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南之盛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江南之盛》浙江作家鲁晓敏的一本文化散文集,系“浙江青年作家创作文库”之一。全书共19万字。书中介绍了江南廊桥、临海古长城、郑义门、北雁荡山、丽水建筑、青藤书屋、张苍水等众多富有历史内涵和背景的人与物,表达了作者对繁盛的江南文化的赞叹之情。

内容推荐

《江南之盛》包括二十篇历史文化散文。主要特色在于作者鲁晓敏以地理寻访的方式,重走浙江的历史故道,发掘一些被遮蔽的历史,用独特的角度、新颖的立意,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展现了出来。同时,《江南之盛》从一个侧面展现出浙江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散文重塑了嵇康、叶法善、李少和等历史人物形象,从古建筑、梯田、水利工程、廊桥、家族史中寻找出丰厚的历史内涵,书写了珍珠一般散落在山水之间的传统村镇。力求揭示蕴藏在史料深处的人文事件,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视觉,表达出不一样的历史观,传递对历史的敬畏。

目录

中国廊桥:跨越两千年的交通图腾

江南长城:八达岭长城的蓝本在台州

钱塘弄潮:世界最早的“冲浪人”

西湖,时空的六个关键词

郑义门:绝版的江南第一家

山下阳:一幅密布玄机的星象图

北雁荡山:石头里的天国

瓯江上游:一片残存的江南田园

建筑秘籍:当“徽派”遇到“闽派”

风雨彩虹:通济堰的前世与今生

洞宫山北坡:华东最大规模的梯田景观

江南水乡,水脉流淌出的诗画

青瓷时代:干峰翠色龙泉窑

芙蓉:世而不俗的生活景象

《广陵散》:一曲黑焰上的琴歌

卯山仙茶:失落的唐宫饮品

第一山:独隐者的大地之书

王阳明,吾心自有光明月

青藤书屋:疯狂的水墨绝唱

西泠印社:一个人的百年经典

后记:以散文的方式向江南致敬

试读章节

从今天各地保存的几座早期廊桥来看,它们要么诞生于寺庙周围,要么本身便是寺庙建筑的一部分,这也可以从白居易《修香山寺记》的诗文中得到佐证。早期的廊桥可以给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它从具体的交通功能逐渐向着宗教功能转换。在《中国古代桥梁》一书中,唐寰澄根据史料记载列出了一份《建桥名家录》,提到了30余座宋代桥梁(包括廊桥),其中17座桥由僧人所建。这可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早期所建的廊桥具有浓厚的宗教建筑色彩。

据桥梁专家唐寰澄考证,河北省井陉县苍岩山上的桥楼殿是一座建于隋代的石拱廊桥。这座赫赫有名的“千丈虹桥”、“空中楼阁”是福庆寺的主体工程之一。西藏拉萨琉璃桥始建于唐代,距离著名的大昭寺约500米,与古驿道相连。湖北省黄梅县保存的两座唐代石拱廊桥——灵润桥、飞虹桥,均为当地著名的宗教建筑。又如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中提到的唐代廊桥,是一座建于河南洛阳香山寺中的桥梁;而宋代四川峨眉山的解脱桥和山西省泽州县的二仙观廊桥、辽代山西大同华严寺石拱廊桥等,亦为寺庙建筑的一部分。

唐宋之后,廊桥越来越多地进入山区,成为乡村地区的公共建筑,但其宗教色彩似乎并没有减弱。佛教经典《华严经》日:“广度一切,犹如桥梁。”桥梁的渡河功能与佛教教义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桥梁常常出现在佛教建筑中,寄托着信徒的信仰。与普通桥梁不同的是,廊桥既可以作为交通工具,又能提供膜拜、祷告的空间。这些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出来的廊桥建筑,是人们以廊桥的形式对未来世界产生的憧憬,而这种坚忍不拔的追求,才是推动宗教和廊桥完美结合的动力所在。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廊桥从宗教世界走进世俗社会。但是,乡村的廊桥并没有褪去宗教色彩,反而在祭祀、信仰内容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廊桥分布最为集中的浙南、闽北地区,廊桥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桥庙结合”。比如福建省寿宁县存留的66座廊桥当中,51座设有祭祀场所,主要供奉观音菩萨和陈靖姑;福建省屏南县存留的61座廊桥当中,有53座桥的桥屋内设有神龛,同时供奉多组神灵。廊桥在某种层面上而言就是交通建筑和宗教建筑的结合体,一些桥干脆以宗教词语命名,如仙宫桥、观音桥、三公桥、普济桥等。

为了表达对神的敬重,工匠在廊屋中间加建歇山顶式檐或者高大的阁楼,仿佛在廊屋上戴了一顶官帽。桥中设置神龛,供奉观音、关公、平水王、文昌君、妈祖、土地神、社公等神佛雕塑或者画像,廊柱上挂满了难以解读的神秘符篆。神佛的位置大都处于廊桥的中心位置,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心灵上都最好地突出了神圣感。每年的正月,是浙闽地区廊桥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时候,虔诚的乡民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桥上,依次进行祭祀。人们隆重地摆上整只猪头,奉上茶、酒,再端上几盘菜肴、水果,插上几炷香,便开始磕头作揖,祷告祈福,一边祈求廊桥的平安,同时也表达合家团圆、老少平安、风调雨顺、财源广进等愿望。此外,每月初一、十五也常常有善男信女前来行祀。廊桥四时香火缭绕,祈福声四季不断,此时的廊桥成为乡人的精神彼岸。在我看来,廊桥更像是一组组木头构建的祭坛,是人类祭祀上天的礼物,寄托人类一切美好的愿望。

在热衷于追求风水的古代,廊桥除了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还要满足苛刻的风水条件。风水先生一脸神秘地捧着手中的罗盘,在村庄四处走动着,指针在天干地支时辰方位中不停地转动,最终,针尖停止在一个固定的方位。在风水先生选择的风水宝地上,先人建造起了廊桥,因此也叫风水桥。每一座廊桥都坐落在村镇风水最佳、风景最好的地方,完美地体现出中国道家学说“天、地、人合一”的太极境界。在浙江省庆元县的月山村,两公里长的举溪上五座古廊桥遥相呼应,可以说是中国廊桥分布密度最大的村庄。村庄前后两山余脉到村尾汇合形成豁口,步蟾桥锁住水口,来凤桥扼住村庄的入口,两座体积庞大的石拱廊桥酷似威风凛凛的城门,一前一后镇守着月山村,隐然带上了龙吟虎啸的气势。月山人认为桥可以理顺风水,阻挡村庄风水不外流,桥可以辟邪祈福,保佑村庄风调雨顺、子孙昌盛。

P7-8

后记

以散文的方式向江南致敬

江南,一个界限模糊的词语,有行政区域上的江南、自然地理上的江南、气象学上的江南、诗画上的江南、语系上的江南……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在文化意义上,江南却有着相对固定的范围,泛指浙江、苏南、皖南、赣北。我出生在浙西南小镇西屏,我的成长、读书、服役、恋爱、工作、生活,一直没有离开江南。江南对于我而言,是喜怒哀乐的体验区,是最熟悉的书写背景,是纸上漂泊的旅程,是精神的栖息地。

对于江南,我始终有一种解不开的心结。我可以念出江南许多精致的词语:丝绸、刺绣、折扇、印石、瓷器、宝剑、茶叶、米酒、木雕、窗花、庙宇、马头墙、廊桥、石拱桥、河埠头、戏台、唱腔、水袖、雨巷、油纸伞、杏花春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亭台楼阁、舞榭歌台、蓝印花布……它们无数次涌进我的创作视野。花了十年的业余时间,我先后写下了《辛亥江南》、《江南之盛》、《江南秘境》三个长篇系列散文,共四十余万字。文化散文的创作很艰辛、很清苦、很寂寞、很枯燥,写一篇一万字的散文也许要看十万字的史籍和资料,而且要细致严谨,尽量不能留下差错。

为了写《江南之盛》一书,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过无数历史故道和人文遗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历史事件的现场,我与当事人、知情人或者地方文化工作者对话,翻阅档案、寻找资料、请教专家、现场查勘、潜心钻研,记录一件件鲜为人知的故事。太多不知年代的建筑需要断代,太多的专业术语需要厘清,太多的风俗民情装在相机中,太多的历史掌故蛰伏在时间深处……书写江南是一个在行走中学习、在学习中行走的过程,写作中遭受的失落、波折和委屈颇多,我没有犹豫,因为太喜爱、太迷恋江南,我别无所能,只有以散文的方式向江南致敬。哪怕文本略显浅陋和粗糙,哪怕写作能力有限,我也要书写自己的江南。

本书虽然局限于浙江,但是我的笔触已经伸向了整个江南,写下了《帝国丰碑》、《风雨东林》、《侠客行》等多篇文化散文。未来的几年里,我将尽量避开日出江花的胜境、如梦如幻的园林、浪漫的唐诗之路,更多地去书写陌生的历史、建筑和人物,即使如人人皆知的地方和名人,也力求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历史顿悟。我依旧以大视野、小叙述的方式,写江南的似水年华,写江南的铁血豪情,力图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下一个江南。

在漫长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积下了许多的愧疚,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和指教,在此一并深表谢意!由于本人受阅历和学识所限,书中必然存在一些差池和瑕疵,恳请各位方家不吝批评赐教。再谢!

2013年7月23日于浙江松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南之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晓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9588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4069590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6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3: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