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刊200期,在校人文振兴计划的支持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期文存”2012年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存共分5卷,分别为:卷一《中国文学再认识》、卷二《吴越文明与文物》、卷三《散焦的历史图像》、卷四《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卷五《新世纪十年的文化中国》。5卷文存共选论文83篇,约100万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过去200期的发稿特色与学术水准,也为学报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基础。本册为《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由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著。
| 图书 | 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期文存)/勤慎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庆祝《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刊200期,在校人文振兴计划的支持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期文存”2012年9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存共分5卷,分别为:卷一《中国文学再认识》、卷二《吴越文明与文物》、卷三《散焦的历史图像》、卷四《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卷五《新世纪十年的文化中国》。5卷文存共选论文83篇,约100万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过去200期的发稿特色与学术水准,也为学报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基础。本册为《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由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编著。 目录 “勤慎论丛”序 何俊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轨迹 刘述先 中国当代儒学复兴的形势与发展方向 吴光 “性命”怎么和“天道”相贯通的 ——理学家对孟子核心概念的改造 杨儒宾 儒家“止于至善”解 龚鹏程 王者以道治天下 ——马一浮儒家古典名言的政治观 罗义俊 马一浮的“六艺心统说”与儒家经学的哲学意涵: 从“经典诠释”到“本体诠释” 〔美〕成中英 马浮经学的本体诠释学 林安梧 万物一体 ——阳明心学关于建构理想社会的一项理论表述 吴震 论王阳明中后期的隐逸情结及其进退之道 朱晓鹏 朱舜水与明末思想 〔日〕荒木龙太郎著 钱明、钟莹译 唐君毅、牟宗三的阳明后学研究 林月惠 王充的天人之间 张立文 朱熹心说再辨析 蒙培元 叶适易学思想发微 蒋国保 “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 ——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吴根友 编选后记 朱晓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代儒学与浙东学术(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期文存)/勤慎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杭州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218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49 |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3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0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