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他是近十几年来世界华语文学圈最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也是中国文坛少有的能达到“博尔赫斯的高度”的作家。

《出租车司机》——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薛忆沩最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集。国内唯一解读“深圳人”世态群像的都市小说。

“出租车司机”被列为“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人在城市中,有各自的故事,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们聚集在一起,不断发生着新的故事。几乎没有人是真正的深圳人,几乎所有人都是真正的“深圳人”。

内容推荐

薛忆沩创作于深圳的《出租车司机》由2000年第5期《天涯》杂志刊出后,立即被包括最权威的《新华文摘》和最普及的《读者》杂志在内的“几乎所有选刊”选载,成为世纪之交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12年来,小说又被反复选入各种“读本”和“选本”,并被列在“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前列,在读者中产生了特殊和持久的影响。众多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完美地体现了作者“节制”的美学原则,用词和用情都恰如其分,不可有任何的增减。

本书以《出租车司机》命名,收入了“出租车司机”、“女秘书”、“同居者”、“神童”等十二篇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在刊发时无一不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好评。作者之所以选择深圳,是因为这是一座开放的城市,人的来源方向很多。人在城市中,有各自的故事,承载着各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人们聚集在一起,不断发生着新的故事,这点让其创作充满了新意和生命力。他的叙述优雅而冷静,故事自然却又有一股砭人心魂的力量。

目录

自序

母亲

小贩

物理老师

出租车司机

女秘书

剧作家

两姐妹

文盲

同居者

神童

“村姑”

父亲

试读章节

出租车司机将车开进公司的停车场。他发现他的车位已经被人占用了。他没有去留心那辆车的车牌。他看到北面那一排有一个空位。他将车开过去,停好。出租车司机从车里面钻出来,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他走到车的尾部,把车的后盖打开,把那只装有一些零散东西的背包拿出来。接着,他又把车的后盖轻轻盖上。他轻轻说了一句什么,并且在车的后盖上轻轻拍了两下。然后,他抬起头来。有一滴雨正好滴落到他的脸上。

出租车司机平时遇到有人占用了他的车位,一定会清楚地记下那辆车的车牌。他会在下一次出车的时候,呼叫开那辆车的同事,“你他妈怎么回事?!”他会恶狠狠地骂。但是刚才出租车司机没有去留心那辆车的车牌。他走进值班室,将车钥匙交给正在值班的那个老头儿。老头儿胆怯地看了出租车司机一眼,马上又侧过脸去,好像怕出租车司机看到了他的表情。出租车司机迟疑了一下,然后用手轻轻拍了拍老头的肩膀。老头儿顿时激动起来。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她们真可怜啊。”

出租车司机好像没有听到老头说的话。他很平静地转身,走了出去。但是,老头儿大声叫住了他。他停下来。他回过头去。

老头儿从值班室的窗口探出头,大叫着说:“经理让你星期四来办手续。”

“知道了。”出租车司机低声回答说,好像是在自言自语。

雨没有能够落下来。空气显得十分沉闷。出租车司机沿着贯穿整个城市的那条马路朝他住处的方向走。现在高峰期还没有过去,马路上的车还很多。不少的车都打开了远光灯,显得非常刺眼。

出租车司机横过两条马路,走进了全市最大的那家意大利薄饼店。刚才就是在这家薄饼店的门口,那个女人坐进了他的出租车。这时候,整个薄饼店里只有两个顾客。在这座热闹的城市里,意大利薄饼店总是冷冷清清的。这正是出租车司机此刻需要的环境。此刻他需要宁静。

出租车司机要了一个大号的可乐和一个他女儿最爱吃的那种海鲜口味的薄饼。在点要这种薄饼的时候,出租车司机的眼眶突然湿了。服务员提醒了三次,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没有付钱。他匆匆忙忙把钱递过去,并且有点激动地说:“对不起。”

出租车司机在靠窗边的一张桌子旁坐下。他的女儿有时候就坐在他的对面。她总是在薄饼刚送上来的时候急急忙忙去咬一口,烫得自己倒抽一口冷气。然后,她会翻动一下自己小小的眼睛,不好意思地笑一笑。从这个位置,出租车司机可以看到繁忙的街景,看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队。这就是十五年来,他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他熟悉这样的环境。每天他都开着出租车在这繁忙的街景中穿梭。他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可是几天前他突然对这环境感到隔膜了。他突然不习惯了。刚才他没有去留意占用了他的车位的那辆车的车牌。他对停车场的环境也感到隔膜了。出租车司机已经不需要去留心并且记下那辆车的车牌了,因为他不会再有下一次出车的安排。在他将车开进停车场之前,他已经送走了自己出租车司机生涯中的最后一批客人。整个黄昏,出租车司机一直都在担心马上就会下一场很大的雨。出租车的雨刮器坏了,如果遇上大雨,他就不得不提早结束这最后一天的工作。出租车司机不想提早结束这最后一天的工作。他也许还有点留恋他的职业,或者留恋陪伴了他这么多年的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如愿以偿:他担心的雨并没有落下来。只是在停车场里,在他向出租车告别之后的一刹那,有一滴雨正好滴落到了他的脸上。

出租车司机擦去眼眶中的泪水。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可乐。他好像又看见了那个表情沉重的女人。她坐进了出租车。他问她要去哪里。她要他一直往前开。出租车司机有点迷惑,他问那个女人到底要去哪里。她还是要他一直往前开。

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瞥了那个女人一眼。她的衣着很庄重,她的表情很沉重。她显然正在思考着什么事情。不一会,电话铃声响了。那个女人好像知道电话铃声会在那个时刻响起来。她很从容地从手提包里取出手提电话。她显然很不高兴电话铃声打断了她的思考。“是的,我已经知道了。”她对着手提电话说。出租车司机又从后视镜里瞥了她一眼。

“这有什么办法!”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从这简单的回答里听出了她的伤感。

“也许只能这样。”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注意到她将脸侧了过去,朝着窗外。

“我并不想这样。”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有了一阵迷惘的好奇。他开始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他的乘客打来了这个让她伤感的电话。

“这不是你能够想象得出来的。”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是的,出租车司机想象不出来。他开始觉得那应该是一个男人。可是,他马上又觉得,那也完全可能是一个女人。最后他甚至想,那也许是一个孩子呢?这最后的想法让他的方向盘猛烈地晃动了一下。

“你完全错了。”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一个星期以来,接听所有电话的时候,他都希望奇迹般地听到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童音。他不知道他的女儿还会不会给他打来电话,那个他绝望地想象着的电话。

“不会的。”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迷惑不解地瞥了一眼后视镜。他注意到了那个女人很性感的头发。

“你不会明白的。”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出租车司机减慢了车速,他担心那个女人因为接听电话而错过了目的地。  “这是多余的担心。”那个女人对着手提电话说。

P41-45

序言

关于这本小说集的发源地至少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以其中最早完成的作品《出租车司机》的创作时间为准,称这本小说集发源于1997年的深圳;而另一种说法以作者最早见到的人物原型为准,将小说集的源头追溯到1977年的长沙。两年前,在《小贩》面世之后不久,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称它是“用33年时间写成的短篇小说”。我的理由是:早在1977年的秋天,小说的人物原型已经出现在我就读的长沙市第21中学的门口;第三种说法以“深圳人”系列小说这个念头正式产生的时间为准,小说集的发源地因此被锁定在2005年的蒙特利尔。那时候,我已经在异域的迷宫里生活了三年,正在做第一次回国探亲的准备。“深圳人”刺激了我的创作冲动。在启程之前,我用铅笔在废纸的反面完成了《物理老师》、《女秘书》、《同居者》和《小贩》等四篇作品的初稿。我将这些密密麻麻的手稿塞进了已经是鼓鼓囊囊的背包里。

在深圳短暂停留期间,我曾经接受《晶报》的采访。在采访中,我首次提及了“深圳人”系列小说的创作构思,并且将《女秘书》交给报纸发表。“深圳人”系列小说从此正式进入读者的视野。不久,《物理老师》和《同居者》相继在《花城》杂志上发表,并立刻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关注。遗憾的是,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因忙于为《南方周末》和《随笔》杂志写作读书专栏,同时又要应付蒙特利尔大学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再现“深圳人”的激情只好束之高阁。

2010年到香港城市大学访问期间有机会专注于写作,“深圳人”系列小说又重新激起了我的兴奋。我开始重写已经被一些评论家视为21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经典”之一的《出租车司机》,然后又重写了已经获得过许多好评的《同居者》和《女秘书》。这种重写让我发现了汉语的许多奥秘。它不仅为“深圳人”系列小说确定了更高的标准,也为我今后三年的全部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又修改完成了《小贩》、《文盲》和《母亲》等三篇作品,并且对系列小说中的其他作品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想法。

《母亲》、《小贩》以及《女秘书》重写版的相继发表和引起关注是这个系列小说创作过程中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尽管因为长篇小说《白求恩的孩子们》发表过程的周折,“深圳人”也多次遭受了流产的危险,我却已经非常清楚,这个怀胎多年的系列小说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顺产出世。

2012年初春,在经历了将近六个月殚精竭虑的写作苦行(包括重写《遗弃》)之后,《“村姑”》从我的大脑进入了我的电脑。这最边缘的“深圳人”向我发出了新一轮的召唤。紧接着,《文盲》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出租车司机》和《同居者》的重写版分别在《晶报》和《作家》杂志上发表,并且都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关注。这些刺激使完成“深圳人”系列小说成了我的燃眉之急。利用回国做新书推广活动之前的空隙,我夜以继日,勾勒出了最后几位“深圳人”的侧影。

七月初结束新书的推广活动回到蒙特利尔,我首先完成了《流动的房间》新版的准备工作,彻底重写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流动的房间》新版成为了我在2012年出版的第七本书。这项繁重的劳动将我的身体和精神都拖累到了极点。在这种极限的状况下,是“深圳人”引发的创作激情构筑了我脆弱生命中的中流砥柱:《剧作家》、《父亲》、《神童》和《两姐妹》纷至沓来。我怀着毕其功于一役的狂热,完成了“深圳人”系列小说的最后冲刺。

这时候,距离《出租车司机》在我心灵深处引起的那第一阵颤栗已经过去整整十五年了……  昨天,就在我竭尽全力冲过终点的时刻,我的外婆在故乡长沙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这本小说集因此又带上了一个伤感和动人的标记。三个月前,当我最后一次坐在外婆身边的时候,她已经认不出我来了。但是,她仍然能够背诵几乎陪伴了她一生的《木兰辞》和《长恨歌》。还差三个星期就要满97岁生日的外婆是最平凡的“中国之最”。她留给了我无数的故事。她是我遇见过的最出色的叙述者。她的叙述是我文学创作不息的源泉。

在外婆的弥留之际,我关于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的短文《生死之间的“桂姐”》通过《读者》杂志抵达了不计其数的读者手里。这是我为她送行的特殊方式。我敬畏外婆的意志力和生命力:她一直坚持到我完成了这有可能是无法完成的写作工程之后才停止自己的呼吸……她留给了我无数的故事。她的生命将通过那些故事永远留在我的写作里,留在我的生命里。

更为巧合的是,将近十二年前,我就是被《出租车司机》第一次带上《读者》杂志的。那是新世纪开始的一年。那一年,“深圳人系列小说”的开篇之作被从《新华文摘》到《读者》在内的“几乎所有选刊”选登。这是我个人写作生涯上的第一次“盛宴”。这从天而降的“盛宴”为我能够坚持十五年,最终完成“深圳人”系列小说,提供了持续的营养和虚荣。所以,这部小说集就以《出租车司机》来命名。

薛忆沩

2012年9月16日于加拿大蒙特利尔

书评(媒体评论)

“美丽、干净、温暖:是文学的祖国,也是思想的家园。”

——何怀宏

“愿更多的读者与我共鸣,让薛忆沩金子般的文字不再寂寞。”

——刘再复

“他不属于文学界,因为他只属于文学:薛忆沩就是这样的经典作家。”

——周国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忆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07012
开本 32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3
13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