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就算没有明天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电视台一线的法治记者,一个夜总会的高级妓女,“光明”与“黑暗”在灰色地带的情爱激荡,血淋淋上演人性与命运的抗争。刘涛编著的长篇小说《就算没有明天》,故事情节设计巧妙,蕴涵了作者无限的感情,同时通过作品我们也能清楚地看见,生活的坎坷。

内容推荐

刘涛编著的这本《就算没有明天》为年轻人提供了如何去追求梦想,尤其是警示如何在困境中选择脚下的路。《就算没有明天》是一部描绘当下中国千千万北上广漂族的故事之一。作者是电视台一线的法治记者,他在工作中见到了许多外地漂泊到大都市的年轻漂亮姑娘,为了金钱选择堕落,陪酒,出台,吸毒。故事几乎就是一个记者坐在你边上,慢慢说给你听的,层次有序,高潮迭起,声泪俱下。主要情节就是描述生活在灯红酒绿中的她们如何工作,她们内心中渴望的爱情,只是这种爱更加复杂和扭曲。书中充实着爱情的伟大,青春的懵懂,堕落的夜生活和案件的缜密侦办。一个记者爱上堕落小姐的扭曲爱情,这是需要勇气的,隐忍会时时刻刻会干扰这样的选择,尽管知道这样的爱情也许根本没有明天,但是就算没有明天,也不愿放弃爱情。最后故事的结局还是激励所有的年轻人,无论我们多么需要成功,多么需要钱,都不能丢弃人性的底线。好好珍惜青春时光,好好珍爱自己,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电视台演播大厅的灯光从早上七点一直亮到了晚上八点,余韬所在的法治栏目组正在录制一期周年特别节目。法治栏目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了,这个栏目不仅仅在本市是最受关注的电视栏目,在全国也是非常受人瞩目的电视品牌。栏目组始终坚持记者在第一现场,在案发现场实时发回自己的报道和对政法人员的采访。很多传媒圈内的人都在探讨,为什么法治栏目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有的学者说这个栏目的“现场感”特别好;还有的专家赞扬法治栏目之所以这么深入人心,在全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栏目的编导和记者,有一颗对观众负责任的心。就如同像余韬这样的记者,面对案件中的危险从不畏惧,冲锋陷阵。

忙碌了一天的余韬,推开演播大厅厚重的隔音门,漫步走到天台边,面对着眼前灯火阑珊的城市,然后舒舒服服地伸了一个懒腰。就在他还在享受这一天中难得的闲暇时,那该死的手机铃又响了。

余韬:“喂,李哥什么事?”

李东东(市公安局宣传科长):“今天晚上市局突击行动,打击娱乐场所卖淫嫖娼活动。市领导放话了,叫上你们电视台法治栏目的记者一起跟着。怎么样,你来不?”

余韬:“来啊。这么大的行动我一定得报道一条。不过我得跟着区里的检查组,我们区酒店歌厅比较多。”

李东东:“明白明白,你丫就是贼精贼精的。行,一会儿我跟你们区的带队领导说一声,把你发配到那里。”

余韬:“好。我这就上楼领摄像机,马上就到分局。”

李东东:“行。我这就给那边打电话。”

五分钟后,余韬拿着摄像机上了采访车……在余韬心里,这样的场所是在他大学时常常想象的地方,他总是不止一次地幻想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他只是听说那里的消费很高,像他现在的这个职业,一个月的收入仅仅只能在里面坐上一坐。

来到分局门口时,余韬看见分局广场上已经密密麻麻停满了警车,还有整装待发的公安干警。余韬摸着副驾驶座上的摄像机,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是以这样的一个身份,进入他年少时最好奇的地方。此时,他的心不知不觉地加快了跳动,血液在身体里也越加地川流不息,他不难判断自己在紧张的同时也带着兴奋。

经过交涉,全部参战人员都必须统一将手机放入一个储存箱里,每一辆警车里配发一部对讲机,所有的程序和警匪片里演的一样。一切就绪之后,余韬跟着车队里的头车出发了。

警车行驶在城市的环路上,车窗外霓虹灯有规律地跳闪着,各种广告牌在灯光的照耀下,斜影一个接一个地掠过挡风玻璃,余韬打开摄像机做拍摄前的最后一次检查。警灯的闪烁和城市里的灯光,交织在一起,一种大战临近的状态,让余韬本来紧张的心,更加怦怦直跳。

警车在距离目标不远处停下,然后瞬间警车上的警灯全部熄灭。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布置,所有的参战警察纷纷下车列队。带队的领导在做最后的战前交代:一会儿大家进去要快。第一组的人员在门口保安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必须要控制住目标;然后第二组的人员马上将建筑物其他的出口堵住,绝对不能放走一个人;第三组的人员在得到前面两组的到位信号之后,迅速冲进去,见包厢就进去,无论男的女的都给我控制住,并且拿相机给我取证;最后第四组的人员进入里面后,对所有人进行身份核查。余韬在一旁正拍得认真,还没来得及反应,所有的参战人员已经有序地散开,余韬扛上摄像机紧随其后。

余韬跟着警察跑步来到彩虹天堂的大门口,此时此刻,周围保安们正一个个机械地注视着人来人往,根本没有注意到一场战斗就要打响。

第一组警察分开几组,身手矫健的警察将门口的保安连招制服,并且,夺下了保安身上的对讲机。对于长期拍摄公安题材新闻的记者,余韬深知这第一步的意义重大,如果保安通过对讲机通风报信的话,里面的人有了准备,那么很有可能这一次行动就会前功尽弃。

……

P1-4

后记

Z520次列车——写给她的信

当爱情华美的叶片落尽,人们最不希望的就是,去无限次地回忆那个让你牵肠挂肚的人。有人说,一个年龄段的两个人,往往女人会比男人在感情方面要坚强许多。其实这样的定义,并不是绝对,但是我想在北上广漂泊的男人一定会比女人要承担多得多的负担。这中间有诱惑,梦想,爱情,还有艰辛和相对窘迫的生活。很多本地人无法去想象,住在隔断房里的感觉,一个普通的民居要被隔成许多间,仅仅只有几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面只能放下一张行军床,然后再勉强塞进一个小小衣柜。这些住在隔断房的人们,每天挤在北京的地铁和公共汽车上,怀揣着责任和对未来的渴望,他们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住在高楼林立中的一分子,也许他们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住房,又或者能攒一些钱回家发展。但无论他们目的是什么,这毕竟是漂泊的人们,最初和最简单的要求。这些人一分不少地和当地人一同纳税,可是却没有享受到一样的城市福利待遇。每一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赌注,当时间一点点增加,他们下的赌注也就越来越大,当有一天这种赌注大到他们根本放弃不了的时候,伴随他们的是内心的无言和对城市的绝望。

这些人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漂族。

我也是一个北漂,我深知在繁华的首都,和我一样漂泊的人们,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渴望成功,多么希望能在首都建功立业。无论在奔赴成功的道路上怎么走,但是请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会无比期盼,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能有一丝丝的温暖。对于他们想要的这种温暖应该能总结为三种:亲情,爱情,友情。

亲情,在他们选择漂族的时候就已经不复存在了,每到周末和节假,千里传音只能报喜不报忧,熬到春节,漫长艰难的回家之路也只为一顿年夜饭。友情,他们在踏上异乡之路时,告别父母时,便也同时告别了最无邪的儿时玩伴,大学毕业时再次告别返乡的校友,最后在偌大的城市里可以诉说心话的还能剩下几个人。那么只剩下了爱情,这个爱情,也许是他们唯一能去抓住的情感。

在漂族的现实生活中,爱情的定义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两情相悦就可以的了,女孩儿在对男孩儿的要求已经跃居到了几乎是在找一个爸爸的感觉了,房子,车子,票子。当然我不能把话说成绝对,但是又有哪一个人敢站出来反驳呢?谁又有这个勇气呢?我多么渴望能和心爱的女孩儿从两情相悦的那一刻起,就不再被其他的东西所干扰。

“这个世界没有如果,是上天安排我们相遇,我就心甘情愿把什么都给了你,只是我拥有的很少,我真希望我能拥有的更多,可以再多给予你一些。从开始到现在我坚持是为了你,放弃也是为了你。”这是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我发给我的她的最后一条短信。

当你出现在人群里的时候,我被你那齐眉的刘海、黑亮的眸子、还有穿在你匀称身体上的灰蓝色呢子大衣所吸引。看你时,恰巧和你四目以对。那个时候,我确定我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三秒,三秒以后就是我慌慌的呼吸。不要怀疑,你的力量就是这么大。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之后我以为我终于将要搭上直达我爱你次列车了,我拥着你,沉浸在你给我的喜悦中,我们在北京这座城市里留下了太多我们的脚印。我深深地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一个精灵般的女孩儿,难道是北京送给我的一个礼物吗?幸福让生活中的一切不美好的,都变得那么渺小。每一次在北京可爱的三环路上送你回家时,我总是希望路再遥远一些,六里桥再慢一点出现,因为你就住在那里。于是每每在看着你走进小区时,我都会在原地再多待一会儿,回味和你在一起时的快乐。

相遇,陶醉,分手。这三个阶段来得太快走得也太快。失恋(***)天,括号里面已经是三位数了,并且还在增加。“Z”在所有列车里代表直达的缩写,“520”代表“我爱你”。这两者之间相隔得那么近,却让我们常常走得筋疲力尽之后依然到达不了终点。

在我租住的楼下小区不远处,有一段废弃的铁轨,在没有你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坐在上面吸烟,双眼注视着远处干裂的土壤,身体不停地抖动着。默默地在心里念叨: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样子,因为没有你在身边的时候我是最寂寞的,就像眼前这铁轨,平行地存在却永不相交。

无论因为什么理由,你选择离开,我觉得现在已经不再重要了。我不想再去说一些很伟大体谅的话,因为我根本没有那么伟大,我很平凡,平凡得我心眼小到就只能装得下你一个。

又是临近春节的时候了,又得南下探望父母了。在出租车上,我默默地注视着窗外,天真地以为或许能在窗外再看见你的面孔。当车子经过六里桥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不自然地湿润了,我望着天空,不让不争气的泪水掉下。车子还在行驶,下一个桥是莲花桥,在那里,车子会向东行驶,目的地是北京西客站,在那里,我将搭乘南下的列车。

春运的火车票是那么不好买,我竟然都买到了,为什么Z520次列车我却怎么都买不到票啊?

刘涛

2015年元月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个小说的故事情节设计巧妙,蕴涵了作者无限的感情,同时通过作品我们也能清楚地看见,生活的坎坷。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道路上一定要明自自己为之努力的方向。作者刘涛是一个法治记者,他特殊的职业和独特的视角,让这部小说有个更加吸引读者的理由。

——郭宝昌 《大宅门》《神女峰的迷雾》等影视作品著名编剧导演

刘涛的法治记者身份,让他能以锐利的笔触,剖开大都市的繁华喧嚣,让我们看到背后的残酷冷漠,看到那些灰色的人生和失血的青春爱恋。

——周涌《裸婚时代》《来不及说我爱你》等影视作品著名编剧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这个小说写的很真实,几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在繁华的都市里,许多年轻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生活,合弃了太多的东西,这中问包括珍贵的恋情。当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原来幸稿当初离我们是那幺近在咫尺,纵然有万般无奈,但是不应该丢弃了人性的底线。

——邸琨《将爱情进行到底》《别了,温哥华》《拿什幺来拯救你我的爱人》《美人草》等影视作品著名美术指导

这样充满感情的文字,带给读者的是沉重的思考,还有对生活的审视。

——魏新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播以来最年轻的主讲人主讲《东汉开国》

一个电视台一线的法治记者,一个夜总会的高级妓女,“光明”与“黑暗”在灰色地带的情爱激荡,血淋淋上演人性与命运的抗争。

——李圈圈 湖南卫视《非常靠谱》原栏目导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就算没有明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4638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