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短剑(悄然崛起的新型特种战争)
内容
试读章节

有了核武器后,应该如何运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产生了“全面核战争”理论。全面核战争又称核大战,是指战争双方大规模地使用各种类型核武器进行的战争,其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对方的战争潜力和社会财富。这种规模的核战争可能导致国家或民族的灭亡,甚至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苏联于60年代提出了使用各种核武器的“世界核战争”概念,并建立了战略火箭军。后来的核军备竞赛使世界核武库达到超饱和状态,美苏两国也逐渐认识到进行核大战将给战争双方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甚至使双方同归于尽。所以,“全面核战争”理论受到质疑,而“有限核战争”理论随之产生。由于战役战术核武器有了新的发展,70年代初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有限核战争”理论。有限核战争是指战争的目的、地域、打击目标和使用核兵力兵器的数量及种类等方面有所限制的核战争,其目的在于削弱对手的军事实力,影响对手的战争意志,遏制对手的军事行动。这种理论是在全面核战争走向死胡同时产生的,它认为使用“战区核武器”能迅速改变战争进程,主张在防御阶段必要时使用战术核武器,以阻止对方的进攻。美国尼克松政府甚至提出了“有限使用核武器选择方案的规则”,指出“如冲突发生,使用核武器最重要的目的是在美国及其盟国可接受的条件下,在最低限度的冲突情况下,寻求早日结束战争。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计划在广泛的范围内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各种选择,这些选择可与政治和军事支援手段(包括常规手段)结合使用,以控制升级……应当制订有限使用核武器的可供选择的各种规划,使美国能采取有选择的核行动,并与常规行动配合,保护美国的重要利益,限制敌人继续侵略的能力”。与“全面核战争”相比,“有限核战争”听起来就要温和得多了,不过,不论是“全面核战争”还是“有限核战争”,都立足于运用核武器来推进战争进程,争取战争优势。随着核战争理论的完善,世界似乎随时可能爆发核战争,人类文明也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核战争理论还对常规战役和战术行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核背景下实施作战行动,以前需要大量火炮和坦克、步兵才能打开的突破口,如果使用战术核武器,就可以一蹴而就。原本让人生畏的重兵集团,则有可能在受到一次核突击后就灰飞烟灭。于是,常规部队的战役、战术都强调充分利用核突击的效果,避免大规模集中兵力,加大部队行军纵队之间的距离以防止敌人一枚战术核弹同时杀伤几个行军纵队。核武器已经影响到了世界军事的方方面面,并且由于威力巨大而成为现代军事力量的“骨干”。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威力而生的核武器很可能因为威力过大而被抛弃。

虽然美苏为代表的核大国拥有的核武器不断更新换代,核战争理论也日渐完善,但是除了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核攻击的蘑菇云在这个星球上再也没有升起过。二战后的多次战争中,虽然美国和苏联都曾经威胁使用核武器,但是从来没有敢于开启核战争的大门。由于核武器当量的不断增大,核战争很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末,美苏两个核大国储存的核弹头达5.4万余枚,总当量150亿吨梯恩梯,全世界人均约3吨”。没有人怀疑,这些核弹如果在地球上炸响,将会直接导致人类的灭亡。这样的话,全面核战争就是没有胜者的战争。德国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而全面核战争带来的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无法达成任何政治目标。即使是有限核战争在实施时也存在很多无法回避的风险。除了直接杀伤威力,核战争还会引起一系列难以预知的可怕灾害。P3-4

目录

壹 “正统”战争模式的困境

核战争的末日诅咒

游击战的“非对称优势”

可怕的战争泥潭

技术神话的破灭

贰 悄然崛起的“特种战争”

越南丛林里的“特种战争”实验

阿富汗“准特种战争”

车臣“特种战争”

美国的“阿富汗模式”

悄然变脸的“反恐战争”

“非正规”的利比亚战争

叁 出奇制胜的“特种作战”

悄然绝命的“渗透袭击”

精锐先锋的“战前之战”

虎口拔牙的“特种营救”

攻心夺志的“心理攻击”

大行其道的“引导攻击”

肆 另眼审视“新型特种战争”

“廉价”的反恐新方式

大国的“短剑”

阴险的“暗算”

弱者的强硬手段

伍 “新型特种战争”崛起的幕后推手

世界多极化的衍生物

“特战化”的现代陆军

可怕的游击战

“非传统安全威胁”与特种战争

陆 美国的“长矛”与“短剑”

谁拥有战争形态的决定权

新的“纸老虎”

“长矛”掩护下的致命“短剑”

柒 全球特种战争强者扫描

美国“第五大军种”

灵敏的“北极熊”

英国的“短剑”

朝鲜的致命“刀锋”

“丛林变色龙”

东南亚“猛虎”

强悍的游击队

捌 铸造中国特色的特种战争之剑

重新认识游击战争

传统战法的特种作战解读

中越边境的对决

铸造中国特色的特种战争之剑

打赢中国式特种战争

参考文献

序言

就在美国“结束”了伊拉克战争并宣布将很快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很多人断言,美国已经在开始进行战略收缩。的确,美国已经被两场反恐战争拖得疲惫不堪,从此变得更加“慎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让人觉得迷惑的是,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尚未结束之际,美国和他的西方小伙伴们又在利比亚开启战端。叙利亚、也门、伊朗甚至朝鲜,美国战争“大棒”的影子也随时若隐若现。到底美国在战争问题上是更加慎重了,还是更加轻率了?美国根子上是一个喜欢打仗的国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泥潭并不会让好战的美国彻底放弃战争,只会让他们修正战争策略、调整战争模式。虽然美国的全球超级霸主地位正在相对削弱,但是2l世纪头几十年,美国仍然会稳居“第一军事强国”宝座,这个国家的军事战略和战争态度也依然会深刻影响全球军事态势。被十多年反恐战争拖累的美国的确需要休养生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形势也要求美国采用新的战争模式。而如果认识了美国的新战争模式,就能把握21世纪头几十年世界军事现象的脉搏。那么,美国的新战争模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与人们熟悉的战争模式又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争形态的演进过程。

20世纪,人类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大炮和机枪成为战争主角,也使热兵器战争成为人类战争的基本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用飞机大炮和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闪击战”洪流,让“机械化战争”取代了“热兵器战争”,成为人类战争的新主宰。1991年1月17日早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开始了震撼世界的“沙漠风暴”行动,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并很快让人们看到了一场以空袭与精确打击为主要方式的全新战争。海湾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大大出乎一些军事专家的预料,因为他们是在用机械化战争的眼光去看待一场全新的战争——高技术局部战争。随后,美国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先后进行了这种高技术局部战争,并将这种战争形态一直带到了21世纪。就在美国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威力扬扬得意之际,他们可能忘记了一个不变的规律:不论多么先进的战争工具,都有“保鲜期”的。机械化战争在出现60年后,就从先进战争形态变成了落后战争形态。但是,让美国人没有料到的是,他们主导形成的高技术战争的生命周期,可能要比机械化战争更加短暂。美国在近乎零伤亡的理想状况下赢得海湾战争20年后,这种先进的战争形态就显示出了无法掩饰的劣势。伊拉克战争加上后来的阿富汗战争,让美国付出了数万人伤亡和近1万亿美元战争费用,但美国并没有成功改造伊拉克和阿富汗。更加可怕的是,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美国在海湾战争时建立起来的无比高大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美国的经济建设也因为这几场高技术战争而受到不良影响。两场战争的结果是,美国的经济、军事、外交影响力全面下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除了美国战略的失误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还有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原因,那就是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解决有些问题(比如反恐)时,原本就先天不足,而美国仍然固执地坚持用这种战争形态来反恐。不过,美国人也不傻,当他们最终发现这一问题后,很快对其进行了修正。于是,另外一种战争形态开始受到美国的青睐,这就是“特种战争”。其实,特种作战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只是以前的特种作战不论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双方进行的敌后非正规对抗,俄国用于打击拿破仑军队的“特种游击战”,还是二战期间各参战国大量的敌后突击行动,大多是为了实现战役战术目的而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特种战争是指完全采用或者主要采用特种作战手段实现战争目标的战争形态。这种战争形态虽然还没有完全显山露水,但是已经渐露峥嵘。2010年,美国明确宣布已在世界70多个国家部署特种部队实施“秘密行动”。《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反恐战争已经由常规高技术战争,悄然转变为以特种作战为主要形式的“影子战争”。美国的反恐特种战争,包括在亚洲的巴基斯坦和也门,在非洲的索马里和肯尼亚等10多个国家境内“雇用承包商打探有关恐怖分子的情报;训练当地武装来追杀恐怖分子;直接运用无人机和特种部队打击恐怖分子”。随着常规部队逐渐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的“特种反恐战争”已经浮出水面。

相比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种战争虽然鲜为人知,但却同样不是全新的战争形态。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就已经对特种战争进行了实验。20世纪80年代,为了贯彻“低强度战争”理论,美国曾经再次把目光投向特种战争。新世纪到来之后,美国主导的两场战争都不同程度陷入泥潭,美国发起与实施战争的能力与自由度都大不如前,这也迫使美国不得不采用一种更加便宜,也更加可控的战争形态以实现其国家战略。而以特种作战为主要形式的特种战争正好具有了这两种特性。特种战争较好地适应了美国军事战略由先发制人的扩张型战略转向相对收缩的“灵巧战略”的大背景。除美国以外,俄罗斯、英国等国家也都在加强特种作战能力的建设,俄罗斯还在总结反对拿破仑战争、苏德战争经验和阿富汗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种战役”理论,并在第二次车臣战争和俄格冲突中小试牛刀。其特种战争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而一些弱小国家和武装组织为了反对霸权所进行的游击战争,也具有特种战争的特点。

在新的国际背景下,特种战争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重要战争形态。美国干2010年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高调表示要和中国和伊朗打一场空海一体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仿佛高技术局部战争仍然是基本的战争形态,正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气势磅礴的“空海一体战”之际,特种战争却在“空海一体战”的掩盖下悄然显露杀机。冷战时期,美国积极准备用于在欧洲对付苏联的“空地一体战”,虽然广受重视,但是这场设想中的战争最终没有变成现实,因为两个实力相近的大国是很难发生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新近提出的“空海一体战”很可能与“空地一体战”命运相同,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战争形态。而特种战争由于具有的优势,很可能比“空海一体战”更加“实用”。虽然美国的国家实力正在相对减弱,但是美国仍然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而战争规则一向都是由强者制定的。因此,美国如果广泛实施特种战争,也会自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战略选择。因此,重视和准备特种战争也许会成为一些国家无奈的选择。

很多军事专家用机械化战争的眼光看不懂海湾战争,而当他们再用海湾战争时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眼光去观察新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时,仍然会觉得迷惑。利比亚战争只是即将来临的全球新战争形态的雏形。本书就是想为读者提供一种观察这类战争现象的理论工具。毕竟,战争不仅是政治家和战争决策者的“游戏”,而是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内容推荐

很多军事专家用机械化战争的眼光看不懂海湾战争,而当他们再用海湾战争时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眼光去观察新近发生的利比亚战争时,仍然会觉得迷惑。利比亚战争只是即将来临的全球新战争形态的雏形。吴强编著的《短剑》就是想为读者提供一种观察这类战争现象的理论工具。毕竟,战争不仅是政治家和战争决策者的“游戏”,而是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一起来翻阅《短剑》吧!

编辑推荐

吴强编著的《短剑》内容介绍:在新的国际背景下,特种战争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重要战争形态。美国干2010年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理论,高调表示要和中国和伊朗打一场空海一体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仿佛高技术局部战争仍然是基本的战争形态,正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气势磅礴的“空海一体战”之际,特种战争却在“空海一体战”的掩盖下悄然显露杀机。冷战时期,美国积极准备用于在欧洲对付苏联的“空地一体战”,虽然广受重视,但是这场设想中的战争最终没有变成现实,因为两个实力相近的大国是很难发生大规模常规战争的;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新近提出的“空海一体战”很可能与“空地一体战”命运相同,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战争形态。而特种战争由于具有的优势,很可能比“空海一体战”更加“实用”。虽然美国的国家实力正在相对减弱,但是美国仍然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而战争规则一向都是由强者制定的。因此,美国如果广泛实施特种战争,也会自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战略选择。因此,重视和准备特种战争也许会成为一些国家无奈的选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短剑(悄然崛起的新型特种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401910
开本 16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1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156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