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溥仪藏宝录/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读小说,学知识,锁定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1924年11月5日,北京警备司令鹿钟麟率部进入紫禁城,逼末代皇帝溥仪离宫,史称“北京事变”。溥仪交出了整个故宫,只带走了一个藏有大清皇家宝藏秘密的宝盒……

1932年,溥仪虽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实际上只是权宜之计。两年后,他试图利用藏有大清皇家宝藏秘密的宝盒——“觐天宝匣”复辟清朝。

翻开景旭枫所著的《溥仪藏宝录》,了解溥仪试图隐瞒大清皇家秘密宝藏,发动复辟战争的最后挣扎。

本书初版书名:《天眼》。曾获新浪网第四届原创文学大奖赛·推理文学金奖、最佳悬念奖、影视改编奖三项大奖。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国家宝藏之觐天宝匣》堪称“荧屏《鬼吹灯》”,被誉为盗墓剧的典范。

内容推荐

《溥仪藏宝录》讲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逼离宫,逃往天津。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

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安排下,潜往伪满洲国做傀儡皇帝。

1934年,溥仪卫队护送一批秘密物品运出长春,路上遭遇日军拦截。溥仪卫队全军覆没,随行物品——神秘的盒子被日军缴获。日本人称之为“一间堡事变”。

溥仪一生,有过两次复辟机会。

一次是世人皆知的“丁巳复辟”。1917年,张勋兵变,宣统复辟,年仅12岁的溥仪又坐上龙椅。但他只坐了12天,就被赶下了台。

此后溥仪一直寻找再次翻盘的机会。1932年,溥仪虽然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实际上只是权宜之计。两年后,他试图利用藏有大清皇家宝藏秘密的宝盒——“觐天宝匣”复辟清朝。这个宝盒是他从宫中带走的唯一宝物,里面藏着富可敌国的巨额宝藏,足以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时间,溥仪、日本人、土匪都为这个宝盒剑拔弩张……

翻开景旭枫所著的《溥仪藏宝录》,了解溥仪试图隐瞒大清皇家秘密宝藏,发动复辟战争的最后挣扎。

目录

第一章 民间惊现溥仪藏宝盒

第二章 奉天盗宝大案

第三章 盗掘皇太极清昭陵

第四章 破解藏宝盒机关

第五章 溥仪之盒与皇太极之盒

第六章 皇太极头骨诅咒的真相

试读章节

指书遗言

萧伟的祖父姓曾,名弓北,与萧伟并不同姓。至于其中原因,老人从未向萧伟提起过,而萧伟也从不敢问。

曾老去世时是九十七岁高龄。由于自幼习武,老人的身体一直非常结实。如果不是患了突发性脑溢血,所有人都不会怀疑他可以活过百岁。老人在临终前最后一次清醒过来的时候,对萧伟讲了一句话,也是他这一生最后一句话。当时陪在老人身边的,有萧伟、高阳、马老太太,除此以外,萧伟的前妻赵颖也在场。所以祖父的遗言萧伟应该没有听错,不过,没有一个人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人最后留下的,是“壳子”这两个字。

当时曾老已在病床上整整昏迷了三天,萧伟赶到医院的时候,他刚刚醒过来。老人环视了身旁众人,最后将目光停在萧伟的脸上。萧伟紧紧地抓住祖父的双手,只见老人深吸了一口气,试图讲话。一旁众人神情凄然,屏住呼吸,大伙儿都很清楚,曾老要说的,恐怕是他的最后遗言了。

老人剧烈地喘息着,良久,才发出了两个模糊不清的声音:“壳……子……”萧伟抬眼看了看身旁众人,大伙儿均面露疑惑’,显然也没有明白老人要讲什么。

病房内死一般地沉寂,只能听到老人剧烈的喘息声响,众人在一旁焦急等待。老人再次张开嘴,努力良久,但没能再发出任何声音。经过这一阵努力,曾老已很疲倦。他慢慢靠在枕头上,闭了闭眼睛。片刻,萧伟注意到老人的左手离开了他,似乎在被子上无意识地划着。

高阳忽然低声唤道:“曾老在写字!”萧伟心念一动,低头去看祖父的左手。果然,老人的确是在用左手写着什么。萧伟猛然想起,祖父患的是突发性脑溢血,引起右半身瘫痪,这时全身只有左手可以行动。

因为是左手,划出的笔画极为模糊,只见老人一遍一遍写着。看了一会儿,逐渐能够辨认出两个字,第一个字上下结构,最上面是一撇一捺,下面看不清楚;第二个是一个笔画很少的字。  正当萧伟竭力辨认的时候,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老人。众人慌忙叫来医生。紧急处理后,老人已经异常疲倦,昏昏睡去。整整一夜,众人焦急地守在病床旁,希望曾老能再次醒来把他要讲的话讲完。但谁都没想到,老人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处理丧事这段时间,萧伟一直被祖父留下的这句奇怪的遗言困扰着。其间他也分别向高阳、马老太太询问过。和萧伟一样,两个人听到的也是“壳子”这两个字,而老人用手指书写的文字,甚至还没萧伟看得清楚。萧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一点他十分清楚,以祖父的脾气性格,能留到临去之前才讲出的,应该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

萧伟的祖父算是一个颇为传奇而神秘的老人。萧伟只知道老人生于一九。七年,十八岁进入奉天警备厅供职,其后分别留学日本东京警事学院及英国苏格兰场学习刑侦,精通两门外语,是当年名满东北的“神探”。九一八事变后,老人不甘做亡国奴,移居北京后与高阳曾祖父合开了一家锁厂。解放后,一直在公安部供职,是公安部最为资深的“刑侦专家”及“开锁专家”。老人在刑侦与开锁这两方面的功力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不过即便这些萧伟知道的信息,也基本是从祖父的生前好友及同事那里陆续听来的,想来比老人档案中的记载多不了多少。而有关祖父这一生的生活细节,在萧伟头脑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祖父的一生对萧伟来讲,一直像一个巨大的谜题。

丧事之后,赵颖给萧伟来了个电话,这是两个人离婚一个月来她第一次主动联系萧伟。赵颖的声音在电话中显得平静而冷淡。她通知萧伟,曾老生前在公安部留有遗嘱,死后将所有私人物品捐献。赵颖让萧伟收拾一下自己的物品,三天以后,公安部会派人过来整理曾老的遗物。

萧伟愣住了,怎么祖父还留了这么一手?人一走,家里东西就全归国家了?想了想,这确也符合老人的性格。他问赵颖能不能宽限几天,三天时间肯定不够用。赵颖告诉他这是上级的死命令,没商量。萧伟心里暗暗骂了句娘,正要挂电话,猛然想起一件事儿:祖父临终前赵颖不也在场么?遗言的事情可以找她问问。

将自己的想祛说了,赵颖沉默了片刻,道:“曾老说的不是‘壳子’。”萧伟奇道:“不是‘壳子’是什么?”赵颖肯定地答道:“是‘盒子’。”萧伟猛然间一呆,心想不错!怎么自己一直没往这儿想?

曾老最后留下的,确是“盒子”。这两个字。老人发病后,由于血栓阻塞神经而丧失了部分语言能力,发音不清是肯定的。这一点萧伟也很清楚,因为“壳子”这两个字不可解。汉语中与“壳子”发音相近的词,随便找一个有造词功能的输入法就会知道,只有“合子”“合资”“核子”“赫兹”与“盒子”这五个词,前四个词可以说不搭界,只有最后一个词“盒子”最有可能。

除此以外,最大的证据就是老人临终前用手指书写的那两个字。这两个字萧伟虽没完全看清,但至少看出第一个字是上下结构,最上面是个“人”字头;而第二个是个笔画很少的字。如此看来,祖父临终的最后遗言,确是“盒子”两个字无疑。

谜底揭开,萧伟兴奋非常,但只一瞬,更强的好奇心又被勾了起来,马上想到:既是“盒子”,那祖父在这个临终才提到的“盒子”里究竟放了什么?又想:老人做了一辈子传奇职业,可以说见多识广了,能让他老人家到死还念念不忘的会是什么昵?想到这里,萧伟心头好奇更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盒子”应该是祖父留给自己的。老人既然把所有东西都捐了,独独给自己留了这只“盒子”,里面一定有什么重要东西要交给他,说不准还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想到这里,萧伟喜得抓耳挠腮,马上让赵颖帮助回忆一下,她给祖父做了这么多年研究生和助手,有没有见过或听过祖父有这样一只“盒子”。赵颖思索了片刻,很肯定地回答说:“没有,从没听曾老提起过。”萧伟有些失望,说起与祖父的关系,赵颖这个做学生的肯定比自己这个亲孙子强。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溥仪藏宝录/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景旭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110006
开本 16开
页数 4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1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201309419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河北
235
16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