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秀山的传说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文学是事实与灵魂相契合后的再现,艺术是一种享受,一种最迷人的享受。《青秀山的传说》由吕洁主编,不仅给读者增加对青秀山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帮助人们解读青秀山的人文景观,进而感受到绿城南宁丰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作用!

内容推荐

青秀山更为迷人之处,是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骆越先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这片土地,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古代文人墨客在青秀山的奇山秀水间留下了许多名篇诗句。民间流传许多关于青秀山的美丽传说,这些给青秀山蒙上一层神奇、美妙的面纱,也丰富了青秀山的文化内涵。当今文化与旅游相互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为满足中外旅游者的需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青秀山的文化底蕴,打造南宁市人文旅游名胜景区的品牌,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一批文学艺术家,广泛收集、精心整理了青秀山的传说故事,编辑出版了《青秀山的传说》这样一本极具文艺性、可读性、实用性的册子。《青秀山的传说》由吕洁主编,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流畅质朴的文笔,原汁原味地讲述了流传于青秀山地区的传说故事,很值得一读。

目录

风景·神话传说

 论山台上论泰青

 盛世开国运 坐佛现青山

 流米洞的传说

 青山佛祖与白龙马的传说

 神奇的凤凰羽

 凤凰戏牡丹

 桃花仙女与解元

 巍峨龙象塔

 萧郎与凤凰

 翠屏金鞋

人物·历史传说

 胡适青山吃粥论教

 萧阁老的传说

 卖粥者的心事

 祈雨亭的传说

 青秀山状元泉与广西第一个状元

 泉水叮咚说董泉

 文钱渡的故事

 萧台联话

 粥摊小子修了龙象塔

 三起三落水月庵

后记

试读章节

山间小道上,大仙与放牧的老翁相遇了。

老翁用竹叶帽当扇子,边扇边问:“敢问来人,你莫非是天上下凡的大仙?”

大仙笑起来,反问道:“老人家何出此问?”

老翁说:“这里是荒山野岭,除了我们放牧的老翁,从来没有别的人出没,你不是天上下凡的还会是什么?”

大仙道:“老人家说得有理。在下罗秀,这些日子在四处踏勘,寻找炼丹的去处。”

老翁笑道:“啊,你原来是炼丹的仙人。”

罗秀道:“敢问老人家,这一座是什么山来着?”

老翁说:“这还用问?荒山呗。”

罗秀道:“我是说,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老翁大笑起来:“你是神仙,神通广大,这山的名字还来问我?”

罗秀道:“在下只识炼丹,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神通广大。”

老翁见大仙如此谦逊,便有点飘飘然起来,说道:“要说这座山,还真没有人认认真真地起过名字。你看这满山满岭都是牛屎,就叫它牛屎岭吧。喂,你听着,你我脚下这座山的名字就叫牛屎岭!”

罗秀笑道:“啊,牛屎岭,真是个好名字!这山如此荒凉,多亏你们的牛群在这里出没才有点生气,满山牛屎,好啊!”

接下来,罗秀向老翁打听哪里有山洞,他想在山洞里炼丹。老翁抬手向北边的山麓指去,说:“从此向北走,有一处石崖,那里有个山洞。”

罗秀问:“这山洞可有名字?”

老翁笑道:“有呀,还十分好听好记呢。”

罗秀问:“什么名字?”

老翁又笑起来。笑停,说:“叫笨七洞。”

罗秀也笑起来了:“为什么叫笨七洞?”

老翁反问道:“知道笨七是什么意思吗?”

罗秀:“不知道。”

老翁笑:“不知道,那你笑什么?”

罗秀说:“见你笑了我就觉得好笑。快说说,笨七是什么意思。”

老翁说:“笨七,我们本地话的意思就是傻瓜、蠢人。”

罗秀问:“那笨七与这山洞有何关系?”

老翁说:“我们在山上放牛,经常会遇上大雨,凡是进入这山洞躲雨的人,出了山洞就会变得傻乎乎的。本地话说,就是变成了笨七一个。因此,这山洞就叫笨七洞。”

罗秀说:“这恐怕是山洞里的空气不好,人在里面待的时间长了就变得迷迷糊糊的了。这样吧,就让我在这笨七洞里炼丹吧,我在洞顶凿一个通风口,让新鲜空气补充进去,这样人就不会变成笨七了。”

老翁说:“我劝你还是不进那笨七洞为好,不信,到时候你就会后悔了。”

大仙罗秀一捋长须,哈哈大笑,说:“老人家,你大概是忘了,我是仙人,可不是你们凡夫俗子。”说罢便大步朝笨七洞走去。

据说那大仙罗秀在笨七洞炼了一些日子的丹之后,竟也变得傻乎乎的了。未等最后一炉丹炼成,便匆匆卷了行囊一走了之。没想到在下山的路上与放牛的老翁相遇。老翁笑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罗秀大仙呀,你看你都变成大笨七了。”

大仙罗秀一脸的沮丧:“不瞒你老人家,我如今真的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了。”

放牛老翁将罗秀拉上牛屎岭顶,指着西北边说:“你抬眼看看。”

罗秀抬眼望去,只见牛屎岭西北边苍苍茫茫,全被烟云笼罩,什么也看不清楚。

老翁说:“看不清?那你就升上云端去看吧,你会看见西北有一座山峰,那里风清气爽,应该是你炼丹的好去处。”

罗秀双手抱拳:“多谢老人家指点,在下告辞了。”说罢升上云端,消失在白云深处。

据说大仙罗秀在西北边的山峰炼丹也没有炼成,但由于他炼丹的刻苦,给当地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罗秀又回到牛屎岭的笨七洞去。当地人就把罗秀炼丹的山峰称为罗秀峰。那罗秀回到笨七洞之后又继续炼丹,终于炼成,在洞口留下了躯体,升天而去。放牧老翁来到洞口时,只见烟火痕迹还在,洞前的岩石上还留有大仙的脚印。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炼丹的罗秀,将笨七洞改称为炼丹崖。这是后话。

却说罗秀走后,牛屎岭的山名从此就叫开了。放牛的老翁还卖弄地说:“那是罗秀大仙为此山起的大名。”从此,如今的青秀山就有了一个“牛屎岭”的大名。

P3-6

序言

潘琦

朋友,你到过青秀山吗?这座位于绿城南宁市区的山脉,以绿色为特征,十几座山峦,群峰起伏,林木青翠,岩幽壁峭,泉清石奇,云雾翻腾,江环如带,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被誉为“绿城翡翠,壮乡凤凰”。是绿城南宁的象征,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散步健身、科普研究为一体的风景名胜旅游区。许多中外宾客、八方游人都慕名而来,亲眼目睹她青翠欲滴、秀美多情的面容,无不赞不绝口!

青秀山又名青山、泰青岭,因林木青翠、山势秀拔而得名。青秀山历史悠久,据《南宁府志》记载,东晋时期已有道人罗秀在青秀山泰青峰撷青崖炼丹,到了唐代筑有白马寺、万寿禅寺,明代嘉靖年间刑部主事董传策被贬到南宁,他常游青秀山,留下《青山歌》等许多诗篇。之后青秀山曾盛极一时。但到了明末清初,由于几经战乱,长年失修,许多园林建筑多遭破坏,到近代其名胜古迹已所剩无几。20世纪80年代,南宁市政府决定重建青秀山风景区,经过多年的修复重建,如今青秀山是,绿水抚琴,琉竹芳林风景好,青山叠翠,莺歌燕舞百卉芳,奇雄俊秀如仙境,诗情惬意入画屏。

青秀山不仅给人们一种稀有的美丽秀俊的感觉,而且更给人一种无限温柔、祥和、纯真的感情。远望青秀山,当她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像一位美丽含羞的少女;当她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饱满的胸膛。人们常用这两种甜蜜的感情交织着去爱她,既像婴儿喜爱母亲的怀抱,又像小伙子依偎自己的恋人。走进青秀山,更觉她越来越显得秀美,蜿蜒无尽的绿翠树林密密的古树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树枝绿叶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青秀山一年四季都是柔嫩的、青翠的,那富于色彩的连绵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满山开放的花朵,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壮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天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青秀山更为迷人之处,是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骆越先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发这片土地,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古代文人墨客在青秀山的奇山秀水间留下了许多名篇诗句。民间流传许多关于青秀山的美丽传说,这些给青秀山蒙上一层神奇、美妙的面纱,也丰富了青秀山的文化内涵。当今文化与旅游相互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已是必然的趋势。为满足中外旅游者的需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青秀山的文化底蕴,打造南宁市人文旅游名胜景区的品牌,南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一批文学艺术家,广泛收集、精心整理了青秀山的传说故事,编辑出版了《青秀山的传说》这样一本极具文艺性、可读性、实用性的册子。该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流畅质朴的文笔,原汁原味地讲述了流传于青秀山地区的传说故事,很值得一读。

艺术的目的不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外貌,而是要去表现事物的内在意义。文学是事实与灵魂相契合后的再现,艺术是一种享受,一种最迷人的享受。《青秀山的传说》不仅给读者增加对青秀山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帮助人们解读青秀山的人文景观,进而感受到绿城南宁丰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作用!

是为序。

后记

青秀山,又名泰青峰,俗称青山,是南宁市4A级旅游风景区,是首府市民的休闲胜地,是绿城南宁的绿肺和天然氧吧,有“绿城翡翠”之称。清朝诗人梁天宗曾写诗盛赞:“青山佳致压群峰,更有亭亭万古松。日映红波浮白鹤,风迎绿浪卷苍龙。”

为了加大对青秀山的宣传和推介,提升其知名度,增加其文化底蕴,丰富其神话与传奇色彩,根据南宁市主要领导的指示,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联于2010年初正式启动了《青秀山神话故事集》的征稿及编撰工作。其目的有三:一是为南宁市打造和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作贡献,二是探索和尝试文艺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三是为青秀山量体裁衣制作一张文化名片。

该书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宁市文联党组书记张耀民直接策划,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常海军具体组织,著名作家王云高、黎国璞、刘丕展、王矿新、扈彦伟、张波、黄善飞、莫龙威等负责文稿的整理和撰写,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叶康和《红豆》杂志社副社长韦毓泉负责编校和出版。

在编撰和出版过程中,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和各界人士,均从许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万分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秀山的传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71298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77.3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40
17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8: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