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独领风骚数十年(李比希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独领风骚数十年:李比希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叶秋编著。

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 ,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

内容推荐

《独领风骚数十年:李比希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叶秋编著。

《独领风骚数十年:李比希的故事》介绍了李比希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智慧的启蒙

留学生活

第一个化学教学实验室

著名的吉森学派

有机化学大师

关心农业的化学家

脱掉旧羽而新生

大师间的友情与斗争

德国化学工业的巨擘

巨星的陨落

试读章节

智慧的启蒙

在德国达姆斯塔特的一条窄胡同里,“乔治·李比希药房”的招牌迎风摇曳。这就是城中颇有名气的药剂师乔治·李比希(Johann Georg Liebig)的药房、家庭的所在地。

从文艺复兴以来,德国一直以利用化学方法制造药物作为化学领域的重要方向。瑞士人帕拉塞斯(P.A.Paracelsus,1943—1541)早已为此奠定了基础,他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化学的任务不应是像炼金术那样一味追求从贱金属变为贵金属,而是应该制造切实有用的药物。这个医药化学方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19世纪初期德国的化学家多半是出身于药剂师。

乔治·李比希的妻子马莉卡罗琳娜马泽琳(Maria Kaoline Moserin)是一个犹太人的私生女,她一生中共生育了9个孩子,我们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尤斯图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乔治·李比希的药房设在小楼的第一层,占用了好几个大房间。药品通常都在药房里配制。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房间,是专门用来配制某种特别复杂的药膏、或是蒸馏某种液体,大家把它称为“厨房”,孩子们未经允许是不能轻易进入的。无形之中,这更增添了这间房子的神秘色彩,正是在这个地方,小李比希偷偷地与奇妙的化学打上了交道,开始了这位大化学家的启蒙教育。

在这个狭窄的胡同里,除了李比希家的药房外,还有邻居家的肥皂作坊、制革作坊、染坊等等,就像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集市上也时常有人卖炸药、雷管、玩魔术。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年幼的李比希耳濡目染,早早地体验到了化学为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方便和舒适。事实上,在李比希所生活的时代,由蒸汽机引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极大地促进了钢铁、冶金、纺织等工业的迅猛发展,人们需要大量的化学材料和制品,例如天然染料早已不能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而工业废料煤焦油更是一个尚待研究、可资利用的宝库。李比希相信化学可以为人类生活创造实际利益,这种自幼培养起来的信念支配了他今后一生的科学活动,促使他总是竭力开创化学的新领域,并且把化学的实际应用摆在重要位置上。

李比希亲眼目睹了父亲是如何制造药物和涂料的,在这种具体的实践中学到了不少初步的知识。而且,有时为了寻找某一个配方,父亲还要派他去黑森大公的宫廷图书馆中查阅,于是在那里他贪婪地阅读到了许多大部头的化学书籍,有马凯尔编著的32卷本的《化学词典》,有施塔尔的《燃素化学》。还有卡文迪许的著作和化学教授葛特林等人的自然科学札记。而最早吸引小李比希的是一本名叫《锑之凯旋车》的书,这是15、16世纪德国著名僧侣兼炼金术家巴塞尔·瓦伦廷(Basil Valentine)写的,里面有当时的化学知识以及作为炼金术和古代医学化学理论的基础概念。这些充满炼金术语和各种哲理、假说的书籍并没有使小李比希兴味索然,相反,他按照书中所说精心做了许多实验。

P11-14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独领风骚数十年(李比希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091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166.13-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