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林涛海韵丛话
内容
目录

第一编 中国美学诗学经典文本新释

 “思孟学派”与中国美学/3

 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荀子的《乐论》/41

第二编 西方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

序 朱立元/59

引论诗与美的追问/63

 一、走进西方美学的殿堂/63

 二、诗与美:斯芬克斯之谜/65

 三、回归经典文本“圣地”,探寻诗与美的轨迹/67

 四、重读中的愉悦与发现/71

第一章 柏拉图论诗与美/78

 第一节 说不完、争不休的柏拉图

 ——柏拉图诗学与美学思想研究述评/80

 第二节 相:柏拉图诗学与美学思想方法论的元点/92

 第三节 “线喻”“洞喻”“床喻”和柏拉图的世界图像论/97

 第四节 哲学与诗歌之争

 ——柏拉图为什么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103

 第五节 柏拉图的诗论六说/108

 第六节 世界本体论美学的肇始者

 ——柏拉图提出和论说的美学问题/130

 第七节 柏拉图思想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及柏拉图诗学与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146

第二章 世界史中第一部文艺学美学专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1 53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批判与《诗学》的方法论/1 55

 第二节 《诗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1 62

 第三节 亚里土多德论悲喜剧和史诗/1 78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影响和局限/1 87

第三章 古典主义诗学的两部著名历史文献

 ——贺拉斯的《诗艺》与朗吉弩斯的《论崇高》/1 89

 第一节 罗马时期文艺思想概述/1 89

 第二节 贺拉斯的《诗艺》/193

 第三节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201

第四章 新古典主义的经典文本

 ——《法兰西学院关于悲喜剧(熙德)对某方面所提

 意见的感想》与布瓦洛的《诗的艺术》/21 2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哲学基础/2 1 2

 第二节 “熙德之争”与沙波兰的《法兰西学院关于悲喜剧

 <熙德>对某方面所提意见的感想》/218

 第三节 《诗的艺术》所阐明的新古典主义的诗学原则/220

第五章 人类童年时代的美学与诗学

 ——维柯的《新科学》/227

 第一节 维柯:人类文化学的伟大先驱/227

 第二节 维柯《新科学》的方法论原则/229

 第三节 “诗性智慧”:人类童年时代诗学的生动体现/234

 第四节 维柯对西方美学和诗学发展的贡献和影响/243

第六章 法国启蒙运动与狄德罗的启蒙美学

 ——读《狄德罗美学论文选》/246

 第一节 法国启蒙运动与狄德罗战斗的一生/246

 第二节 狄德罗的美学思想及其代表著作

 ——《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258

 第三节 狄德罗关于文艺创作的理论/269

 第四节 狄德罗对戏剧理论的贡献——《论戏剧诗》及其他/283

第七章 德国“新文学之父”莱辛

 ——《拉奥孔》和《汉堡剧评》/301

 第一节 莱辛:“近代德国所产生的第一个伟大的文坛巨子”/301

 第二节 莱辛的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方法论/305

 第三节 美学与诗学个案分析的范例

 ——《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310

 第四节 现实主义的戏剧理论和文艺批评的历史文献——《汉堡剧评》/322

 第五节 《拉奥孔》《汉堡剧评》对后世的深远影响/330

第八章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打开西方近代美学的钥匙/332

 第一节 康德的生平、著述和思想发展路程/332

 第二节 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337

 第三节 康德:西方近代美学的真正奠基人/348

 第四节 《判断力批判》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350

 第五节 康德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人是目的”/361

 第六节 康德对美与崇高的分析/367

 第七节 美的理想、审美意象与“美是道德的象征”/375

 第八节 康德艺术理论中的几个问题/383

 第九节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深远影响和现代意义/401

第九章 《歌德谈话录》与歌德《论文学艺术》/405

 第一节 歌德

 ——文学世界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405

 第二节 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发展的理论建树/408

 第三节 关于自然与艺术的关系

 ——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416

 第四节 古典的与近代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自然的形式与写作手法/420

 第五节 艺术规律,特征美与“显出特征的整体”/425

第十章 世界美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黑格尔《美学》/437

 第一节 围绕对黑格尔的评价出现的世纪之争/437

 第二节 《美学》在黑格尔哲学大厦中的位置/440

 第三节 黑格尔《美学》的结构、方法和体系的主要内容/449

 第四节 黑格尔《美学》与中国美学文艺学建设/478

编后记/497

内容推荐

选人本卷的《“思孟学派”与中国美学》是国内外第一篇系统论述“思孟学派”美学思想及其在世界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长篇论文。该文与美学界已有的分散的个别的研究成果相比,具有更大的原创性、综合性、创新性。书中对苟子《乐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进行了比较,认为这是在世界轴心时代出现的诗学双峰。

《西方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是作者通过反复地重读和细读西方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而撰写的一部学术专著。《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以回归经典文本圣地为主线,探寻诗与美的发展轨迹,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误读和偏见,读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新的启迪。

《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由李衍柱编著。

编辑推荐

李衍柱编著的《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以“回归经典文本圣地,探寻诗与美的发展轨迹”为主线,重点解读和论述了柏拉图论诗与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朗吉弩斯《论崇高》,贺拉斯《诗艺》和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狄德罗《关于美的根源及其本质的哲学探讨》与《论戏剧诗》,莱辛的《拉奥孔》、《汉堡剧评》和人类童年时代的诗学:维科的《新科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歌德谈话录》与黑格尔的《美学》。书中作者依据近些年新出版的中译本《柏拉图全集》、《亚里士多德全集》、康德的三大批判、歌德《论文学艺术》等原典及有关的历史文献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认真阅读和重读的过程中 读出了新意,有了新的发现,突破了一些传统的偏见和误读,以翔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做出了比较客观公正的判断和阐释,这突出地表现在对柏拉图诗学美学思想的认识和评价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林涛海韵丛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衍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8987
开本 16开
页数 4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6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96
CIP核字 2013054982
中图分类号 I052
丛书名
印张 3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