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开奥秘之门/科学密匙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密匙》丛书是一套简单易用的综合性导读丛书,内容涵盖多个重要科目,包括多个重要原理或理论,它们是理解相应科目的关键。

萨伦德拉·弗马编著的《打开奥秘之门》通俗易懂,在解释某些深奥的概念或理论时,会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介绍首位提出者的背景,分析其影响并在需要时联系其他相关理论或概念。本书还使用了大量的表格、方程和图解。

内容推荐

萨伦德拉·弗马编著的《打开奥秘之门》讲的不是那种异想天开的观点,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相信那些怪诞的事情,它讲述了广博的科学领域中的100个引人入胜的但却充满争议的观点和理论。《打开奥秘之门》中的这些思想并不都是天方夜谭,其中有些是由具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提出的,或许某一天它们将成为科学界的主流理论。

本书《附录:去伪存真——“打麦”》中,列举了权威的科学家和一些古怪的伪科学者之间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目录

石油无机成因论——石油天堂

外星绑匪——是真是幻

外星雨——“冒雨”前来的“天外来客”

外星飞棍——镜头中的隐形生物

远古宇航员——是浮云还是神马

人存原理——证明“天赐”的科学尝试

世界末日——等待天灾的降临

阿基米德的死亡之光——一个古代传说的终结

占星术——命运之星

球状闪电——自由飘移的光球

百慕大三角——人造的死亡三角

圣经密码——破解上帝的信息

生物性转变——有关原子序数的算术游戏

生物节律——既无节奏也没有理由

波得法则——是科学法则还是惊人的巧合

脊椎推拿疗法——帕尔默“发现”的真正价值

气候变化怀疑论——谣言无法改变现实

冷聚变——玻璃试管中的核聚变

常识与科学——一种复杂的关系

意识——解释难以解释的事

星球大碰撞——与科学擦肩而过的行星

麦田怪圈——是谁收走了麦子?人类,外星人,还是上帝

神秘动物学——寻找“斯纳克”

水晶疗愈——一念之间

阿波罗神谕——“神魂颠倒”的预言

恐龙——到底是谁杀死了可爱的活蹦乱跳的大蜥蜴

卜棒探物——灵验吗

德瑞克方程式——纯粹的炒作

电磁场与健康——杞人忧天

反物质能源——宇宙飞船的燃料

进化心理学——进化论能解释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吗

超感官知觉——难以置信的知觉

火星上的脸——露出真面目

地球是平的——没有人从“地边”上摔下去

四元素——亚里士多德的礼物

地心说——既非科学也非宗教

笔迹学——字如其人

中国长城——月球上的谣言

空心地球——地球上的外星人

顺势疗法——是医学突破还是将错就错

智能外星人——它们怎么还没来

智能的设计——是否科学

代人求情的祈祷——远端祈祷的力量

“地球杀手”小行星——我们该为小行星的成胁而失眠吗

基尔里安摄影术——“雾”里看花

升——“升先生”和“毫小姐”

尼斯湖水怪——我们看到的总是我们心中希望看到的东西

磁疗——徒有虚名

火星生命——聪明的火星人和愚蠢的科学家

玛雅历法——一个轮回的结束

觅母——模仿进化论

催眠术——一种逐渐增添幻觉的艺术

镜物质——镜子中的世界

月球骗局——美国人没有登上月球,蝙蝠侠上去了

纳米机器人——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时代

濒死体验——临近死亡,不是临近上帝

反安慰剂效应——安慰剂邪恶的一面

N射线——谬论、失误还是骗局

数字命理学——有关数字的迷信

猎户座的秘密——埃及人的“人间天堂”

身外体验——是灵魂出窍还是思想错乱

相手术——手握前程

有生源说——生命来自太空

范式——一个被滥用的词汇

平行宇宙——他们发现了无数个“你”

永动机——无需能源,永远运转

颅相学——相由心生

皮尔丹人——伪科学的近义词

安慰剂效应——信念是最有效的药物吗

“尼比鲁”星——一颗虚构的行星将要毁灭世界

“X”星——一颗未知行星的传奇

磁极颠倒或位移——并非世界末日

聚合水——被硅和愚昧“污染”的水

精神分析学——躺在治疗师的沙发上慢慢放松

意念力——意念控物

“金字塔”的力量——轻松打磨你的剃须刀(前提是你用剃须刀)

量子愈疗——非物理学的全方位愈疗

量子神秘学——量子力学能拯救你的灵魂吗

罗夏墨迹测验——既无法辨认也不准确

都灵裹尸布——解密

奇点——当人类与机器合体时

天狼星之谜——天狼星上的鱼神

人体自燃——重度饮酒会让你“化为灰烬”吗

化圆成方——的确不可能

伯利恒之星——超自然之星

同步性——意义非凡的重合还是偶然的巧合

超光速粒子——快得离谱

瞬间转移——传我回去,斯科特!

“只有1/10的大脑工作”的谣言——未开发的大脑资源

特斯拉的死亡射线——足够摧毁1万架飞机的能量

时光逆转——时光能倒流吗

时间旅行——自由地穿梭在过去和未来

环钻术——头顶开窍

通古斯大爆炸——火球之谜

不明飞行物——它们真的存在吗?不如假定它们是圣诞老人吧

维生素C——无用的慰藉

虫洞——通向永恒的隧道

惊人的信号——一份错过未接收的外星来电

零点能量——既不是科学家的工具,也不是“能量医疗师”的道具

动物园假说——外星人大哥正看着我们呢

附录:去伪存真——“打麦”

试读章节

占星术

命运之星

在古人眼中,天空曾经充满着预兆。一颗彗星的陨落或者一次天体的合相,都曾让芸芸众生惶恐不安。

自古以来,星象决定命运的观念驱使着人们对星空孜孜不倦地探索,上至君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在夜晚仰望天穹,寻找人生的方向。自从艾萨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之后,占星术学就此势微。但它迷人的魅力有时仍然会使人神魂颠倒。

在过去占星术和天文学紧密相连,但占星术并不属于科学范畴。当然,占星术者是不会认同这个观点的。他们甚至将天文学的地位排在占星术之后,视其为占星术的衍生物。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天文学研究进展显著,而占星术却几乎一成不变。如果向占星术者提出这个问题,他们可能会先给自己的“科学”算上一卦,然后告诉大家“占星术是真理,真理永远不变。”然而,现实中许多自古流传的“真理”已经“腐朽”。比如,占星者说太阳从3月21日至4月21日位于白羊座的方位。就是说站在地面上观测太阳,太阳和白羊座在同一个位置。他们忽视了“进动”这一天文学现象:地球自转时,地轴呈圆锥形缓慢运动,地轴进动周期为25800年。“地球进动”使得地球的位置与黄道带上的恒星群紧密相关,地轴的指向每过几个世纪就有较明显的变动。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太阳已经不在白羊座方位,而是在双鱼座方位了。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固定的不会移动的。他们观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自西向东围绕着固定的星座移动。然而,偶尔会有行星出现减速、停止或者调转方向(逆行)的现象,古人的解释是神被激怒了,所以那颗星是“煞星”。“煞星”和行星的位置怎么可能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自从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地球是运动的,将地球从它的“宝座”上“赶”下来之后,500年已经过去了。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太阳系外的几百颗行星。与之相反,占星术中的星相数量如此微不足道,它们对于地球的影响也无足轻重。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影响万物的有4种力。引力是远程的力:它将椅子“按在”地板上,让行星在它们的轨道里运行。电磁力是带电的粒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因为有它的存在,灯泡能够发亮,万物能够生长。强相互作用力将原子核凝结在一起:它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弱相互作用力也是一种核力:它在放射性元素(比如铀)核衰变的过程中从原子核中释放出粒子。强相互作用力比引力强100万的6次方倍,引力是最弱的力。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范尉只限于原子核内部。

引力影响着我们,但是遥远的星球对我们的作用力,还不如你手中的这本书所受的地球引力来得大。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指出:“生孩子的时候,一个产婆制造的拉力要比一个星球的引力的影响要大得多。”

占星术真的有用吗?曾经有很多研究旨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一个人出生时对应的星座,会对他的成长有何影响。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占星术的统计实验中,调查人员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两千万已婚人士做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他们的星座对他们寻找伴侣、与伴侣相处并没有影响。在Google上搜“love sign astrology” (爱情星座占星术),会弹出成千上万的搜索结果,但是没有一条会对择偶有帮助。

有些研究表明,一年中某些时间段出生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神经性厌食,虽然这种概率还很小,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出生在北半球冬季或者早春的人比一年中其他时候出生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略高。与此类似,北半球秋季出生的人群中,患恐惧症的人数正在增加。这些是为了调查季节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所做的医学调查研究,与占星术无关。

如果把占星术看做一门科学,那有点荒唐,如果把它看做一种娱乐,它则是无害的,“数字命理学”也一样(见第134页)。

P21-23

序言

美国心理事家贾瑟夫·贾斯特罗在《天马行空的愿望与智慧》(1935)一书中写道:“只要在理论层面构架一种观念,随后便会有印证它的‘事实’产生。”假如你相信“地球扁平论”的话,那么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搜集到大量支持这个理论的“事实”,你甚至会发现一些显得非常有说服力的“事实”,因为它们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这些所谓的“事实”还会告诉人们“阿波罗登月”和圆形地球的照片都是为了欺骗世人而伪造的,它们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真相还没有穿好鞋,谎言就已经绕着地球跑了半圈。”互联网现象完美地诠释了马克·吐温的这句警示明言。

本书讲的不是那种异想天开的观点,也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相信那些怪诞的事情,它讲述了广博的科学领域中的100个引人入胜的但却充满争议的观点和理论。书中的这些思想并不都是天方夜谭,其中有些是由具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提出的,或许某一天它们将成为科学界的主流理论。

本书《附录:去伪存真——“打麦”》中,列举了权威的科学家和一些古怪的伪科学者之间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建议您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去阅览这本富有趣味性的读物,祝您阅读愉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开奥秘之门/科学密匙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澳)萨伦德拉·弗马
译者 戴冕//陈晓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73029
开本 40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1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170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18-2012-152
版权提供者 New Holland Publishers(Australia)Pty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9: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