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书华主编的《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从人生仪礼习俗、服饰文化礼俗、饮食风俗礼仪、居住习俗礼仪、敬老习俗礼仪、节日风俗礼仪、禁忌习俗七个方面来安排结构,力图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礼仪画卷,让读者在欣赏多彩礼仪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培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本书充分考虑到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行文方面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时,摒弃传统教科书对风俗礼仪进行过多理论阐释的做法,以具体的例证来展示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风俗礼仪,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教益。
图书 | 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书华主编的《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从人生仪礼习俗、服饰文化礼俗、饮食风俗礼仪、居住习俗礼仪、敬老习俗礼仪、节日风俗礼仪、禁忌习俗七个方面来安排结构,力图展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礼仪画卷,让读者在欣赏多彩礼仪的同时获得思想的培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本书充分考虑到读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行文方面尽量做到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时,摒弃传统教科书对风俗礼仪进行过多理论阐释的做法,以具体的例证来展示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风俗礼仪,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教益。 目录 导读 开章明义:何谓风俗礼仪 独特的风景:中国古代风俗礼仪的特征 框架构建:本书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风俗礼仪的发展历程 朴野简略:上古民俗的起源与原生形态 初具形态:先秦风俗礼仪的建构 动荡重构:汉魏六朝风俗礼仪 和乐阔大:隋唐风俗礼仪 多元交融:宋辽金元风俗礼仪 世俗百态:明清风俗礼仪 第二章 人生仪礼习俗 生命的期盼与祝愿:诞生礼俗 跨入社会的门槛:成年礼 合二姓之好:婚姻习俗礼仪 生命的告别与缅怀:葬礼 第三章 服饰文化礼俗 衣冠春秋: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服制明尊卑:服饰与礼制 观其服,问其俗:服饰与民俗 第四章 饮食风俗礼仪 饮食之道:文化空间里的食俗 日常饮食:“以食为天”的常规食俗 节日饮食:过渡仪式的特殊食俗 饮食器具:饮食文化的实物形态 第五章 居住习俗礼仪 进化中的“巢穴”:民居类型 “蜗居”里的俗态万象:居住习俗 居住在文化空间里:居住仪礼 第六章 敬老习俗礼仪 故事寓意深:《斗鼠记》与敬老文化 敬老亦有制:历代敬老礼俗 孝行千古传:二十四孝的故事 第七章 节日风俗礼仪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风俗 花市灯如昼:元宵风俗 祭扫踏青正清明:清明风俗 避恶竞渡悼屈原:端午风俗 赏月拜月团圆夜:中秋风俗 肴酒登高赏秋菊:重阳风俗 第八章 禁忌习俗 禁忌:欲说还羞的神秘之谜 禁忌礼仪:萦绕日常生活的俗信 附录延伸阅读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中国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精神成长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书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79586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8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6-01 |
首版时间 | 2012-06-01 |
印刷时间 | 2012-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6 |
CIP核字 | 2012101088 |
中图分类号 | K892.26-49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