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清史讲义》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图书 | 清史讲义/民国大师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清史讲义》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目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003 第二章 清史体例/005 第三章 清代种族及世系/008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实/019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111 第一节 太祖/112 第二节 太宗/116 第三节 世祖/120 第二章 巩固国基/139 第一节 圣祖嗣立至亲政/139 第二节 撤藩/143 第三节 取台湾/154 第四节 治河/158 第五节 绥服蒙古/161 第六节 定西藏/167 第七节 移风俗/172 第八节 兴文教/179 第九节 盛明之缺失/182 第三章 全盛/200 第一节 世宗初政/200 第二节 雍正朝特定之制/204 第三节 武功之继续一——收青海及喀木/220 第四节 武功之继续二——再定西藏/225 第五节 武功之继续三——取准噶尔/228 第六节 武功之继续四——取回疆/239 第七节 世宗兄弟间之惨祸/258 第八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上)——禅学/272 第九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下)——儒学/280 第四章 嘉道守文/289 第一节 内禅/289 第二节 嘉庆问兵事一——三省苗/304 第三节 嘉庆间兵事二——三省白莲教/319 第四节 嘉庆间兵事三——海患/329 第五节 嘉庆间兵事四——畿辅天理教/335 第六节 道光朝士习之转移/340 第七节 鸦片案/355 第八节 鸦片案究竟/375 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386 第一节 太平军(上)/386 第二节 太平军(中)/395 第三节 太平军(下)/404 第四节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413 第五节 平捻/4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史讲义/民国大师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214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5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 |
CIP核字 | 2013253165 |
中图分类号 | K249.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