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赵红卫所著的《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研究(精)》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的安丘曹氏家族,全文从曹氏家族的渊源发展、文化精神、交游及社会网络和家学家风四个方面讨论了曹氏家族的文化地位与文化贡献,本文不仅对曹氏家族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而且对研究和开掘山东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图书 | 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研究(精)/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赵红卫所著的《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研究(精)》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的安丘曹氏家族,全文从曹氏家族的渊源发展、文化精神、交游及社会网络和家学家风四个方面讨论了曹氏家族的文化地位与文化贡献,本文不仅对曹氏家族的研究做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而且对研究和开掘山东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明清安丘曹氏溯源、仕宦与发展 第一节 由农耕之家向诗书雅道 ——明前期安丘曹氏溯源 第二节 仕宦方荣 ——明中后期的安丘曹氏家族的兴盛 第三节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明清易代之际的安丘曹氏家族 第四 节趋于鼎盛 ——清前中期安丘曹氏家族的再度 辉煌 第五节 流风余韵 ——清晚期安丘曹氏家族的转型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中的安丘曹氏家族文学 第一节 安丘曹氏的诗文词创作成就 第二节 曹氏家族创作的文化精神辨析 第三节 区域文化与曹氏家族的文学创作 第三章 安丘曹氏家族的交游与社会网络 第一节 “人同邹鲁乡” ‘ ——曹氏家族与山东文化世家的交游 第二节 安丘曹氏交游与京师文学圈 第三节 诗文之交与仕途挚友 ——曹氏兄弟在安徽、贵州的文学交游 第四节 兴亡话题与隐逸情节 ——与清初遗民、僧人的交游 第四章 尊儒重教 ——安丘曹氏的家族教育与家风 第一节 重教尚文的家族教育传统 第二节 安丘曹氏家族家风文化特点 第三节 母教与安丘曹氏家风的传承 第五章 英辞风誉,播于寰宇 ——曹贞吉与珂雪诗词 第一节 曹贞吉及其诗词创作活动 第二节 《珂雪词》与清初词坛 第三节 曹贞吉诗歌与清初诗坛 第六章 “曹氏之贾谊” ——曹申吉 第一节 曹申吉生平考略 第二节 知遇两朝 ——曹申吉宦绩考述 第三节 身负芳名早 ——曹申吉的文学成就 结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安丘曹氏家族文化研究(精)/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红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442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81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18 |
CIP核字 | 2013130795 |
中图分类号 | K8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5 |
高 | 3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