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由米亚著,作者在新快报开一个专栏,“春色”专栏就这么写了起来,前后两年多。写“春色”专栏的同时,作者在香港《信报》开了“广州观察”专栏,写文化评论。后面的这个专栏写了一年多,因其题材,让作者对广州的城市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与思考。

亲爱的读者,如果有幸能以这本书与你相遇,希望这里面的炽热、冷漠、残忍和现实背后,能触碰到我的真诚。感谢所有鼓励我、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

内容推荐

《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由吴念真、蔡康永诚意推荐。

故事里的他她你一定见过。

大学毕业我来到广州。“XO酱珍珠肠”是什么?“冰火菠萝油”是有冰还是有火?从连菜单都看不懂,到挣扎、安顿,我跟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一样,游荡在街道、便利店、餐馆、戏院连成的城市空间里。

有一天,故事开始从笔端涌现、流淌。北到花都,南到番禺,东到黄埔,西到荔湾,脸孔张张浮现。

只要你在这个叫广州的城市停留过,就能从这些故事里找到感应。

这是属于你的故事。属于每一个经历过城市,在城市里感受过悲喜的人的故事。

如果你曾在这城市的街头失魂落魄过。

《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由米亚著,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自序

Chapter1 广州站

 春运2008

 父亲来访

 好人家的女儿

 伪装你有爱情

 比干爹好一点

 绿皮火车

 去北京

 阿芬和威利的幸福

 归去

 我爱你,再见

Chapter 2 上下九

 嫁个猎德仔

 黄伯很快就要八十岁

 情系恩宁路

 偷情男女

 她的心是一个黑洞

 糖水再甜

 荷尔蒙飘荡在酒店大堂里

 被宠坏的男人

 一个人吃晚餐

 你是爱笑的天使

Chapter 3 北京路

 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

 情人节

 淑女与流氓

 慢

 一切都从梦开始

 你还幻想拖一拖手

 孤独行星

 你十六岁时喜欢的人,还在吗?

 床品即人品

 我的男人他爱看软色情杂志

Chapter 4 东山口

 年轻的身体

 娶女秘书的男人

 Daddy,点解你唔送花俾Mummy?

 嫁给自己人

 兔子先生

 保姆是小妈

 假想敌

 三十万的钻戒

 哭在日光里

 我终于可以不爱你了

Chapter 5 杨箕

 停电时分

 真正的男人不买女人

 听妈妈的话

 阿梅

 碎灵魂

 我信有天使在我的屋顶上飞翔

 老板娘的爱情

 没有钱,是不是就不配有爱

 长大后我就离开你

Chapter 6 天河北

 Bla Bla Bra

 人人各怀心事

 他的温柔

 同学会

 你不够开放

 捆着我,绑着我

 问候你太太

 美丽的谎言

 我看了你的手机

 后来我们去东莞

Chapter 7 江南西

 妈妈不会说普通话

 可爱的Hello Kitty

 越夜越暴走

 “煲冬瓜”不懂的事

 陌生的模样

 小静离梦想很近

 弟弟

 出轨的分身

 最后他变成了他父亲

 屌丝的逆袭

Chapter 8 番禺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婚礼上没有祝福

 宠物情缘

 微博上的寂寞

 你我相遇在干杯的路上

 港女上番禺

 吃出来的爱情

 小酒馆之歌

 你以为有了他就不再孤单

 禁忌之恋

试读章节

春运2008

在白云路的取票点拿到回家的火车票时,春运已经告急。湖南的雪灾压断了铁路的电缆,广州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人流开始滞留不退。跟每一个归家心切的人一样,胡锋也觉得,过几天铁路一通,春运就会像往年那样运转,虽然挤,但回家总是可以的。况且,他的票已经拿在手里了。

慢慢情况开始有变。在报社电梯里遇见跑春运的同事,胡锋才知道,报社为了跑春运已经增加记者人手。“路一直不通,广场上人越来越多,堵着动不了,进去了就出不来!”小陈是跑铁路线的记者,每年春运就是他的“爆炸期”,而今年似乎特别难熬。胡锋没跟他说,自己的火车票买的是一周后。一周后肯定已经缓解了,他想。

晚上给父母打电话,胡锋让母亲放心,他说,一周后就到家。母亲说,株洲老家最近很冷,让他多带厚衣服回来。回到租住的单身公寓,打开电视,陈sir正在呼吁“留在广州过年”。电视台直播的镜头架在一座可以俯望站前广场的大楼上,天开始下雨,雨伞一朵朵绽开,伞底,农民工的脸色焦灼。胡锋发现,记者开始被挡在人群之外。出现在镜头里的受访民工,都是刚刚到达火车站,准备在这里彻夜等待的人。

消息开始变坏。自己供职的报社辟出专版关注雪灾造成的春运僵化,站前广场上的滞留人数据说已达十万以上。“我有票,可是进不了站。检票口都封闭了,有时候会突然开闸放人进去,看你的运气吧。我们决定在这里等。”一个湖北籍民工在报纸上留下了自己的春运宣言。更多的数据让人震惊:一个四川籍的家庭,在广场上等待进站,3天,只前进了100米。

胡锋对自己有信心,他决定只带一个背包,轻装上阵,赶上回家的火车。他是晚上7点的票,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就出发了。从地铁口出来,已是人山人海,警察拉起铁马围成的栅栏,用扩音器反复高喊:只可以进,不可以出。只可以进,不可以出。扩音器后的面孔年轻生涩,跟蹲守在广场上彻夜等待的民工一样疲惫。

挤,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胡锋到达了检票口外围。这里早已封闭,只能等。他拉下左手的袖子看了下时间,才11点。从背包里拿出小折叠凳,胡锋蹲守在栏杆外。快到饭点,周围的民工家庭开始拿出自备的干粮,也有人在兜售方便面,10块一盒。

从中午到天黑,这是胡锋经历过最漫长的一个白天。等待的人群中很少有人攀谈聊天,人们似乎都在为晚上可能的进站积蓄体力。快天黑时开始下雨,气温降得很低,胡锋的抓绒衫、冲锋衣、登山鞋保住了他的温暖,甚至他的膳魔师保温杯里,还能倒出滚烫的开水,他给小陈发短信:“我准备坐7点的火车回家。”小陈没回短信,直接打来了电话:“别去火车站,你一定进不了站。”电话那头是同事的关切和警告。

7点过了,进站的闸没有开过。车票有有效期,只要能进到站,他想。9点了,还是没有开闸。又冷又困,他抱着背包在塑料凳上睡着了。梦中突然一阵喧哗,他被人推搡着倒地,睁开眼,千军万马嘶喊着朝打开的铁闸奔去。他想起来,却被不停地踩到、推倒,等爬起来时,铁闸已经关上了。短暂的几分钟,就像从没有打开过。夜色中“广州站”三个红色的字,就像大型船尾即将沉没的灯火。

父亲来访

父亲突然造访。裴雯接到电话的时候,父亲说,他已经在从深圳到广州的大巴车上。匆匆挂断电话后,裴雯收拾出门,赶去汽车站接父亲。开车时,她忍不住有点责怪父亲没打招呼就突然上门。她还没来得及告诉何伟——她的丈夫。婚后,何伟和父亲相处的机会寥寥。何伟虽没有明确表示过不欢迎她的家人,但也没有表示过欢迎。再想到刚刚入托的儿子,家里的忙乱和无序,裴雯就更加埋怨父亲。

父亲退休好几年了。退休后,他似乎突然找到了旅游的爱好,还参加了老年骑游队,经常在家附近短途骑摩托车旅游。这次走得远,坐火车一路向南,跟老年朋友们结伴来深圳,他决定来看望女儿和外孙。为此,他的行李比别人重多了,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土特产,还给女婿准备了几条烟。

汽车站的汹涌人潮里,拎着腊肉、扛着行李的父亲是一个矮小的身影。人流穿梭,父亲有点茫然但欣喜地望着远方。他麻利地把行李放进车后厢,并提出可以由他来开车,裴雯可以休息。父亲的要求是合理的,他是有40年车龄的老司机了,退休前一直在运输公司工作。裴雯断然拒绝了,“路况你不熟悉,车又多又急,还是我来吧”。

父女俩一起返回裴雯在番禺的房子,父亲像孩子般好奇地看着沿路的风景,也像孩子般不太敢跟一脸烦躁的裴雯搭讪。车厢静寂。裴雯突然想,要是妈妈也一起来,估计会好得多。妈妈更知道跟自己聊什么,而且,妈妈更帮得上忙。

晚饭在家附近一家馆子里,何伟说要给父亲接风,点了两瓶啤酒。杯盏狼藉间,是何伟点的各种海鲜,说要给难得吃到新鲜海产的父亲尝尝鲜。裴雯看着两个男人你一杯我一杯喝着,突然觉得疲惫。

一年前,何伟的业绩开始下滑,公司内部斗争让他败下阵来,收入少了后,他的怨气越来越大,开始拿裴雯和孩子撒气。争吵是家常便饭,动手更不新鲜。裴雯知道事业的受挫让他心情郁闷,但最近越来越发现,其实这只是导火索,两人之间早有问题。何伟开始翻旧账,指责她永远煲不好汤、指责她没有陪何伟家人去上香、指责她对待孩子太溺爱……  她不想父亲知道这些。这也是她为什么对父亲突如其来的造访如此烦躁不安。

何伟出去接电话,父亲的目光追随着他,之后看看裴雯,没有说话。

回家路上,去婆婆家接了儿子,回家把孩子的小床收拾收拾给父亲暂住。儿子大声问:“为什么外公要睡我的床?为什么我不能睡我自己的床?”父亲笑眯眯答:“外公跟你换床,你可以回安庆睡外公的床!比你的床大哦!”儿子似乎没听懂父亲的话,扭身走掉。

第二天一大早,裴雯起床时,父亲已经坐在餐厅的椅子上。等裴雯在他对面坐下时,他说:“我下午走吧。一会儿我打个车去车站。”“你昨天才来啊!”“你妈叫我回去。”“那你不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啊!”“没关系,以后机会多得很!”父亲不再做声。

裴雯却压不下一肚子的火,继续冲父亲嚷嚷,手臂在空气中挥舞着,比画着自己的美满生活。父亲突然抬头:“小雯,不要让自己委屈。实在不行,你回家我和你妈都能帮忙照顾。”

裴雯突然哽住了,她用力编造的谎言,在父亲眼里根本千疮百孔。亲人间对彼此生活的洞悉,有时候透彻得让人害怕。

P3-8

序言

有三年多的时间,我一直住在天河南。具体时间是2006年3月到2009年10月,从接近西边边界处的体育西路天荣街,往东搬到体育东路。其间短暂住过天河南二路的小区、广利路上的羊城晚报宿舍。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街区,从天河立交以东算起,东至天河东路,北以天河路为界,南齐黄埔大道。其中分散着六运小区、育蕾小区、南雅苑等楼龄接近三十年的九层高房子,少电梯公寓。后来体育东路上出现了洋气的奥克伍德公寓,顶楼有用白色冷光打亮的Logo,夜里森森俯视着这片低洼地。但这都是我搬离后的事了。

这里是外地人的麇集地,租客、行人都说普通话。也是被Shopping Mall主导的商业文化的另一侧面,与天河城等巨兽一街之隔,别样风景。

这里是我认识广州的起点。也是我居住、购物、会友、喝咖啡、饮酒、闲逛的几乎所有场所。我在这里消耗的时间和感情,比自己想象的多。

这里是闹市。虽是黄金地段,但房子的破旧超乎想象。经年累月马路上的扬尘,让石屎外墙变成了灰色。楼道连白天都要用电灯照明,晚上老鼠闪烁跳跃。水压永远有问题,时不时就停水让我只能到宾馆暂住。亚运之后,这里被矫饰成山寨的欧洲小洋楼,有假窗台、塑胶窗花和假屋顶。

种种不是,种种不便,但这里的声音和气息,仍填补了我初初面对这个陌生城市时的空虚。

一天,辛兰香老师打电话给我,让我在新快报开一个专栏。“春色”专栏就这么写了起来,前后两年多。写专栏是个技术活,最开始一直在磕磕碰碰找路子,忘了是哪一天开始,突然顺了起来。在地铁里遭遇的一个背影、眼神,或者从哪里听到一句动容的话,都可以变成故事。一个个虚拟的人,就这么从Word里生出来。爱恨情仇。  写“春色”专栏的同时,我在香港《信报》开了“广州观察”专栏,写文化评论。后面的这个专栏写了一年多,因其题材,让我对广州的城市文化有了很多了解与思考。我写过广东美术馆、现代舞周、小洲村、金声电影院,也写过恩宁路拆迁、城中村改造、反垃圾焚烧、保卫粤语运动。写这些事的时间里,广州在静静改变,而我,也变化着。

2012年中,书的框架定下后,我按照结构新写了几章。写完后生了场病,感觉一些情感已经清空,对广州、对生活,到了另一阶段的起始处。

亲爱的读者,如果有幸能以这本书与你相遇,希望这里面的炽热、冷漠、残忍和现实背后,能触碰到我的真诚。感谢所有鼓励我、帮助我的师长和朋友。P.S.每一章开头所搭配的音乐专辑,愿与你们分享。

米亚

2013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爱的米亚(在广州遇到的79个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米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7394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