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关于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

二 中国现代市民社会的建构

第一章 清末市民形象与市民社会

一 晚清城镇的发展与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

二 清末小说与市民社会的权力扩张

三 保路运动,市民社会的利益斗争

第二章 清末民初市民文艺的兴盛

一 鸳鸯蝴蝶派,市民社会的文化需求

二 黑幕小说,市民社会的独特权力

三 现代戏剧与市民文化领域

第三章 市民形象的多元化

一 海派的兴起,张资平的市民形象

二 鲁迅笔下的市民形象

三 张恨水的市民生活示范

四 画报漫画,直观的市民生活世界

第四章 现代市民文化与新偶像的诞生

一 电影,市民趣味的新媒介

二 文学的市民世界

三 新感觉派,现代市民文化的呈现

四 市民社会的文化媒介

第五章 民族战争中的市民形象

一 沦陷时代的市民形象

二 国统区的市民形态

三 市民形象的文学展示

第六章 市民社会的改造与重组

一 市民社会的改造运动

二 城市妓女改造运动与陆文夫的<小巷深处>

三 三面红旗引领下的城市市民

第七章 红色年代的市民形象

一 狂欢的节日,红色市民文化的兴起

二 革命化的市民形象

三 举国备战,全民皆兵,军事化的市民结构

四 上山下乡,市民社会的乡村转移

五 天安门诗歌,红色市民社会的反叛

第八章 市民文化的复苏

一 市民社会的控诉

二 南风吹拂中的市民形象

三 市井文学的复苏

四 新写实小说,小市民文化的呈现

第九章 大众文化发展中的现代市民文化

一 城镇化,现代市民社会的重组

二 大众文化发展中的市民文学

三 网络媒体,市民文化聚集的平台

四 市民文化权力与现代时尚体系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由苏桂宁编著。

市民社会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的发展过程也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过程。20世纪的中国文学包含了众多的市民社会生活样态与文学形象,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文化意义非常丰富。《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对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进行描述,对中国市民社会演变形态以及所形成的公共领域和文化权力进行讨论,并做出相关的理论分析,这对认识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编辑推荐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包含了众多的市民社会生活样态与文学形象,其中所蕴含的现代文化意义非常丰富。

苏桂宁编著的《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对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进行描述,对中国市民社会演变形态以及所形成的公共领域和文化权力进行讨论,并做出相关的理论分析,这对认识中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世纪中国市民形象与市民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桂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1351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8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