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明居文集(第4卷叩寂寞而求音周易符号美学先秦儒道美学)
内容
目录

叩寂寞而求音

自序

第一章 《周易>符号美学揭秘

一 《周易》名义和作者

二 《连山》、《归藏》、《周易》的符号系统

三 《周易》的能指符号与所指符号

四 《周易》符号美学系统的基元

五 《周易》符号美学系统的造型

六 《周易》符号美学系统的信息

第二章 《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系统

一 自然美符号隐形系统

二 社会美符号隐形系统

三 艺术美符号隐形系统

第三章 《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范畴

一 有无

二 虚实

三 文质

四 美丑

五 大小

六 悲喜

第四章 《易经》符号美学意象论

一 观物取象

二 立象尽意

三 意象交叉

四 得意忘象

第五章 《易经》符号美学的逻辑判断

一 《易经》符号美学的二值逻辑与多值逻辑

二 《易经》符号美学的逻辑局限性

第六章 《易经》符号美学的二律背反

一 《易经》符号美学的超越性

二 《易经》符号美学的对立性

三 《易经》符号美学的辩证性

第七章 《易经》符号美学的生命意识

一 《易经》符号美学的生命密码

二 《易经》符号美学的生命流程

第八章 《易传》符号美学太极论

一 太极的无极美

二 太极的混沌美

三 太极的辐射美

四 太极的动静美

第九章 《易传》符号美学阴阳刚柔论

一 《易传》符号美学的哲学思想

二 《易传》符号美学阴阳论

三 《易传》符号美学刚柔论

四 《易传》符号美学阴阳刚柔关系论

五 《易传》符号美学阴阳刚柔变易论

第十章 《易传》符号美学方圆论

一 方圆本质论

二 方圆中介论

三 方圆殊相论

第十一章 《周易》符号美学中和论

— 中

二 和

三 中和

第十二章 《周易》符号美学的中西比较研究

一 黑格尔对《易经》的评价

二 《易经》与康德、黑格尔的大小论

三 意象论的中西对照

四 中和与和谐

五 结语

先秦儒道美学

第一章 孔子美学

一 孔门大道中和美的内涵

二 孔子诗学(兼及礼乐)透视

三 孔子的尽美尽善论与五美四恶说

四 孔子生活美观照

五 孔子的审美教育

第二章 孟子美学

一 孟子的“美”“大”“气”说

二 孟子的人性论

三 孟子的同美说

四 孟子的审美快乐说

第三章 荀子美学

一 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二 修身养心谈美

三 学习之美

四 音乐美学

五 天论(自然之道论)

第四章 老子美学

一 老子美学的哲学体系

二 老子美学的哲学根源

三 老子美学的哲学内涵

第五章 庄子美学

一 庄子对自由美的追求

二 庄子对和谐美的追求

三 庄子对美感的追求

编辑推荐

《王明居文集(第4卷叩寂寞而求音周易符号美学先秦儒道美学)》由王明居所著,本书分叩寂寞而求音和先秦儒道美学两部分,内容包括《周易>符号美学揭秘、《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系统、《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范畴、《易经》符号美学意象论、《易经》符号美学的逻辑判断等。本书供相关学者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王明居的两部作品: 《叩寂寞而求音 —— <周易>符号美学》和《先秦儒道美学》。包括《周易》符号美学揭秘、《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系统、《易经》符号美学的隐形范畴、孔子美学、孟子美学、荀子美学、老子美学等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明居文集(第4卷叩寂寞而求音周易符号美学先秦儒道美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明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41504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2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