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郁发之(精)》由李士懋、田淑霄所著,作者以自己的误诊误治为切入点,以火郁理论为指导,以期待读者们能够像作者一样“从误诊误治到竞获突兀之疗效,大有别样洞天之感”,“理论上悟透了,临床上运用起来更为自觉,心底也多了几分把握”。
本书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用于中医药教学、研究、临床工作者及广大师生阅读。
图书 | 火郁发之(精)/中医师承学堂 |
内容 | 编辑推荐 《火郁发之(精)》由李士懋、田淑霄所著,作者以自己的误诊误治为切入点,以火郁理论为指导,以期待读者们能够像作者一样“从误诊误治到竞获突兀之疗效,大有别样洞天之感”,“理论上悟透了,临床上运用起来更为自觉,心底也多了几分把握”。 本书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用于中医药教学、研究、临床工作者及广大师生阅读。 内容推荐 经云:“火郁发之。”区区四个字,是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士懋、田淑霄夫妻在半个多世纪从医历程中殚精竭虑的深度思考和临床验证。本书即是作者五十年临床思悟的生动记录。 火郁非一病之专名,而是外感内伤、内外妇儿各科共有之病机,所以涵盖甚广,纷纭繁杂,悟透了“火郁发之”这一经旨,颇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李士懋、田淑霄教授所论“火郁发之”,恰恰是当代中医临床界容易忽视的盲区,而对这个盲区进行重点阐释,就相当于为临床医生搭建了从“效失参半”到“屡试屡效”的天梯。 《火郁发之(精)》由李士懋、田淑霄所著,作者以自己的误诊误治为切入点,以火郁理论为指导,以期待读者们能够像作者一样“从误诊误治到竞获突兀之疗效,大有别样洞天之感”,“理论上悟透了,临床上运用起来更为自觉,心底也多了几分把握”。 《火郁发之(精)》对中医临床、教学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适用于中医药教学、研究、临床工作者及广大师生阅读。 目录 论“火郁发之” 火郁的概念 火热的分类 火郁的病因病机 火郁的传变 火郁证的临床特点 火郁证的治则 郁热转归的标准 治疗火郁证的常用方剂 火郁案例举隅 发热案 头痛案 失眠案 吐利案 咳喘案 冠心病案 高血压案 中风案 汗证案 神志案 寒热错杂案 血证案 妇科案 其他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火郁发之(精)/中医师承学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士懋//田淑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20824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71 |
出版时间 | 2012-09-01 |
首版时间 | 2012-09-01 |
印刷时间 | 201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8 |
宽 | 15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