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金云峰编写的《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论集》共收入西北民族大学的学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24篇。文章作者既有业已退休的学术前辈,也有目前正在担当科研重任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还有在学界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入选论文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上乘之作,涉及伊斯兰教教义学理以及中国穆斯林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不少文章颇具原创价值,学术水平较高。
图书 | 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论集/民族宗教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丁俊、金云峰编写的《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论集》共收入西北民族大学的学者关于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方面的学术论文24篇。文章作者既有业已退休的学术前辈,也有目前正在担当科研重任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还有在学界崭露头角的后起之秀。入选论文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上乘之作,涉及伊斯兰教教义学理以及中国穆斯林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不少文章颇具原创价值,学术水平较高。 目录 前言 中国伊斯兰教门宦与西北穆斯林 试析中国伊斯兰哲学的“真一”论 历史演进的轨迹:伊斯兰史学概观 伊斯兰法律中的婚姻家庭制度 中国“天方之学”的学术历程与学术精神——从王岱舆到马坚 中国伊斯兰教“爱国爱教”的理论与实践 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尤苏夫·盖尔达维及其思想 浅析泛伊斯兰主义对我国穆斯林的影响 了解伊斯兰——浅谈伊斯兰教信仰与理性间的内在统一 浅谈毛杜迪关于伊斯兰信仰及价值的阐释 论法门门宦两份阿拉伯文苏菲传教凭证的 文献价值及信息 《伊斯兰精神性全书》评介 圣训注释学初探 圣训的语言艺术与释教关系初探 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和谐宗教观论 伊斯兰教伦理人道主义思想对甘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实例 宗教性的意义系统与东乡族精神物质文化特点探析 试谈伊斯兰服饰文化对东乡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回族历史文物的存世现状与抢救保护对策研究 兰州城关区回族居住格局研究 回族穆斯林的“死亡关怀”及其积极意义 宗教学视角中的“汉族穆斯林” 元明回回人与妈祖文化述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文化论集/民族宗教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俊//金云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691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2 |
出版时间 | 2014-06-01 |
首版时间 | 2014-06-01 |
印刷时间 | 2014-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2014091034 |
中图分类号 | B96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