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
内容
编辑推荐

向世陵编著的《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以天人之辨为中国哲学的主线,紧紧跟随古往今来圣哲先贤的哲学追思,以哲学问题、学术流派和思想承传为中心,通过对哲学学派发展和思想源流承传线索的梳理,一览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并引发思考几千年文明传统承继不衰的历史教益,突出发掘了中西古今之争的“新”时代哲学的特点,简洁、清新地勾勒了中国哲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本书突出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力求将知识传授和智慧开发结合起来,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中国哲学是智慧的学问,而智慧之树常青。中国哲学智慧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展现了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和风采,体现了鲜活开放的精神。“哲学”的概念虽然近代才出现于中国社会,但“哲人之学”的智慧早已蕴涵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向世陵编著的《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紧扣天人之辨这条中国哲学的主线,以哲学问题、学术流派和思想承传为中心,力求揭示中国哲学几千年生生不息和变化日新的精神本质。阅读《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建立在深厚历史感的基础上并以全部既往经验为内容的智慧的熏习。

目录

引言 中国哲学的特色

 第一节 “神奇国土”的文化

 第二节 “远离欧洲”之路

 第三节 源远流长的传统

 思考题

第一章 先秦诸子学

 第一节 智慧的萌发

 第二节 《易》为六经之首

 第三节 爱人而知天

 第四节 兼爱与三表

 第五节 无为之道

 第六节 名辩之学

 第七节 讲法的“道理”

 第八节 阴阳五行说

 思考题

第二章 汉唐哲学

 第一节 天人感应与天道自然

 第二节 名教自然之辨

 第三节 本末有无之辨

 第四节 言意之辨

 第五节 神灭与神不灭

 第六节 万法唯识

 第七节 圆融无碍

 第八节 顿悟成佛

 第九节 道统与性情

 思考题

第三章 宋明理学

 第一节 理学概说

 第二节 无极与太极

 第三节 “天理”的体贴

 第四节 本心与良知

 第五节 太虚即气

 思考题

第四章 明清实学

 第一节 东林新风

 第二节 经术所以经世

 第三节 综当代之务

 第四节 气学与实学

 第五节 颜李学术

 第六节 气情理之辨

 第七节 实事求是

 思考题

第五章 近代新学

 第一节 “新学”的方向

 第二节 经学与维新

 第三节 西学引入和“哲学”的建构

 第四节 诸子学和国粹派

 第五节 由“新学”走向现代

 思考题

结语智慧与自由

思考题

主要参考书目

第1版后记

第2版后记

第3版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哲学智慧(第3版21世纪通才教育系列教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世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180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327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00-10-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2013202977
中图分类号 B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