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跟芮东莉结缘来自于《笔记大自然》——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写日记的入门书,一本外国人写的工具书——读完之后总是觉得不解渴,总是希望我们能够有自己的自然笔记,总是希望能唤醒更多的人亲近大自然,尤其是当下忙碌喧嚣的物质时代。

芮东莉的《自然笔记》恰恰就是《笔记大自然》在中国的实践,这个实践为那些意欲亲近大自然的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途径。

内容推荐

《自然笔记》这本书用自然笔记的形式,记录大自然的呈现、成长、变化,内容涉及大自然中的昆虫、鸟类、植物等,从办公室窗前到小区门口,从大学校园风景到雨后公园的奇迹,从偏僻山野到喧嚣都市,自然在作者眼前都有各个不同的表现形式,常常使其在都市生活的忙碌中停驻脚步,收获心性的愉悦。

《自然笔记》是基于作者芮东莉结合个体经验和具体方法的自然观察实践之作。该书内容的平实性和丰富性,讲述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都能让我们在感受自然的细腻与神奇之外,莞尔不禁,回味无穷。

目录

PART 1 一扇神奋的公园转门

大柳树上的神秘集会

小种子传播的大学问

大自然建筑师的杰作

小动物的“隐身术”

揭开蝉蜕“亮眼”之谜

落叶是什么颜色的?

挑个雨天逛公园

公园里的“穿越者”

植物的彩虹色

探访夜精灵  

公园里的“恐怖”事件

PART 2 古怪的邻居和莽撞的客人

夏夜里的不速之客

家有阿虫

蝉妞诞生记

长羽毛的邻居

小区夜游记

又见老邻居

挡不住的“风雨客”

斑鸠“探病”记

PART 3 路上的奇遇

马路上遇见“魔法师”

山路上的奇妙邂逅

乡间小路上的冬日奇遇

在天目山遭遇“吸血鬼”

跟着学长闯入虫虫世界

当家人遇上大自然

PART 4 不想让老师哭泣

解救迷网中的“天使”

精灵家园守护行动

城市中的流浪猎手

被遗忘的“土著民”

为大自然在心灵深处安家

我和故乡患了失忆症

后记

试读章节

大柳树上的神秘集会

雨后的公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枯叶淡淡的腐败气息,游人三三两两,无心在湿漉漉的林间小径上停留。不过,我是个例外。

眼前的大柳树简直让我着了迷,然而让我着迷的不是它碧绿的枝叶,也不是它柔曲的线条,嗨,此刻我才顾不上这些呢,瞧呀,柳树上开起了神秘派对,皱巴巴的树皮上挤满了奇奇怪怪的小生灵。

树皮被雨水浸过,湿润而“光滑”,没错,尽管在我的眼里树皮还是粗糙得如鳄鱼皮一般,可是对蜗牛和蛞蝓(kue yu)来说,却已经像打了蜡的高速公路,趁着这难得的好路况,它们在树皮上“疾速飞奔”。圆形的、锥形的、大大小小的蜗牛在树皮上爬得到处都是,甚至在某个凹陷处出现了“交通堵塞”。哎呀,用得着这样着急吗?!因为有了雨水作润滑剂,蛞蝓就用不着分泌黏糊糊、鼻涕一样的液体来帮助爬行了,所以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忘记它那个听起来让人不怎么舒服的名字——“鼻涕虫”。

披着一件灰色软壳外套的球潮虫,也趁着雨后的好天气在树干上四处溜达。“球潮虫”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生僻,如果叫它“西瓜虫”,你就一定不会陌生了。说实话,平时我也只在潮湿的石缝中、落叶下见过这些害羞的小家伙,在树干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应该是雨后的潮湿空气让它们变得呼吸顺畅,于是也敢到平时不去的地方探险了。西瓜虫可是唯一完全适应了陆地生活的甲壳动物,不过,因为它们依旧要像虾和蟹一样靠鳃来呼吸,所以西瓜虫终生只能生活在空气中富含水分的潮湿处。

蜈蚣和蚂蚁是绝对的投机分子,虽然暂时我还没有看到这些机会主义者的“恶劣行径”,但也猜到了七八分。瞧瞧蜈蚣那个凶狠的样子,树皮上的软体动物可要当心了,否则一不留神,哪只蜗牛或蛞蝓就要成为它的“盘中餐”。蚂蚁在树皮上四处跑动,这位侦察员一定是在寻找最容易得手的目标,一旦目标确定,它可就要回去搬援军了。看来,软体动物们还得再加快点步伐才行呢!当……

然,蜗牛和蛞蝓急急忙忙地赶路也绝不只是为了逃命,鲜嫩的树叶和小草,还有树洞里刚冒出头来的小蘑菇正等着它们去大快朵颐呢。

如果在地上看见一条蠕动的“长虫”,我是根本用不着怀疑它的身份的,可是现在我却犯了愁,难道蚯蚓也会上树?粗糙的柳树皮下分明夹着一条扭动身躯的褐色蚯蚓,难道它长了脚自己爬上来的吗?一开始我简直一头雾水,但是,站在树下静静观察了一会儿之后,我渐渐有了头绪。大柳树下有一个小池塘,池岸裸露的地面是乌鸫(dong)经常光顾的餐桌,而那张餐桌上,乌鸫的食谱基本上只有……

P3-4

序言

跟芮东莉结缘来自于《笔记大自然》——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写日记的入门书,一本外国人写的工具书——读完之后总是觉得不解渴,总是希望我们能够有自己的自然笔记,总是希望能唤醒更多的人亲近大自然,尤其是当下忙碌喧嚣的物质时代。

芮东莉的《自然笔记》恰恰就是《笔记大自然》在中国的实践,这个实践为那些意欲亲近大自然的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途径。

这本书用自然笔记的形式,记录大自然的呈现、成长、变化,内容涉及大自然中的昆虫、鸟类、植物等,从办公室窗前到小区门口,从大学校园风景到雨后公园的奇迹,从偏僻山野到喧嚣都市,自然在作者眼前都有各个不同的表现形式,常常使其在都市生活的忙碌中停驻脚步,收获心性的愉悦。

芮东莉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也没有严谨的科普背景。她凭借着童年时来自大自然的润泽,凭借着成年后对大自然念念不忘的敬意,以图画+文字的形式探索身边的大自然。她的自然实践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不懂绘画,也没有科普常识,但是只要你带着对大自然的热情和热爱,专注观察,细心发掘,不断学习,大自然的精微与奥秘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你眼前。

虽然这本书形式上承袭了《笔记大自然》的记录方法,但又不同于《笔记大自然》。

《自然笔记》是基于作者结合个体经验和具体方法的自然观察实践之作。该书内容的平实性和丰富性,讲述的故事性和趣味性,都能让我们在感受自然的细腻与神奇之外,莞尔不禁,回味无穷。

《自然笔记》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记录大自然的方法。她告诉我们自然不仅是在那遥远国度和偏僻荒野,还可以近在咫尺,时时处处,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于是,当我们在小区悠闲散步,当我们在公园信步游走,只要带上一个小本,一支铅笔,你就可以笔记自然,拥有别样体验。

《自然笔记》还体现了对弱小、卑微的尊重。它让我们蹲下身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触摸周围世界。这种尊重体现在作者的字里行间,这种尊重就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

《自然笔记》启示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与大自然连接。这是一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于惠平

2013年4日

后记

有人问我:“你是学生物的吗?”我说:“不是。”“你学过美术吗?”我说:“没有。”“那你怎么想到去做自然笔记的呢?”这个问题有点儿复杂,我想应该和下面两个原因有关:

第一,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儿时描小人书时培养起来的胡抹乱画的习惯。老妈常回忆我的“光辉历史”,说我有一次照着《故事会》上的插图画了一条很大的蛇,十分逼真,把她的同事都看傻了眼儿。对于这一“光辉业绩”,我早没了印象,不过小小年纪偏偏爱画蛇这种自然界中的神奇之物,也算是重口味吧!

第二,我与《笔记大自然》这本书的奇妙邂逅。那是一个再平淡不过的傍晚,一家再普通不过的折扣书店。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毫无传奇色彩的时空之中,我邂逅了它。当时,那本《笔记大自然》和许多图书一起零乱地躺在地上,然而就在翻开它的一刹那,我忽然明白,我在心里已经等它很久了。一直以来,我都想跟人分享自然界的各种故事,可是我不懂摄影,也不是科普作家,我,总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途径去告诉更多的人——大自然如此美丽,又如此脆弱,直《笔记大自然》告诉我,原来还可以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去记录自然,并且 跟他人分享大自然的故事,我才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做“自然笔记”尽管我的图画非常稚嫩,文字也并不优美,但就是这样,我开启了一段奇妙的自然笔记之旅。带着自然笔记去“旅行”是一件快乐的事。一路上,我遇见了许许多多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对大自然负责任的态度,让我十分钦佩仰慕,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书中提到的一些朋友,还要感谢常来我博客的网友们,以及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上海闸北区绿化管理署、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野鸟会、上海植物园、自然导赏员培训班的老师们,他们不仅在各种专业知识方面给了我很大帮助,而且,我的自然笔记之旅也一路上得到了他们的热心支持和鼓励。对了,要是我的自然笔记里有什么知识性差错的话,均由我本人负责,毕竟我还只是个大自然学堂一年级的学员,我期盼着和大家一同进步!

带着自然笔记去“旅行”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一路上,我感受到家人和朋友满满的爱。在我和婆婆开始这段旅程之前,我们虽然也相处融洽.彼此感到亲近,但那时我还没有更多地走进婆婆的心灵世界。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我从婆婆的自然笔记里读懂了她老人家,我为婆婆的勇敢和执着而感到骄傲,为她对儿女无私的爱而深深感动,也为她的每一篇自然笔记而感到惊喜。还有我的爱人永林,一路上有他相伴,即使在思想的迷雾之中,我也总能寻找到自己要去的方向。感

谢芮吉祥、郁文艳、郝乐之她们对大自然充满爱意的作品.正因为有了它们,我的这本小书才拥有了更多

鲜活的生命和更多丰富的色彩。带着自然笔记去“旅行”还是一件让人生变得充实的事。一路上,我与越来越多的朋友分享着大自然的故事,交流着各自不同的情感体验,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蹲下身来,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触摸周围世界。感谢每次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他们用最质朴的图画和文字记录了那些看似微小的生命形式,有了孩子们这些可爱的作品,我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

非常感谢北京步印文化的郑利强、于惠平老师、彭莉小姐以及设计者黄浪、杜岩,没有他们的策划、编辑和辛勤制作,就不会有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小书,而这本小书也让我重温了几年来的每一个脚印,它们都带着沉思,带着欢乐。

然而最最要感谢的还是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是它们用生命演绎了或精彩或悲伤的故事,如果说这本小书有什么地方吸引了你,那一定是它们的生命火花进发出了耀眼的光彩。大自然正在演绎着更多的故事,而我也将追随她的脚步,不断开启新的旅程……

芮东莉

2012年12月2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当思想敞开心门。自然景物总会留下熟稔而亲切的印迹……

自然之于智慧的心灵绝非玩具。花朵,动物,群山,它们折射着智者思维的灵光,如同它们娱乐了他纯真的童年。当我们这样谈论自然时,我们的心灵感觉,清晰独特,诗意盎然。

——[美]爱默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自然笔记(开启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芮东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39994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