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戏曲曲艺(精)/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系列,其中包括彩色图文版和精装小开本两种版别。本套精装小开本系列图书的主体是名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某一知识门类的概观性文章或某一学科领域重要的条目,有的还附有相关知识主题,亦取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本套丛书涉及领域广泛,开本形式小巧典雅,便于读者阅读和收藏。

这本《中国戏曲曲艺(精)》(作者张庚、陶钝、沈彭年)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中国戏曲曲艺(精)》(作者张庚、陶钝、沈彭年)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概观文章,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和特色,戏曲的改革与研究等。讲述了中国曲艺的历史、艺术特色、发展与传统、继承与创新等。《中国戏曲曲艺(精)》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戏曲和中国曲艺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艺术形式等。

目录

中国戏曲/1

一、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3

(一)戏曲是综合艺术/4

(二)中国戏曲的虚拟性/7

(三)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就是它的程式性/15

二、戏曲植根于广大人民生活之中/20

三、戏曲形式的不断革新/36

四、赋予古老戏剧文化以青春活力/51

附:戏曲的起源与形成/63

中国曲艺/91

一、植根柢于人民之中/92

二、艺术特色/99

三、长于借鉴和吸取营养/110

四、战斗传统/116

五、继承与创新/122

附:中国曲艺发展简史/129

试读章节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一是希腊悲剧和喜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成熟较晚,到12世纪才形成完整的形态。它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不平的道路,经过800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一直继续到现在,表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如今,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古今剧目,数以万计。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的传统戏剧有一个独特的称谓:“戏曲”。历史上首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元代的陶宗仪,他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写道:“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但这里所说的戏曲是专指元杂剧产生以前的宋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至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它既包容时间艺术(例如音乐),又包含空间艺术(例如美术),而戏曲作为表演艺术,本身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它要在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要有造型,这就是空间艺术。但它在表现上又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它又是时间艺术。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却特别强。各种不同的艺术在戏曲中是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例如戏曲中的服装和化装,除用以刻画人物外,还成了帮助和加强表演的有力手段。水袖、帽翅、翎子以及水发、髯口等,都不仅仅是人物的装饰,而且是戏曲演员美化动作、表现人物微妙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工具。戏曲的这种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特点,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不是某个天才艺术家一时一地的发明,而是中国各民族长期的共同的创造,是千百年来由许多知名的和无名的艺术家一点一滴创造积累起来的。从艺术因素的构成看,戏曲的发展来源主要有3个:歌舞、滑稽戏和说唱。由于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把各种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进行演出的传统习惯,这就促进了各种艺术的交流和结合。东汉张衡《西京赋》里,就有杂技、歌舞等同场演出的记载。北魏时则在洛阳的寺庙里集中演出百戏。隋代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广泛搜罗“四方散乐”,在洛阳城外临时建立戏场,占地8华里长,让艺人们彻夜在那里演出。唐代长安有定期举行的庙会,除和尚讲经外,还有说书、杂技、歌舞等表演。到了北宋,更出现了常年集中各种技艺演出,而且是营业性的“瓦舍”。这种集中,不仅促进了各种艺术的互相竞争,而且促进了它们之间的互相吸收、互相渗透和互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不同的艺术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于是,新的艺术形式就诞生了。从西汉《东海黄公》以角抵表演特定的人物故事,到唐代《踏摇娘》中歌舞、角抵与滑稽表演的结合,不难看到各种艺术逐渐融合并不断产生新的艺术形式的轨迹。中国戏曲就是循着这样的发展线路孕育和诞生的。它的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P2-7

序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现代百科工具书,内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66个学科和知识领域的科学知识及基本事实,被誉为“一切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了3万多名专家学者参与这一伟大的文化工程,其中不乏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稿。他们以精当简洁的文字,系统概括了一门学科或某一知识主题的全貌,虽然篇幅短小,但充满深厚的学识积淀。

为了让名家的智慧成果惠及更多的大众读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特编辑出版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系列,其中包括彩色图文版和精装小开本两种版别。本套精装小开本系列图书的主体是名家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的某一知识门类的概观性文章或某一学科领域重要的条目,有的还附有相关知识主题,亦取材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本套丛书涉及领域广泛,开本形式小巧典雅,便于读者阅读和收藏。我们希望,通过名家文字的引领,读者能享受到知识所带来的愉悦,并能领略名家的学术风格和文辞风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戏曲曲艺(精)/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庚//陶钝//沈彭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91240
开本 32开
页数 16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2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2013030192
中图分类号 J82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71
12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