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儒学滥觞(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儒学滥觞(孔子与早期儒学)》由周海春著:古人把是否有礼乐看成是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区别,也就是所谓的“夷夏之辨”。那些在礼乐文化创立和繁荣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的人往往就被当成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创立的儒学就是对礼乐文化的一种提炼和提升。

内容推荐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本《儒学滥觞(孔子与早期儒学)》由周海春著,从儒学源头入手,阐述孔子与早期儒学。书稿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阐述了儒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孔子开私学之风、六艺之学、道术的分裂与孔子后学、儒家之道等,并穿插一些图片和小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一 礼崩乐坏

 1 礼乐文化的内涵

 2 儒家圣王与礼乐文化的形成

 3 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的表现

二 学术下于私人:孔子开私学之风

 1 “君”与“师”

 2 孔子教谁:有教无类

 3 孔子用什么方法教:起、发、诱、诲

 4 孔子要把人教成什么样?

 5 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三 孔子之儒学:六艺之学

 1 孔子以六艺教学

 2 礼学

 3 乐学

 4 书学

 5 易学

 6 《春秋》学

 7 《诗》学

 8 射学

 9 御学

四 道术的分裂与孔子后学

 1 孔子与儒学的创立

 2 《论语》的结集:孔子后学的精神指南

 3 颜回和颜氏之儒

 4 思孟学派:早期儒学中的心性派

 5 荀子:早期儒学中的礼学派

 6 早期儒学和道家关系之谜团

 7 孟子拒斥墨家

 8 儒法治国方法之争

 9 儒家和阴阳家都关注阴阳范畴

 10 儒家和名辩者在语言哲学问题上的交锋

五 儒家之道

 1 活着的意义:立志成圣贤

 2 成圣贤如何可能:人性的善与恶

 3 如何成圣贤:天生的还是学来的?

 4 圣贤:天乎?人乎?

 5 内求还是外求?

 6 谁能成圣贤:所有人还是个别人?

 7 圣贤的德性生活

 8 圣贤的饮食之道

 9 圣贤的家庭之道

 10 圣贤的交友之道

 11 圣贤的从政之道

试读章节

2.儒家圣王与礼乐文化的形成

礼乐文化从形成到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心目中的圣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一,尧与礼乐文明的草创。儒家推崇的远古代表人物是尧、舜。传说中的尧、舜在中华礼乐文化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说是具有象征性和开创性的。而汤则是革新礼乐弊端,让其重新回到轨道上的代表。周公是系统化礼乐文化的代表。

尧,又叫作“放勋”。为什么叫作“放勋”呢?“放勋”是什么意思呢?有的说是尧的字,有的说是尧的名,有的说是尧的德性之一。

尧对儒家礼乐文化来说具有象征的意义。尧、舜象征着人具有善良的本性,并且可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孟子“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在他看来,尧是圣人,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人人可以成为圣人。

尧对礼乐文化形成的象征意义还在于他让社会更文明了。在尧的时代,天下还不太平,洪水横流,到处泛滥,草木遍地丛生,禽兽大量繁殖,庄稼没有收成,禽兽威逼人类,印满兽蹄鸟迹的道路遍布中原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他任命四方和四时之官,分工明确,用仁政平治了天下。

尧对于礼乐文化来说,其意义在于让文明延续有一个体制和制度的保障。如他选择继承人,注重尚贤。尧把得不到舜当作自己最烦心的事情,尽了做君主的责任。“孟子日:‘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这种修养保证了礼乐文化的延续。

其二,汤与礼乐文明的变革。商汤对礼乐文化的贡献就是对夏朝破坏礼乐文明的发展倾向进行了遏制,让礼乐文明重新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史称“商汤革命”。

“商汤革命”对儒家文化的意义就是对于伤害礼乐文化的制度进行革命。“商汤革命”从汤征讨葛开始。葛伯对土地山川没有敬畏之心,开始不祭祀山川。汤和葛是邻居,汤派人去问原因。葛借口说没有祭祀天地的牺牲。汤送去了牛羊,葛伯自己把这些牛羊杀了吃掉了,没有祭祀天地山川。汤听说后又派人去问,葛说因为缺少粮食。汤让自己领地内的老百姓帮助葛种地,葛伯却派人抢夺这些人的食物,甚至杀死了一个小孩。汤实在没有办法,开始征讨葛伯。孟子描述说老百姓盼望汤就像干旱时盼望下雨一样。在孟子看来,汤是以大事小的典型,“惟仁者能以大事小”(《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也是以德服人的典型,“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古书把汤伐桀灭夏称作“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顺乎天”是说适应天命,“应乎人”是说得人心。

其三,周公与礼乐文明的系统化。据说周公制定了系统的礼。秦汉文化史上,周公绝对称得上是一位箭垛式的人物,除了摄政、东征的辉煌政治业绩之外,系于其名下的文化成果也颇多。马融、陆绩等以为《周易》之爻辞乃周公所作。

周公巩固了周室对全国统一的管理,奠定了周朝制度,让周王朝从一个蛮荒西陲的小小部落,演变成一个重礼乐典章制度的庞大王朝,成为后世儒家崇拜的“圣人”之一。

P9-11

序言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l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儒学滥觞(孔子与早期儒学)/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海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5659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2013305534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儒学书系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8
153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