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是《蒙台梭利文集》的第一卷,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田时纲根据最新版本从意大利原文译出,他曾翻译出版了多部意大利思想家、理论家的著作。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图书 | 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 |
内容 | 编辑推荐 马利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是《蒙台梭利文集》的第一卷,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田时纲根据最新版本从意大利原文译出,他曾翻译出版了多部意大利思想家、理论家的著作。在本书中,蒙台梭利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传授了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 内容推荐 马利亚·蒙台梭利编著的《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回顾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理论渊源及形成历程,总结“儿童之家”办学经验,系统论述3-6岁幼童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中蒙台梭利精辟地指出:3—6岁是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重要时期-敏感期。因此教育者不要错失良机,必须细心观察幼儿,发现其潜能和天赋,为他们创造适宜环境,充分利用科学教具,引导他们自发地反复练习,进行感觉教育,促使感官和大脑的协调发展,从而开发智力,并为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奠定坚实基础。 目录 中译者序/001 前言/001 一对学校应用科学的批判性思考/001 二方法的历史/017 三“儿童之家”采用的教学方法/035 四教育中的自然/057 五运动的教育/069 六发展的教具/089 七训练/095 八视听的识别/109 九论感觉教育的普遍意义/127 十女教师/133 十一授课的技术/137 十二对偏见的评论/147 十三提高/157 十四文字/167 十五书写机制/181 十六阅读/203 十七语言/213 十八计数教学和算术入门/231 十九算术教学新进展/243 二十绘画和表现艺术/247 二十一音乐艺术开端/253 二十二“儿童之家”的纪律/261 二十三结论和印象/275 二十四凯旋的驷马战车/279 二十五展示教具的次序和等级/283 附录1907年“儿童之家”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8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蒙台梭利文集(第1卷发现儿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马利亚·蒙台梭利 |
译者 | 田时纲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10848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2012079635 |
中图分类号 | G6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