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伊绯编著的《听园(精)》图文并茂,借六部经典晚明传奇作品为读者开辟出一条通往园林观赏的通幽曲径,结构别具一格,风格自然知性。《听园(精)》作者文笔颇具古文人之风,雅致的文风配上晚明传奇中的园林讲述,整体搭配圆熟,内容扎实中透出飘逸,读来清新宜人。定会引来很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的青睐。在晚明传奇的回顾中领悟旧日园林的意象,在观赏园林的过程中重温晚明传奇的精致与韵味。《听园(精)》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重塑性的展现,也是对历史文本中生活的另种记述。
图书 | 听园(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肖伊绯编著的《听园(精)》图文并茂,借六部经典晚明传奇作品为读者开辟出一条通往园林观赏的通幽曲径,结构别具一格,风格自然知性。《听园(精)》作者文笔颇具古文人之风,雅致的文风配上晚明传奇中的园林讲述,整体搭配圆熟,内容扎实中透出飘逸,读来清新宜人。定会引来很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的青睐。在晚明传奇的回顾中领悟旧日园林的意象,在观赏园林的过程中重温晚明传奇的精致与韵味。《听园(精)》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重塑性的展现,也是对历史文本中生活的另种记述。 内容推荐 《听园(精)》作者肖伊绯浸淫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多年,有着很深的对园林意境的审美感悟。《听园(精)》以晚明传奇中的园林意象为导引,结合曲词、戏文、典故、实景的穿插交融,为读者开启观赏园林的另一门径。全书分六篇,“《牡丹亭》:心扉·情境之始”;“《红蕖记》:山影·水影·船影”;“《西园记》:落花有无情”;“《燕子笺》:似曾相识燕归来”;“《梦花酣》:龙死藕花湫”;“《风流院》:新茧壳,旧情丝”。精选六部晚明传奇代表作,借助丰富的图像(中国传统园林摄影、明清古籍版画)、文献资料、以作者深刻的解读,给予读者轻松、知性的阅读享受。 目录 《牡丹亭》:心扉·情境之始 《红蕖记》:山影·水影·船影 《西园记》:落花有无情? 《燕子笺》:似曾相识燕归来 《梦花酣》:龙死藕花湫 《风流院》:新茧壳,旧情丝 试读章节 柳宗元的第二十九代玄孙,因为梦到一个园林,园中一株梅花,花下一个美人,竟然因此就改了名字。柳梦梅,这个因梦中园林所得来的名字,恐怕在柳氏家谱中是查访不到的。可这样一个男子的名字,却注定开启了一场园林与梦境的戏剧,这就是《牡丹亭》。 有梅花的园林并不少见,可花树下有心怡美人的园林,每个游赏者却只能凭借想象。自然之美与人生之美,虽然都富于理想化的因子,难得的,求索着的却往往是那份人生之美。柳梦梅,一个流寓岭南的落魄书生,住在一所破落的苗圃之中,和同时代那些住在锦楼绣阁的得志才俊们的境遇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的梦境却可能是同一的。幽花美景、娉婷美人,皆是男子们的欲求,在一所理想化的园林中,他们用金钱或是想象去营构这梦境。 柳梦梅闲得无聊,又去探访另一位落魄书生—— 被称之为“香火秀才”的韩子才。他也是唐代名相韩愈的嫡亲后人,虽然也没有青云得志,但却因有祭奉韩愈的家祠足以寄居,所以靠先辈的香火福泽,比柳梦梅经营的苗圃之生活境况似乎要好一些。 从明代天启刻本《牡丹亭还魂记》的插图来看,韩子才的家祠小园比之柳梦梅的苗圃而言,确是另一番景致。三面临水的半岛,支楞着一座板桥通达;远山近水间,点缀着几株垂杨古槐。当然,这些远近层叠的寥阔景致,并非是韩子材一座家园笼括于内的,这些入画的景致皆属“借景”。所谓“韩园”,只是在临水的一片平整处,围一卷篱笆,盖一间堂屋罢了。如果剔却这些“借景”,“韩园”着实寒酸,与普通农家村舍无异,哪里称得上“园”。即便那几棵老树新株,也属荒村野林,并非“韩园”私产。 所以,柳梦梅到了“韩园”,与同样贫寒的旧友寒喧几句之后,一曲“琐窗寒”唱尽寒士心声。曲文中有一句抱怨说:似吾侪读尽万卷书,可有半块土么?韩子才也同声与他合唱道:由天,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两个饱读万卷的书生,指点着陋舍之外的山水草木,对人生之美的憧憬几近黯淡;可梦中的那个园林,却指引着他们,不甘寂寞。 柳梦梅最终在韩子材的劝说中,遗弃了那所破落的苗圃,希望靠自己的才学,走南闯北,去寻找新的人生机遇。正在柳氏为梦中园林奔忙劳碌之际,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也做了一个关于园林的梦,只不过她不是梦到园林,而是在园林中入梦。“ 园林中,理水叠山是最先考虑的步骤。依山傍水再作馆阁亭榭,顺理成章。似乎以自然之美为中心,依次而来的人生之美虽在其次,却自然而然地包卷而来。包卷着山水的人心之力,格外富丽,已由“借景”,转而“造景”。 曲牌中有一个【绕池游】的名儿,多用作商调曲子的引头一曲。商调,是哀婉曲折的音调,是初春、晚秋黄昏夕照时,一个人循着一处园林池馆,看着尘光黯淡、听着风竹萧索时的情调。这个调子,于园外的人而言是借题发挥,或可比兴;于园中的人则是感同身受,应有之义。 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与柳梦梅不同,她是自小生长于锦阁绣楼之中的。杜家大院里,原本理水叠山处亦有,却深锁后院,偏偏不让她游玩。在女红与诗书之间,杜夫人以旧时代传统规范着女儿的言行。杜丽娘绕来绕去,始终在书堂与绣楼间巡行,是无法游转于外界的,每天周而复始的生活,就是在深锁于后院的园林之外,楼堂之中的一曲【绕池游】素装才罢,款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她的侍女春香接着唱的一句,却直抒怨愤: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 杜丽娘的塾师陈最良,就正教授着“把人禁杀”的“昔氏贤文”。偏偏他教授的《诗经》第一课,又是那一篇“关关雎鸠”的情书,绕来绕去的先贤经典,却从一开始就绕不开这个“情”字。在春香与之斗嘴饶舌的哄闹中,竟然也曾与其谈论过“园林”。 原来,在春香与杜丽娘约定要偷偷去后院园林春游之际,春香向陈老师告假,饶舌的理由一大堆,陈老师却死活也不明白一个女子怎能“游园”。他说:你师父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花园。 六十多岁的男子从来没有游赏过园林,这并非什么咄咄怪事。事实上,园林并非所有人的必需品;在多数人看来,更非人生必须经历的境遇。陈老师这样解释“不游园”的道理,他说:孟夫子说得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 P3-1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听园(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伊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50700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75 |
宽 | 115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