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内容
编辑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编著者列夫·托尔斯泰。

在世界文坛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他那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豪之一,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受到举世瞩目的认同。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内容推荐

《安娜·卡列尼娜(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编著者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编著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文学中希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

《安娜·卡列尼娜(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以安娜·卡列尼娜命名,她的形象在小说中确实居于中心的位置。安娜不仅天生丽质,光艳夺人,而且纯真、诚实、端庄、聪慧,还有一个“复杂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可是她遇人不淑,年轻时由姑母作主,嫁给一个头脑僵化、思想保守、虚伪成性并且没有活人感情的官僚卡列宁。在婚后八年间,她曾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而现在由于“世风日变”,婚姻自由的思想激起了这个古井之水的波澜。与弗龙斯基的邂逅,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要“生活”,也就是要爱情。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樊篱。作为已婚的端庄的妇女,要跨出这一步,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虽则在当时上流社会私通已司空见惯了。但她的勇气主要在于,不愿与淫荡无耻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不愿像她们那样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暧昧的关系公开。这不啻向上流社会挑战,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同时也受到卡列宁的残酷报复:既不答应她离婚,又不让她亲近爱子。她徒然挣扎,曾为爱情而牺牲母爱,可这爱情又成了镜花水月。她终于越来越深地陷入悲剧的命运。

目录

第一章 爱的邂逅

第二章 沉沦与不可自拔

第三章 真诚与自尊

第四章 与情人逃离藩篱

第五章 幸福与不幸

第六章 爱情与猜忌

第七章 女神的惩罚

第八章 救赎与皈依

试读章节

“这下该怎么办呢?”他自言自语。

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奥布隆斯基现年三十四岁,保养得很好。他的妻子比他小一岁,给他生了七个孩子,可他不爱她。现在,他开始后悔自己的私情没能瞒过妻子——他原以为,她——一个不再年轻、不再美丽的女人——应该更宽宏大量些。

奥布隆斯基走到窗前,用力按铃,他的仆人马特维立刻拿来了他的衣服、长靴和电报,理发匠也跟着来了。

奥布隆斯基拆开电报一看,高兴极了。

“我妹妹安娜·卡列尼娜要来了!”他说。

安娜也许会让这对夫妻和好起来。

“去告诉多莉这件事,安排人收拾房间。”

马特维回来的时候,奥布隆斯基已经洗好了脸。

“夫人说她要走了,让您高兴怎样就怎样。”马特维汇报说。

正在这时,乳母马特廖娜·菲利蒙诺夫娜来了。

“什么事?”奥布隆斯基问。

“老爷,再去给她认个错吧。看她伤心痛苦的样子,真难受!”

“可她不愿见我。”

“向上帝祷告吧。”

“好的。”奥布隆斯基穿好衣服,走进餐室,开始阅读信件、报纸和公文。

看过报纸,吃过早餐,他听到门外有两个小孩的声音,那是他的小男孩格里沙和他的大女儿塔尼娅,他们好像打翻了什么东西。

“一切都乱套啦!”奥布隆斯基走到门边向他们叫道。

他拉住小女孩问:“妈妈怎样了?”然后微笑着看着男孩——他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儿子。

“妈妈起来了。”女孩说。

“她高兴吗?”

“我不知道,”她说。“她只是让我们到外祖母家去。”

“去吧。”他一边说,一边给了她两块糖果。

他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去找自己的妻子。

最后,他鼓起勇气,打开了妻子卧室的门。

多莉变得消瘦憔悴,屋里到处都是东西。听到丈夫的脚步声,她回头朝门口看了看。她想报复他,让他也尝尝自己的痛苦;她想离开他,可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爱他。而且,她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她满脸困惑和痛苦的神情,看着丈夫。

“多莉!”他低头装出可怜的样子。

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下。“他倒快活!”她想,“我真恨他。”

“你要干什么?”她说。

“多莉!安娜要来了。”

“关我什么事?走开!”她叫道。  奥布隆斯基看见她憔悴痛苦的面孑L,眼睛里开始泛起泪光。

“天!看在上帝份上!”他哽咽着。“多莉,我只有一件事:请你宽恕我……”

“出去!”她尖声地叫,“不要再说了!”

“多莉!”他呜咽起来,“看在上帝份上,看在孩子份上,都是我的错,饶恕我吧!”

“你只是想跟孩子们玩,可是我……我已经不能跟你一起生活了,在你和家庭教师做出那种事情以后……”

“可我怎么办呢?”他低下头。

“我厌恶你!你从来没有爱过我,我觉得你简直是一个陌生人!”她痛苦地说。

“她恨我。这真可怕!”他心想。

听到隔壁房间孩子哭,她走了出去,砰的一声关上门。

奥布隆斯基走出房间,叹了口气,“她可真粗野!”

多莉哄好了孩子,知道丈夫已经走了,又回到了卧室,这是她的避难所。“和解是不可能的了。可我曾经多么爱他呀!”她还没想完,孩子的保姆马特廖娜就来了,于是她只好暂时放下忧愁,去忙家务了。

尽管奥布隆斯基很聪明,但他又懒又贪玩,所以一直过着放荡的生活。可他却在莫斯科一个政府机关谋了个肥缺,这全靠他妹夫卡列宁的引荐。卡列宁在政府的部里当大官。但是即使没有卡列宁,他还有好多亲戚可以帮他引荐。

半个莫斯科和彼得堡都有他的亲戚朋友,他就是在这些大人物中长大的,其中有他父亲的朋友,也有他的密友至交。

奥布隆斯基很能博人欢心,他不仅长得好看,性格也很好。在机关里任职三年,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喜爱,他对别人很宽容也很平等,而且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漠不关心,所以也没犯过错误。

到了办公室,他和同事握握手坐了下来,开始办公。

不到两点钟,办公室的门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门房立刻把人赶了出去。

“刚才是谁?”他问门房。

“大人,他要见您。”

“他在哪儿?”

门房指了指一个蓄着胡子的强壮男子,奥布隆斯基一眼就认出了来人。“原来是你!列文!哈哈!你终于来了!”他热烈的拥抱朋友。

P2-P4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早期深受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851—1854年期间,他开始写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作品的第一个丰碑。1873—1877年,他完成了第二部巨著《安娜·卡列尼娜》。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对社会批判最全面、最深刻的一部著作,成为不朽的文学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的思想充满着矛盾,这正是当时19世纪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探寻路途中清醒与懦弱,奋斗与徘徊、呼喊与绝望的真实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是人类世界进步的骄傲,而他本人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曾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罗斯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稀世珍宝。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村广阔而丰富的图景,先后描写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笔下最富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她那迷人的风采至今仍吸引着全世界无数渴望善与美的心灵。她对爱情勇敢的叛逆和不屈的追求,犹如一束野火照亮着整个俄罗斯的文学画廊。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都曾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和银幕。安娜的形象一直打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安娜不仅天生丽质,而且纯真聪慧,可是她遇人不淑。与弗龙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她对生活的追求。她跨越了礼教的樊篱,从而不见容于上流社会,同时也受到丈夫的残酷报复:既不同意她离婚,又不让她接近儿子。她挣扎无望,终于陷入悲剧的命运。安娜的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她充盈的生命力量,不屈的叛逆精神,化作了一曲生命的颂歌,唤起读者对旧制度的憎恨与对新生活的渴望。

安娜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她的自杀既是寻求解脱,也是对弗龙斯基的报复,同时又由于她身上集中了各种无法克服的时代矛盾,使她成为了这个转折时期祭坛上的牺牲品。

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许多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安娜、弗龙斯基、吉蒂、列文、卡列宁、奥布隆斯基公爵……书中的人物’I生格既具有典型性,又富有个性。不仅奥布隆斯基、弗龙斯基、卡列宁等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呼之欲出,就连那些配角都无不各具特色。

《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同时,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成是俄国19世纪现实的一本教科书。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这本书,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从而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了第一流的位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青少年版)/世界经典文学名著博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284399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2013079663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5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3:3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