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的奥登堡(Oldenburg)。早年曾在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法律和医学,1909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海德堡任助教和精神病院研究助理期间,完成了他的心理学教授论文。自1916年起任海德堡大学心理学教授,1921年转为哲学教授,1937年后因其妻是犹太人而遭解职,直到1945年纳粹垮台后才又重新恢复海德堡大学教授一职。1948~1961年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1969年逝于瑞士。
这本《哲学思维学堂》是其研究哲学的专著。
图书 | 哲学思维学堂/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的奥登堡(Oldenburg)。早年曾在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法律和医学,1909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海德堡任助教和精神病院研究助理期间,完成了他的心理学教授论文。自1916年起任海德堡大学心理学教授,1921年转为哲学教授,1937年后因其妻是犹太人而遭解职,直到1945年纳粹垮台后才又重新恢复海德堡大学教授一职。1948~1961年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哲学教授。1969年逝于瑞士。 这本《哲学思维学堂》是其研究哲学的专著。 内容推荐 哲学是普遍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是哲学所不关涉的。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关心一切。但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切。那么把虚妄的全知之路与哲学的统摄之路加以区别开来的东西是什么? 知识是无限而分散的,而哲学思维则利用知识来切中那个中心。单纯的知识乃是一个堆积,而哲学却总是一个全体。知识是合理的东西,对每一个人来说,知性都可以同等地通达知识。哲学作为全体状态的思维方式形成一个人的本质。 在这部力作中,20世纪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通过宇宙与生命、历史与现在、根本知识、人、政治讨论、政治中人的生成、认识与价值判断、心理学与社会学、公开性、暗码、爱、死亡等简明扼要地显现了生命的本质。因此,《哲学思维学堂》不仅使我们自身变得豁然开朗,也使现实本身变得豁然开朗。 《哲学思维学堂》的作者是卡尔·雅斯贝尔斯。 目录 总序 序言 开端领域 一 宇宙与生命 二 历史与现在 三 根本知识 四 人 鉴于政治 五 政治讨论 六 政治中人的生成 七 认识与价值判断 八 心理学与社会学 九 公开性 永恒之锚 十 暗码 十一 爱 十二 死亡 结束 十三 世界中的哲学 卡尔·雅斯贝尔斯生平与著作年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哲学思维学堂/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
译者 | 梦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8476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7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