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虎》由杨阳编著。虎文化的丰富内涵丝毫不亚于龙文化,在中国社会前期,虎的重要性甚至高于龙。只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特点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倾向,使得虎文化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显得越加隐性。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大量带有虎形象的艺术作品,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性,能有力地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图书 | 中国虎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虎》由杨阳编著。虎文化的丰富内涵丝毫不亚于龙文化,在中国社会前期,虎的重要性甚至高于龙。只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特点和中国文化研究的倾向,使得虎文化在封建社会发展后期显得越加隐性。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有着大量带有虎形象的艺术作品,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性,能有力地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内容推荐 中国的“虎”既是生活中的猛兽,也是生命的象征,是昂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虎”是文化精神中的福兽、财神、保护神,在民俗中的应用尤为丰富,是百姓最熟悉不过的灵兽。 《中国虎》对中国“虎”文化作了大体的梳理,在引导读者对其形成基本7解的基础之上,继续普及并传播“虎”文化,解读“虎”在中国整体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 随着世界的变化,无论虎物种是否存世,中国“虎”的文化精神必将会永远延续、发扬。 《中国虎》由杨阳等编著。 目录 概述 壹 原始社会时期 贰 夏、商、周时期 叁 春秋、战国时期 肆 秦、汉时期 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陆 隋、唐时期 柒 宋、辽、金、元时期 捌 明、清时期 专题研究 神职虎 壹 图腾 贰 饰虎青铜器 叁 四神 肆 生肖 伍 艾虎 陆 少数民族虎纹饰物 政、军虎 壹 皇室象征 贰 虎符 叁 兵器 肆 虎纹服饰 民俗虎 壹 虎枕 贰 布老虎 叁 儿童虎服饰 肆 虎雕塑 伍 神虎画 陆 虎子 柒 其他饰虎生活用具 结语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近年来中国有关自然界虎保护之大事件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阳//林芳//周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2862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2012074666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