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无后为大
内容
编辑推荐

关军的《无后为大》是当代中国第一部回答“生还是不生”的诚意之书,它真实还原“丁克”群体的心理抉择。

内容推荐

   《无后为大》一书立意新颖,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人心风向。当下城市80后、年轻白领一族,对生孩子这件事情,很多人心中都有疑惑。自我与责任之间如何选择(生不生),选择之后怎样承担(如何养),对他们的精神和现实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军的《无后为大》主要内容引用众多例子,一综述古今中外,孝道、人伦与个体之间的矛盾,二论说新时代的养儿之道。第一部分为有疑惑者定心,第二部分可使为人父母者避开养儿误区。

目录

自序一 是我想得太多,还是他们想得太少

自序二 更坦然地自私

上 篇 人生神圣

关于生命创造的凝眸与敬畏

为什么生我

此生多有迷茫

凑合活着?那就算了

嘘,这是不能泄露的秘密

中 篇 内心惶惑

一 难以把握的关系

谁的孩子

是你还是它

二 与人性弱点作战

假如他成为男用小茶壶

提线木偶之痛

瓜瓜的教训

三 爱的错谬

父母有恩才是过

骗局的始作俑者

是否爱

经验主义是狗屎

四 把自己交给自己

菩萨赐以“工具箱”

家庭角色的错乱

万一是黑三角呢

算了吧,不朽

童真如梦

无人可担当的重任

五 恕难胜任

边界迷思

当你逼视自己的人格

不配做父亲

可怕的尹建莉

潜入迷宫以后

下 篇 外在恐慌

一 配不上孩子的社会

比坏游戏

防不胜防的伤害

人在酱缸

入戏

做不成奥斯卡

二 教育可不是吃素的

人性长期缺席

一只跳蚤的自怜

避之则违法,趋之则犯罪

没有选择的选择题

但闻楼梯响

三 人类到我为止

爆炸之后,加速灭亡

电路板与小怪物

自然的逆子

四 地球的最后几分钟

末日之钟

牺牲一切,供奉恶魔

人类会消亡吗

泰坦尼克的船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经验主义是狗屎

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

希腊神话里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年轻的伊卡洛斯有一双蜡翼,他难以遏制自己的兴奋,振翅高飞。他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高空太灼热了(这当然是古希腊人的想象),结果蜡翼融化,伊卡洛斯坠海而亡。他的父亲代达洛斯也有一双这样的翅膀,他飞得很低,得以安全到家。

你可能会咒骂:小伙子摊上一个混账父亲,为什么不警告孩子飞低一点呢。

父亲怎么想的,无从知晓,不过,我可没觉得小伙子命运凄惨。他曾经那么尽情地飞翔过,他到达过别人不敢企及的高度,那一刻的光辉,不是神龟之寿可以换算的。

……

序言

更坦然地自私

遇到劝生的人,我通常希望躲着走。不过,厌弃未必是单方面的。也许这些朋友劝说我未遂,心下也在叨咕:这男人。如此怕担责任?不要孩子本身就够自私了,居然还出来宣扬,简直涉嫌反人类。

不知什么时候起,“自私”在我们这里成了一个坏词。依我看,它仅仅是对人之本性的描述而已,不应与道德沾边儿,市场经济与法治社会,不就是基于对人类私欲的认可与尊重吗?绝对意义的无私是不存在的,我们看到的“无私”,只是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自我欲求的转换而已。基于这样的信念,对于“自私”一词,我从来不当做人格指控。生与不生都不是什么无私之举,区别仅仅在于,不生是绿色的、无公害的自私,生则未必。

人类社会的最基本道德准则,就是你的自私不要通过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实现。假如父母不确定能给孩子一份他想要的人生,我坚持认为,这样的自私就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而且是最最核心的利益。

克里希那穆提是我欣赏的印度智者,他的思想超越了宗教和种族局限,在欧美一些地方亦被奉为心灵之师。“育与教”是克里希那穆提的几大母题之一,他曾在书中写道:“父母是否曾经自问,为何要生孩子?他们要孩子,是为了延续他们的姓氏,接管他们的财产吗?他们要孩子,只是为了自己高兴,为了满足自己情感上的需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孩子便成了父母的欲望和恐惧的投影而已。”

不需老先生提醒,我打定主意不做父亲之时,确曾要求自己诚实地回答几个问题——

不要孩子是不是很自私?

当然。(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你认为有没有无私地生一个孩子的可能?

没有。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我生育的唯一目的仅仅是承担人类繁衍的职责。

你难道不可以承担这职责吗?

目前没这个必要。

我很欣慰在这次问答中保持了坦率。人活一世,骗骗别人总是在所难免,不过假如自己也成了受骗者,还是太可悲了。

阅读中,我也见到了一些坦诚面对自我的作者。比如王朔,他并不否认其人性中的自私,不过这样的生存原则有一天遇到了挑战。他在《致女儿书》中写道:“你是孩子,因我出生,这不是交易,是一个单方行为。在这里,唯独在你,我的自私法则走到了尽头。”当孩子已经出生,如王朔这种敏感、焦虑又时时自省的父亲,注定要在纠结中沉浮了。

我对自己的担心是,在孩子面前不能从容自私,却又高尚不起来。既然一切还来得及,干脆斩绝后患。没有孩子的牵绊,我就可以更加坦然地自私了。

大体上,我认同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的理论,即生育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人期望的回报各异,也会有多种因素混杂。无论怎样,都没有理由把生育行为神圣化。随着物质充裕、个性解放带来的生活方式剧变。以及生育投入产出的愈发不对等,丁克’将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选择,无论你欣赏它的洒脱还是鄙夷它的冷血,都难以逆转人类发展的潮流。

在我这里,再三打量自己,最终认定做父亲的风险过大,且收益不抵投入。如果贸然而为,祸害子孙、殃及无辜的可能性很大。我之自私,客观上恰是对自己和一个生命负责。

“只要人活着,绝不会消失的唯一情欲是自爱。”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如是说。承认人是自私的,其实一点儿都不残酷,正视这个前提的、诚实的人,才可能真正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像关注一己之利一样关注公众利益。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不是敌对关系,从心理学上分析,利他只是自我认知、自我价值的外迁而已。

“利益诉求”之外,我并不否认两代人之间存在某些单纯又美好的感情,我也在个别瞬间有过柳絮一般的遐想:我的孩子,一个身上有我之血统和基因的人,会不会喜欢梅西和费德勒?会不会为酗酒而苦恼?会跟一个什么样的女孩拍拖?我们的眼神交错会像初恋一样温存吗?

此刻,或许是生育的本能在召唤。只可惜,这召唤的气场太薄弱了。

我最初产生不要孩子的念头,肯定是非常感性、随意和简单的,它到底来自什么,已经记不清了。我能确定的是,那一瞬间绝对没想到生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在意的都是自己的感受。现在我进化了一点儿,对孩子困境的设想越发增加了我的不安。

中国人生育之后的剧本大体如此:更深地迷失自我,并将人生价值附着于晚辈,令后者无法真实体验活着。我们所标榜的亲情即使不算虚妄,至少难言清澈。

中国文化以注重家庭伦理之名,任由家长的占有欲、支配欲对晚辈的个性进行压抑与剥夺,这种隐性伤害还在代际间不断传递。如今的孩子貌似被奉为掌上明珠,但多数时候恰恰是家长欲求的更扭曲的映现。现在,部分人的觉醒带来的是观念冲突的显性化。我经常去豆瓣网的“父母皆祸害”小组浏览,那里聚集着数以万计的家庭悲剧的受害者。除了抱怨,一些年轻人显得忧心忡忡:我将来做了父母能避免祸害孩子吗?还有个别已经初为父母的,则苦恼地发现自己身上仍残留上一代的毒素。

与他们一样,我也觉得祸害的病毒具有遗传性,还可能变异,在抗体能量不够确定的情沉下,拒绝繁衍是结束祸害的唯一手段。

我,一个自私的人,为什么要用一本书的容量来陈述“断后”的理由?可以肯定,它不是为了给父母一个交代(相反,书中某些内容可能会让他们无法接受),也不是想给自己寻找安慰。至于动机何在,实在没必要回答。假如你不是刑侦人员,千万别做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追究他人的动机。多少次,我们迷失于对某一举动的动机猜想,却忽略了此举本身的价值所在。

在这本书里,我的一切思考的出发点是一

这可是一条人命,我们一生中没有什么抉择会比这个重大,尤其不容忽视的一点在于,老板可以炒掉,结婚证可以撕毁,连性别都能人工篡改,而生了孩子却不能要求退回,它是不可逆的。生或不生。都是值得尊重的天赋人权,重要的是,想清楚先。请尽量撇除一些似是而非的、自欺欺人的或人云亦云的理由,坦率地面对自己的欲求。

兹事体大,不可造次。

书评(媒体评论)

关军的文字绝少自恋,他坚定、沉着、从

不阿附潮流。他关心那些被众人忽视的细节,

侧耳倾听沉默者的声音,往往于幽微中得见大

义。在这“最优秀的脑袋也不免疯狂”的时代,

他依然清醒,依然执著。

——慕容雪村

“在生孩子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这辈子见过的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是浑浑噩噩的。想到我们来到人世间,竟然是因为一群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浑人,你会感到生命好像真的是凶险且没有意义的。在那些严肃思考这个问题的朋友当中,关军可能是最认真的一个,他甚至告诉我他想为这个问题写一本书......后来他真的写出来了,这是我佩服他的地方。因为我自己想过要写的那几十本书,一本都没有写出来。”

——罗永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无后为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关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9441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23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