,要有自觉、创造性地运用和贯彻这些观点和理念的学术共同体,要能抓住和体现时代精神,还要有“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的理论自觉意识。《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对中国社会学形成更多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相互争鸣的真正意义上的学派,无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目录 郑杭生教授的学术发展(小传)李强 社会运行与社会学 ——评论郑杭生教授的理论董驹翔 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 ——《社会学概论新修》述评钟金洪 社会运行与社会转型:评《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洪大用 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开创性研究 ——郑杭生先生的社会学理论简析文梓 郑杭生和他的社会学理论王洪伟 理论统率史料的成功探索 ——读郑杭生、李迎生《中国社会学史新编》胡鸿保 社会学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龚长宇 本土化,新探索 ——《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读后 胡鸿保 杨春宇 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郑杭生思想评介杨敏 学术的历史感 ——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厚度 董驹翔董翔薇 社会学知识的新开发 ——研读“社会互构论”有感蔡志海 讲理务实、发展中国社会学 ——祝贺郑杭生教授从教45周年讨论会书面发言胡鸿保 承前启后的重要理论成果 ——《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评介 杨发祥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历程及其内在关联杨发祥 “美人如玉剑如虹” ——郑杭生及其社会学思想崔同 社会互构论的追求:推进从差异走向认同的事业 郑杭生社会学思想历程的又一个新波峰杨敏 郑杭生教授与中国社会学《甘肃社会科学》编者按 耕耘结硕果 桃李舞东风 ——试论郑杭生教授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三个贡献郭星华 建构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新形态刘少杰 社会学的时代感、实践感与全球视野 ——郑杭生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兴起杨敏 “新型现代性”社会学理论实践理路 ——对郑杭生“社会互构论”初步阐述张永华 本土化、体系化和基础化:郑杭生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品格 胡荣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 ——郑杭生社会学探索历程 李迎生 现代性延展与社会转型 ——从概念体系角度考察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的统合性王道勇 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理路探微童潇 本土风格 全球视野 ——郑杭生先生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评介岳天明 郑杭生:中国气派社会学理论的拓荒者侯宁 访谈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之路 ——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访著名社会学家、中国人民大学 郑杭生教授郑杭生童潇 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意涵洪大用 发展社会学的新发展 ——论郑杭生教授的发展社会学思想 童潇 元理论意义上的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 ——郑杭生学术思想研究王道勇 社会运行学派:理论自觉历程中成熟的中国社会学学派 董翔薇董驹翔 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呐喊姜利标 “顶天立地”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危机和使命 ——基于郑杭生“社会调查系列丛书”的分析黄家亮 再论社会运行学派:理论自觉历程中成熟的中国社会学学派 董驹翔 从文化自觉到理论自觉 ——郑杭生对中国社会学及理论的贡献 陆益龙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以郑杭生及其社会运行学派为例奂平清 “理论自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郑杭生的社会学理论立场及意义奂平清 社会运行论在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中的拓展 ——郑杭生教授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新编》评介江立华 根植历史变迁 熔铸传统思想 ——郑杭生社会学理论的文化底蕴胡翼鹏 社会互构论:超越经典二元对立社会学方法论的新探索 徐晓军 社会互构论与结构化理论的关系及其展开前景张兆曙 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 ——郑杭生教授的学术追求汪效驷 学科本土化的依据、使命与前景 ——从“历史—社会”维度看社会运行等论的三个启示陶双宾 顶天立地做研究呕心沥血育新人 ——写在郑杭生老师执教50年之际谢建社 群而不党,和而不同 ——郑杭生先生的学术作风及其时代意义 冯仕政 新型现代性与社会政策的新视野李棉管 略谈郑杭生教授的社区研究李伟梁 中国现代性的探索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以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为例黄家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社会运行学派成长历程(郑杭生社会学思想述评文选)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杭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740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