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是根据钱理群教授上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涵盖了钱理群有关鲁迅、周作人研究及现代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思考。这些论题均是先生长期情有独钟、寄寓深厚之所在。在讲清楚鲁迅、周作人基本思想观点的基础上,更注重他们的这些思想观点在中国的当前现实中的意义。

内容推荐

鲁迅和周作人当时的文字与观点,放在放下的社会环境仍然不会过时,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可行的。《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正是钱理群对周氏兄弟研究的结晶,他用切身的生命体验与学生们分享了他对生命、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及感悟,《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帮助年轻人如何正确看待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引领大家在现实生活的道路上开启生命的精神空间。

目录

第一讲 “立人”思想

第二讲 妇女观与儿童观

第三讲 外来文化观(上)

第四讲 外来文化观(下)

第五讲 传统文化观(上)

第六讲 传统文化观(下)

第七讲 说“食人”

第八讲 谈“做梦”

第九讲 论“演戏”

第十讲 析“主与奴”(上)

第十一讲 析“主与奴”(下)

第十二讲 有意味的参照

试读章节

请大家注意:鲁迅这里使用的是“新宗”的概念。“宗”是什么?“宗”即“宗旨”、“宗极”,是主要的、本源性的东西。这就是说,鲁迅在二十世纪一开始,就给自己,也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给中国的现代知识分子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二十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价值,提供一个终极性的理想。在目标确立以后,还有一个实现目标的道路的选择问题。鲁迅固然十分重视广泛吸取外国的与传统的思想资源,但他认为,那毕竟是他人(外国人与古人)的创造,并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创造,前述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也只能仰仗于今人的独立与自由的创造。鲁迅之所以大声疾呼“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原因即在于此。在这里,究竟立足于“拿来”、“继承”,还是立足于“创造”,也是一个重大的思想文化的战略选择的问题。现在,这一个世纪就要结束了,如果我们来作一番回顾与总结,考察一下百年学术史,就不能不面对一个严重的事实:二十世纪中国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史学家、哲学史家、文学史家,却少有独立、自由创造的思想家,特别是“别立新宗”的思想家。也就是说我们最有成就的是拿来,是继承,是在整理、重新阐释东西方传统,但在创造方面,成就却不大。我想,这无须多作论证,只要看看本世纪大家最仰慕的几个大学者(恕我不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大名),如果作冷静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就必须承认,他们的主要成就确实在介绍与阐释。怪不得一位年轻人说,中国的学者都是些“注释家”与“翻译家”,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确实是道出了某些“真实”的。王富仁先生最近在一篇文章中,也作了类似的总结。他说,本世纪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附文化”,不是依附西方,就是依附中国传统,缺少独立创造。这就十分尖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的最大缺失,就是创造的缺失,独立思想的缺失,对本世纪初鲁迅等先驱者所提出的“别立新宗”的战略目标,我们几乎交了一张白卷。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是令人沉痛的,也会有几分尴尬;但我们已别无选择,只能正视并且从正视中逼出新的觉醒: “一切重新来过”,回到起点上来。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世纪末,在展望二十一世纪时,一方面要继续强调继承、拿来,因为本世纪也有过否认拿来、否认继承,全盘否定中外传统,最后导致了对文化、知识本身的否定的惨痛教训。但我们的重点,我们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放在“创造——独立、自由的思想创造”这一点上。去年我曾在北大做过一个演讲,我在演讲中呼吁,现在还要重新呼吁,我们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呼唤新的思想家的出现,呼唤有思想的学者,呼唤新的“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学者有两类,一类是有专业知识的学者,一类是在专业知识基础上有思想创造的学者。在我看来,北京大学就应该着重于培养思想家,培养有思想的学问家,有思想的专业学者。在座的诸位,所有的北大学子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志向,或者说,有没有胆识接受时代所提出的挑战,担负历史赋予的这一使命。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在今天听课的年轻一代中产生这样的思想家。我想,今后出现的不一定是个人,也可能是个群体,出现思想家群体。我们今天,以及下一个世纪所面临的问题,远比任何时代都复杂得多,已经不是个别的天才所能解决的了。总而言之,要重新确立“别立新宗”的战略目标,重新培养富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的“精神界之战士”,一切从头(从起点、原点)开始,这就是我们在接受鲁迅的思想遗产,总结百年历史时,所得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结论。

现在我们再回到鲁迅在本世纪初的思考上来。他早期写的几篇文章的题目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人之历史》,着重地考察在他之前人类研究的科学成就,比如康德的关于宇宙起源的“星云学说”,特别是海格尔的“人类种族的起源和系统论”。《科学史教篇》着重研究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特别关注的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居里夫妇刚刚发现了镭,没多久,一九。三年,鲁迅就写了《说锢》,介绍、阐释这一最新科学发现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关注的中心始终是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思维发生的影响。因此他从海格尔人类学研究中引发出的是关于无生物与生物的转化,生物之间互相转化的思想。他在《说钼》中强调镭的发现打破了物质可以穷尽的说法,导致了人类物质观念的根本变化。他的这一观察视角是真正高瞻远瞩的,对我们今天的思考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预计,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将会更加惊人,对整个人类生活的环境以及人类自身都会提出很多挑战性问题。但是非常遗憾,我们许多人文学者(当然包括我在内)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而且至今为止,仍然很少关心自然科学的发展。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而且恐怕是灾难性的、将会影响到未来人文科学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失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鲁迅当年的眼光,对自然科学的关注,对自然科学所带来的人类思维的变化的关注,对我们应是一个很大的警示。P3-5

序言

鲁迅说:“历史结账,不能像数学一般精密,写下许多小数,却只能学粗人算账的四舍五入法门,记一笔总数。”

鲁迅又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现在是世纪末,正是结账的时候。

二十世纪大舞台上风云一时的许多人物,连同他们的种种高论,大概都要在这历史的结账里被忽略不计,这是无可奈何的。

但该留下的,则一定存留;历史是公正的,不因一时之成败、毁誉,而遗忘、抛弃不应被遗忘、抛弃的生命的创造。

这是真正的世纪思想文化遗产,尽管只有一小块。

在这一小块中,就有鲁迅、周作人的贡献——对他们的思想与文学,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两个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文学史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的名字。他们的思想与文学已经融入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传统;他们开始的思考,将在后代人中承续。

我们今天来“话说周氏兄弟”,实际上就是在话说这一个世纪先驱者们曾经关注过的思想命题,他们探索中的矛盾、困惑与收获。同时也是将周氏兄弟请来参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思考——我们面临着与他们当年类似的困惑,又有许多新的时代所提出的矛盾与问题;在这样的时刻,特别需要鲁迅、周作人那样的胆识、眼光,与远见;重温当年的文字,我们甚至会觉得,他们就生活在现实的中国,和他们进行精神的对话,实在是莫大的快事。

但鲁迅说,在我的文字背后,浸透着“同辈和比我年幼的青年们的血”——这是一个世纪血战前行的历史的结晶,这一百年来,我们民族付出了无数生命的代价,真是血流成河,血流成河。这是带血的世纪思想遗产啊。

接受这份遗产,是需要勇气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这也是地狱的门口:“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直面惨淡的人生”者,请进去;否则,趁早离开。

我们如何选择?——还是进去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理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21738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