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犬吠
内容
编辑推荐

李禹东编著的《人间犬吠》通过两只小狗与人的比较关系中,揭示出当代社会一些矛盾冲突根源,及当代人性的困顿与扭曲异化的本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以出色的“结构”让读者刮目相看,并为读者不断带来不同凡响的阅读惊喜。

内容推荐

两条流浪狗,在狗贩子的货舱中相遇,从此,他们相互依赖,在残酷的人间留下了一排成长的足迹。一群剧中人,在嘈杂声中你争我夺,在利益面前,他们张开血盆大口。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悄悄铺展开来,只是起步的路太过跌宕,有人在笑,却有人也在绝望地哀鸣着。

为了将矛盾集中表现,在《人间犬吠》这本小说中,有意地虚构了两座城市。当两条可爱的流浪狗在城市间穿梭时,由他们引出的人物关系,也渐渐复杂起来。

人类的自以为是总是让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但在故事中,当人类彼此因为利益争斗的时候,狗儿们却相互帮助,共同度过难关。当人类相互间尔虞我诈的时候,狗儿们却带着一颗忠诚的心,踏上了寻找主人的漫漫长路。我们的世界存在着假、恶、丑,狗的世界,却裹藏着真、善、美。

《人间犬吠》由李禹东编著。

目录

前言

流浪狗

留学生

在路上

在窗外

后记

试读章节

过年了,燃放爆竹的声音就像在打仗。街上的行人比往日少了许多,除了路边放炮的孩子,所有人都在家里忙活着。不过有这样一支队伍除外——他们似乎并不留恋于节日的欢乐,热衷于游走在大街小巷。这支队伍通常由5个人组成,他们的工具是一辆车、一张网和若干铁笼。有些人亲切地将他们称为“打狗队”,之所以亲切,是因为这些人十分厌恶狗——这种太容易和人类亲近的动物,讨厌他们用可怜的眼神盯着自己装满零食的口袋,常常驱赶他们,诅咒他们,有时候踹他们一脚,有时候打他们一拳,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挨打的狗儿们用他们锋利的牙齿还击,于是,这群人就更加痛恨这种生物,认为人类的祖先将他们驯化过来实在是一种可笑的行为。

正是因为这些人撑腰,“打狗队”名正言顺地成了一支“为民办事”的机构。当然,反对他们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只可惜这些人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只是安稳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只要“按照相关规定”,给自己家的狗儿们买张“狗证”,按照要求的时间出入,别人的事,他们才懒得管太多。这群人生活水平往往偏高,虽然大型犬不允许被喂养,但只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证明自己的爱犬是不伤人的,然后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一份手续,一切就都妥当了。

说到狗,枫城的狗还真是足够名贵的。几年前有部美国大片记录了一群哈士奇和阿拉斯加雪橇犬在南极求生的历程,结果顿时就刮起了一阵“雪橇热”,哈士奇和阿拉斯加分别是两种来自不同地区的雪橇犬,前者主要集中于俄罗斯,后者主要集中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狼长着一副嘴脸,眼睛里散发着恐怖的蓝光,他们的外表总是将人迷惑,直到50年代,美国人才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是狗,而不是狼。他们善良,颇具个性,有着发达的后腿肌肉,奔跑起来像一阵疾风。

由于这种狗过分调皮,常常不受主人控制,四处乱跑,不了解他们的人常常惧怕那邪恶的外表,于是,一些懂狗的贩子们极力推荐起另一个品种的狗来——这就是长了一身雪白毛发的萨摩耶。这种狗原本也跟着凑热闹拉雪橇,但是由于他们漂亮的外表,天使的微笑,逐渐被人当成了观赏犬。他们身体强壮,不过体力却大不如前面那两位“同行”,随着野性的退化,他们似乎更适合在城市喂养,许多人,尤其是女孩子,都常常被他们诱人的外表所欺骗,真的抱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们天使的外表背后,是一颗比魔鬼还要闹腾的灵魂。

“萨摩耶热”过去了,又开始接二连三的各种“热”。金毛巡回犬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导盲能力走进人们的生活,紧接着是与他们同一系统的拉不拉多猎犬。这些狗儿都非常聪明,并且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

小区里几个“金毛”的主人正在炫耀爱犬的智商时,波仔摇头晃脑地跑了过来。这是一条法国贵宾犬,毛茸茸的,像个玩具。在所有品种的狗里,这种看上去个头很矮小的狗名列第二。排在他后面的是被当做警犬的“黑背”,再接下来才轮到老实憨厚的“金毛”。

波仔非常纯种,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呼吸时耷拉在外面的舌头,滑稽的外表总能给人带来欢乐。作为梗类犬,这种狗从不掉毛,跑起步来一蹦一跳的,像是装上了发条。

事实上,他们并不真的来自于法国,他们真正的发源地是德国。在那里,他们一直被当做猎犬使用,只可惜矫揉造作的法国人爱上了他们的毛,将他们接进宫廷,就变成了现在这般体形,也造成了他们消化系统衰弱的毛病,同时也将一股贵族气息刻在他们心里。

聊天的人们突然停止了对话。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移到波仔主人的身上。

波仔的主人名叫尔曼,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有些人的美丽并不局限于一对眼睛或是一只鼻子,而是合理的布局,和某种发自内心的韵味。尔曼就是这样一种女孩。  这里的街坊邻居都很喜欢她。

“尔曼,真早!”一个阿姨主动问她。

“过年嘛,晚上要早点回家的,阿姨您也真早。”

“这不一直等着你嘛!”

一听这话,尔曼连忙转移了话题。

“阿姨,你们家金豆腿是不是有点拐?”

“拐么?他一直就这么拐。”阿姨不依不饶地继续着自己的话题,“尔曼哦,你年龄也不小了,是不是该想想找个男朋友了?”

尔曼一边捂着嘴,一边微笑着回答说:“阿姨,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最近很累,先不说这个了可以么?”

话音还没落,远方忽然响起一阵爆竹声,像打雷似的,在天边连成一片。许多狗大叫起来,像是在抵御即将来犯的敌人。这位阿姨连忙转过身去,大声喊着:“金豆,不怕!金豆,不怕!”尔曼终于舒了一口气,她转过身,想要将波仔叫到身边。

“波仔?”她喊了一句。

“波仔?”仍然没有动静。

鞭炮声越来越剧烈,最后逐渐趋于平静。整个院子里的人全都停止了对话,一同参与到寻找波仔的行列中去了。

……

由于害怕鞭炮声,波仔像逃命似的四处乱跑。他沿着小区里整洁的道路,一直跑到马路边,这时天空逐渐平静下来,受惊后的波仔也渐渐恢复了神志。他的智商足够帮助他沿着来时的路原路返回,回到主人身边。

“快停下!”一辆小货车停在路边,车上的人指着前面说,“看来今天赚大发了。你看,多纯!”

“主人不在?看来是从家里跑出来的。”

“我女儿正好想要一条贵宾。”说话的人跳下车,手里紧握着套狗的网,他三步并作两步,悄无声息地接近波仔,然后迅速地将他套在网中。波仔一顿挣扎后,就昏迷不醒了。

前面提到了“打狗队”,但这些人却并不是他们的人。

有时候将自己伪装成“官方部门”,做起事情来似乎更加容易些。他们哼着小调,庆祝着自己的伟大胜利。他们调转车头,在空旷的街道上飞奔着。

“波仔!”

“波仔——!”

小区的叔叔阿姨们不停地叫喊着。尔曼喊哑了嗓子,却仍不见波仔的身影……

P6-9

序言

从青春写手到真正作家

何镇邦

长篇小说《人间犬吠》的作者李禹东虽然年轻,但从十岁起就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小学六年级就完成了第一部20万字的长篇侦探小说《夜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十多年间又出版发表了多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散文集,可以说是一位“创龄”颇长、作品颇丰的少年、青年作家。

两个多月前,经文友介绍,我读了他历时一年有余、多次修改的长篇小说新作《人间犬吠》的打印稿。此作以两条走失而同美名“打狗队”实则狗贩子周旋斗争的流浪狗波仔和沛沛为线索,以两条狗的主人美女尔曼、青年作家雨泽的情感纠葛以及雨泽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关于狗的具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关于雨泽在苏格兰的留学生活以及回国后所经历的缤纷复杂的社会生活——也就是作品主人公雨泽说的相当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扫描。作者把这三部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两条流浪狗在流浪中与狗贩子斗争中相互救助的精神对比人类社会中的种种现象,钱、刘两家的争斗,不孝儿子逼死母亲瓜分遗产,毒贩子作恶多端、不仅杀死卧底干警又祸及纯真少女等等社会负面现象,当然,还有雨泽所揭露的“育英文学院”的种种丑事,从而让人看出狗的忠诚与人类的倾轧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有一种“人不如狗”的感慨!而就叙述手法与文字风格而言,关于狗的故事显然具有童话的色彩,尤其是虚构的枫城与叶城还有枫城的地震,强化了故事的童话色彩;而关于雨泽在苏格兰的一段留学生活的描述,又使小说具有散文化的色彩,关于爱丁堡街景的描写,关于林志远所主持的留学生聚会情景的描写,都具有一种浪漫的诗意,一种散文的色彩;而第三部分“在路上”讲述的小梦与温云鹤的故事,还有小梦与贩毒犯刘天福的故事,则有一种传奇色彩,这种故事我们好像在某些电视剧中看过,但禹东把它们略加改造移植于此,则别有一番韵趣。而我欣赏的是,禹东把这三种色彩的板块“混搭”(请允许我借用一下这个时下颇为时髦的词语)在一起,形成一个艺术整体,不仅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想要描述的生活。

对《人间犬吠》的阅读,给我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李禹东显然有别于一般的青春写手,从这部即将面世的长篇小说新作可以看出,他正处于从青春写手向相当成熟的作家过渡之中,而《人间犬吠》无论从其对生活的选取角度和开掘深度来看,还是从其叙述和结构能力来看,也都是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的一部相当成熟的长篇小说。就我的阅读经验来说,一部比较成熟的作品,不仅有对生活比较生动的描摹,还有对生活的追问与开掘。李禹东在《人间犬吠》中正力图这样做,这对于一位生活阅历并不丰富的青年作家来说,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当然,作为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成功地刻画各种人物形象,乃是作家的一项更重要的任务。李禹东在《人间犬吠》中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刻画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大部分能够活在读者的心中。着墨最多也比较成功的当然要属雨泽、方惠惠、林志远、刘诗雅四个留学生的形象。雨泽的情绪化和倔强、方惠惠的自恋、林志远的实用、刘诗雅的任性,性格都相当鲜明突出。雨泽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赋予他的任务与内涵颇多,但始终能抓住他性格主导的一面,因此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是成功的。刘诗雅的形象也刻画得颇为成功,她早期的任性和经历家庭破产以及在美国与钱龙的一段生活后,变得干练与圆通,这种性格的变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而比较起来,林志远和方惠惠就缺少这种变化,林志远后来同刘诗雅的和好结合,方惠惠化名玫瑰作为卧底打进贩毒集团,守在小梦身边,命运都有戏剧性的变化,但性格却没有什么变化。此外,像粗中有细的温云鹤、痴情的小梦、美丽而敏感的尔曼、憨厚的尚超等人物形象,也都是相当鲜活的,能让人记住的。

读罢《人间犬吠》,我还有这样的感觉,一个作家的写作还是要从生活出发。从这部小说看来,凡是亲历过而且有较深体验的生活,李禹东写来就比较得心应手,能够透过生活的表层追问生活直抵生活的深处;否则,如果是从书本上嫁接过来的片段,写起来就不那么从容自如,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窘迫感与不和谐之处。在这部作品中,最出彩之处还是关于狗的描写以及关于苏格兰留学生活的描写,因为这些生活都是作者深入体验过的。李禹东的创作经历再次证明,生活是文学创作重要的源泉。

《人间犬吠》经过作者反复修改,终于定稿出版付梓。应作者诚挚之请,写下以上一些读后之感,权当序文,和作品一起奉献给广大读者。

是为序。

壬辰年九月初九重阳节即公元2012年10月23日

草于北京亚运村之望云斋

后记

合上这本书,或许你会想到什么。

经过前后一年的创作和修改,这本书才终于能够摆放在读者的面前。这一年里,我跟着自己笔下的人物一同品尝着欢喜、品味着忧伤。我细心雕琢着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生怕自己有一丝的粗心,从而使他们偏离现实。

我所写作的东西,都来源于我熟悉的事物。

才刚回国的时候,我为家里带来了一员新丁。她就是小说中的沛沛,一条聪明的边境牧羊犬。在长时间对她的观察中,我逐渐了解了她的习性、她的动作、甚至掌握了她的思维方式。由于养狗,我了解到了“打狗队”和狗贩子的存在。令我不解的是,这种与人类和睦相处一万年、对人类依赖程度超过对同类的生物,竟然会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遭到如此的敌意,这多少显得荒唐又可笑。从那时起,我的脑子里就有了对这部作品的粗略构思。

在“和谐社会”的号召下,我们却似乎只是努力做一个“和谐”的面子。

和谐,应该是一种对万物的包容,而不是~类事物去铲除另一类事物。“有人怕狗”,所以有了消灭狗类的行为,着实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将原本属于人类自身的责任推卸给了弱者。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着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世故”的社会中,总有一些铮铮铁骨的人。于是,小说的主人公雨泽的性格就这样被构思了出来。他有超过常人的毅力和野心,却也在生活中历经挫折。只是,顽强的他并不屈服,变换方式后,继续行走在前进的道路上,当我们这有趣的故事停在此刻的时候,无论他的未来究竟是否辉煌,他都是成功的——我之所以将成功的信念寄托在这个人物,是因为他就像我自己的翻版。

除此而外,惠惠的阴郁、刘诗雅的任性、林志远的实用主义、尔曼的毫无主见,还有爱丁堡的那片花园、格拉斯哥冷飕飕的风、伦敦的车水马龙……所有这些,我都精雕细刻,努力让这一切入木三分。

最后,我必须要感谢为我提出修改建议的何镇邦老师,和一直支持我的梁鸿鹰老师,你们中肯的建议和对我的肯定,使我越发有信心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要特别提出感谢的是最先阅读这本书的闫晟和班司琪,以及所有那些催促我进步和成长的同学们、朋友们。

请你们相信,从我决定写作的那天起,就从没有想过停下来。

李禹东

2012年9月18日于太原

书评(媒体评论)

世上的人与人间的狗,在小说里互相比照着,这是作品的结构也是故事的深味所在。人何以如此,人该如何自处,这样的追问,警醒着漠然的世人。并不轻松的经历和少年老成的思虑使这部长篇具有凝重的含量,而清新可喜的语风与跳荡不拘的生活,又让字里行间布满年轻的激情。这是一部与成长和人生相关的文学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青春文学。

——《人民文学》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 施战军

作品深情呼唤人间的温情与平等,不惜施以重彩地反映当代青年融入大时代的心路历程。这位年轻的写作者,通过写作,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更多的他者,他对社会、对人的精神腾飞与跃动写得格外踏实和沉稳。

——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 梁鸿鹰

《人间犬吠》通过两只小狗与人的比较关系中,揭示出当代社会一些矛盾冲突根源,及当代人性的困顿与扭曲异化的本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它以出色的“结构”让读者刮目相看,并为读者不断带来不同凡响的阅读惊喜。

——著名文学评论家 张陵

《人间犬吠》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玄妙的青春圆舞曲,还有对当下中国年轻一代成长成熟的冷峻思考。这样的文本创造对于李禹东这样一个有过留学经历的80后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文艺报》总编室主任、著名文学评论家 徐忠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犬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禹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6977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1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