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徽所著的《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着重考辨了深刻影响中国古典建筑存在的一些基础性概念与主要思想,以明古典建筑的思想渊源之所在。揭示了传统主要建筑样式(如宫室建筑、礼制建筑和古典园林等)存在、演变的思想文化根源。
| 图书 | 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徽所著的《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着重考辨了深刻影响中国古典建筑存在的一些基础性概念与主要思想,以明古典建筑的思想渊源之所在。揭示了传统主要建筑样式(如宫室建筑、礼制建筑和古典园林等)存在、演变的思想文化根源。 内容推荐 陈徽所著的《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虽曰“四论”,却对于影响、决定中国古典建筑内涵与形式的基本理论(气化感应论)和主要学说(如儒、道思想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辨,揭示了传统主要建筑样式(如宫室建筑、礼制建筑和古典园林等)存在、演变的思想文化根源。其中,《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中关于风水理论的批判性考察,不落窠臼,既正面回应了风水的科学性质疑,也对于今人正确认识、评价风水术和相关习俗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气化感应思想和古典建筑 一、气与生活世界 二、感应论 (一)“感应”之内涵 (二)“感应”之形式 三、气化感应思想对于古典建筑之影响 (一)阴阳和合与古典建筑之功能 (二)阴阳和合与古典建筑之形式 第二章 儒家思想在古典建筑中的落实与展开 一、礼乐文明与儒家思想 (一)礼乐的产生和演化 (二)儒家思想及其礼制观念 二、古典建筑的伦理与政治功能 (一)古典建筑的伦理功能 (二)古典建筑的政治功能 三、明堂考 (一)明堂形制考 (二)明堂功用考 四、儒家思想对于古典建筑审美观的影响 (一)尽善尽美的思想与古典建筑审美观 (二)中正和谐的思想与古典建筑审美观 第三章 道家思想与士人园林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自然”与“自由” (一)“道法自然”:老子对于道的开拓 (二)因自然而“自由”:庄子对于道的体认 二、道家思想与士人园林的产生 (一)隐逸传统和道家思想 (二)道家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转向 第四章 古典建筑风水论 一、风水观念的源起 (一)早期相地而居的生存实践 (二)从择地而眠意识看风水观念的产生 二、风水理论的思想基础和主要派别 (一)气化感应与风水理论 (二)传统风水理论的主要派别 三、关于风水的科学性问题 (一)风水的历史影响及其是非之争 (二)科学主义及其问题 (三)如何看待风水的“科学性”?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065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3 |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3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6 |
| 宽 | 147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