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编著者张卫东、陶红亮。

本年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正在逐渐形成。当他站在镜子前面的时候他知道镜子里并不是真的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叫什么名字,在称呼自己时会用“我”和自己的名字;他喜欢把“不”字挂在嘴边……所有的这些都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表现。本书对1~2岁的宝宝各方面的心理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不知道该如何教养宝宝,多半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宝宝,不知道宝宝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而这本书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为家长提供了解决方法。相信它会为父母带来帮助!

内容推荐

《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编著者张卫东、陶红亮。

本书是儿童教育专家为广大家长提供的教子宝典,从宝宝的真实内心、身心发展特质、人际关系表现、心智、性格与心理、“怪癖”、教养难题等方面,对宝宝成长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进行解析,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宝宝。

《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语言温馨亲切,案例生动有趣,方案具体实用,让家长在短时间内读懂宝宝的心,准确把握宝宝的心理,给予宝宝最贴切、最实际的心理援助,帮助宝宝身心健康成长,还宝宝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

家长们翻开本书,不光可以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同时还能从心理学视角发掘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读懂宝宝的心,才能羸得宝宝的心,才能与宝宝有效沟通,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目录

PART 1 宝宝的心你要懂

宝宝变得越来越淘气可怕的2岁

心情时好时坏宝宝的情感更加复杂化了

“我的就是我的”开始萌发自我意识

这个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语言表现了思维

宝宝对家长过度依恋应谨慎对待

我自己来独立是这一年的主题

PART 2 了解宝宝的身心发展特质

“让我来吧!”宝宝具备充分的自信

“我偏不!”呈现逆反心理

“我就要!”任性是宝宝心理需求的行为表现

要么坚持到底,要么毫无兴趣复杂的过渡期

“妈妈有鬼,我害怕”宝宝的恐惧心理

“我就是要这样嘛!”宝宝的矫情心理

PART 3 宽容宝宝的人际关系表现

我只想自己玩性格孤僻、内向

只和妈妈亲近爸爸不要失落

“你走开!”不喜欢与别人亲近、交流

只喜欢与大人沟通2岁之前的典型表现

宝宝是个小霸王霸道行为初露端倪

宝宝冷漠有可能是“父爱饥渴”

PART 4 看透并培养宝宝的心智

“因为……所以……”宝宝具备了因果概念

爱玩捉迷藏对空间有了认识

“一个大,一个小”宝宝会观察了

喜欢照镜子自我意识的表现

培养想象力从认识环境开始

宝宝爱模仿社会化的萌发

PART 5 性格反应心理

形态各异宝宝不同性格特征的“苗头”

玩具不给别人玩宝宝为何如此“小气”

“活该!”宝宝冷漠,没有同情心

特别爱哭宝宝哭泣背后的原因

一定要做完懂得“坚持”的宝宝

“妈妈,我帮你!”爱劳动从小培养

PART 6 解读宝宝的“怪癖”

不雅的举动宝宝爱抠鼻子怎么办

睡觉时吮吸枕巾家长“帮”宝宝养成的坏习惯

自言自语宝宝在和谁说话

“这个我不爱吃”偏食挑食宝宝的心理

重复听一个故事宝宝为什么不厌烦

“这个不好玩了,去玩别的”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

“我不要!我不要!”宝宝害怕打针吃药怎么办

PART 7 学会与宝宝相处

情绪波动大脾气为何如此反复

“这个我会!”宝宝争强好胜的原因

“这样不对!”唯我独尊的宝宝

“上蹿下跳”的宝宝与小淘气相处的技巧

宝宝不好管给他定明确的“规矩”

根据宝宝的性格来相处心理作用很强大

“宝宝,你应该这样……”适当地讲道理

PART 8 生活中的教养难题

一个闷葫芦不爱说话的宝宝

“我就是想吃!”异食癖

“不叫,不叫!”突然不叫人

不敢与人对视回避他人的目光

精力充沛的宝宝宝宝为何晚上不睡觉

我睡不着宝宝认床,是安全感缺失吗?

宝宝乖,吃饭饭别用奶味语言教宝宝

试读章节

宝宝变得越来越淘气可怕的2岁

当宝宝长到2岁的时候,家长们也许会开始发现一些问题,平日总是可以带给大家欢乐与笑声的“开心果”,这个时候居然不怎么听大人的话了,好像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总是喜欢上蹿下跳、喜欢说“不”和反抗的“淘气包”。

【案例呈现】

湖南的秋女士有一个儿子,叫威威,今年刚好2岁。2岁之前,威威表现得十分乖巧,很听大人的话,整个家里也因为有了他,而增加了很多的欢声笑语。然而,最近一段时间,秋女士却在威威身上发现了许多问题。

比如说,威威有事没事总是喜欢打自己的头,特别是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之后,就更会猛烈地击打自己的头部,大人教训了一番之后,他仍旧打个不停。有时候,家里的大人一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威威看见后,也会打自己的头。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威威总是要求大人给他很多的棒棒糖,每天都会要,有时候甚至要三、四次,并且每次还会要很多个,倘若不给他买,他就会立马哭闹起来,没完没了。

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威威从来不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倘若看到一群小孩子,秋女士要带他过去,他就马上不高兴起来,并不停地吵着要走。和很多大孩子一样,威威也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平时只和一两个熟悉的小朋友玩,对于其他不认识的小朋友,他一概不理。

【心理分析】

根据心理学家的说法,2岁的宝宝正处在第一反抗期。在这个阶段中,他们开始表现出和过往完全不一样的特征,他们学会了与大人作对,无论是面对任何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叛逆倾向,变得十分难缠。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将宝宝的这个时期叫做“terribletwos”,直译过来即为“可怕的2岁”。

在2岁之前,宝宝还没有产生自我意识,这个时候,他们仍处在生理快速成长的阶段,只是单纯地学习那些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等。而这些需求刚好也是众多家长的意愿,所以宝宝与家长之间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矛盾。

长到2岁之后,宝宝已经掌握了各项基本技能,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和萌发,希望自己可以独立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他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对于语言也没有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没有办法通过语言将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因此,他们只能在脸上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用反抗大人的举动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日常生活中,宝宝反抗的典型举动主要有:天冷了不愿意添加衣服;流感季节喜欢往人群里面扎;家长变着法子做很多好吃的东西给宝宝,他却仍旧不领情,说不吃就不吃。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做家长的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宝宝在2岁的时候表现出所谓的“反抗精神”,这其实是他们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疏导,情况一般都会有所改善。

【应对措施】

首先,家长应当清楚的是,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宝宝都需要家长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在宝宝2岁这个特殊“青春期”时,也不能有所例外。所以,家长不要对宝宝有太多强制性的要求,而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到他们的手中。

1.用更为缓和的方式来“要求”宝宝

家长要求宝宝做某一件事情时,可以尝试用一种更为缓和的方式,这种方式会让宝宝乐意去做你要求的事,比起强烈地要求他们去做更加有效。比如说,家长想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这时候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去吃含有维生素的水果或蔬菜,而要将各种各样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或蔬菜摆在宝宝的面前,让他自己决定要吃哪一个。假如他们选了某一种水果之后又改变了主意,家长也不需要担心,这说明你的宝宝正在学习如何做出决定。

其次,家长还可以与宝宝进行“交易”,当然,这种“交易”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宝宝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肯戴帽子。这时,家长就可以这样对他说:“爸爸妈妈都答应要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应该答应我们把帽子戴上呢?”这种方式让宝宝感受到了家长对他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家长,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2.让宝宝学会让步

2岁的宝宝已经有了意识,他们的行为常常会有和家长意愿冲突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要根据情况来做出决定。倘若宝宝的行为不是太过分,他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或是疾病,最好给他们绝对的自由,让他们自己做主,没必要有太多的干涉。

在国外,如果家长听到自己的宝宝对他的要求说“不”时,大多数都会表现得非常兴奋,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说明他们的宝宝正在健康成长。相反的,倘若宝宝表现得百依百顺,他们则会担心自己的宝宝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来代替说“不”。所以,对宝宝的“叛逆”行为,家长不必过多担心。

3.做好宝宝的榜样

家长是宝宝最好的老师。在宝宝2岁的时候,他们刚对外部的世界有了了解,喜欢去模仿周围的一些人和事,家长是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人,所以他们最有可能的模仿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在这个时期,家长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非常注意,因为很可能一个细微的行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宝宝产生不好的影响。

4.判断宝宝的行为是否正常  在2岁的时候,宝宝通常都会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但这种叛逆行为也应该是适度的、有原因的。倘若宝宝莫名其妙地变得烦躁,与大人作对,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就医,将真正的原因找出来。

P10-P14

序言

家长在培养宝宝的时候,总是期望宝宝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希望却始终无法实现。一旦遇到不顺,家长就会立即训斥宝宝,或对宝宝进行说教。但即便是这样,宝宝仍旧会重蹈覆辙,家长的教育最终还是会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的呢?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种疑问。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你没有抓住重点,这个重点可能就隐藏在你自以为了解宝宝的背后。宝宝身上的很多问题,都是他自身难以传达出来的,而家长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宝宝不能说的事情之后,解决问题的钥匙才会真正落到家长的手中。

宝宝的教育十分复杂,并且总会有新问题出现。然而,家长应该清楚一点,那就是认真倾听宝宝的心声,掌握宝宝内心的真实想法,要真正了解宝宝的心,只有这样,才会让宝宝感到你真正懂他、理解他,他也才会更乐意听你的话,而他在身心各方面的成长问题,自然也不会是一个问题了。

宝宝长到1~2岁的时候,其性格特征、脾气秉性已初步表现出来。然而,这些征象也不见得就完全准确。因为宝宝在1~2岁这个年龄阶段,其性格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小婴儿了,可是仍旧没有发育到足够成熟的地步。所以这个阶段的宝宝,常常会表现出特有的中间性格,给家长们带来接二连三的小烦恼,以及无以言说的乐趣。宝宝年龄小,社会交往技能差、水平低,反映在社会活动中,则表现为冲突多、纠纷多,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案。宝宝和其他人格格不入,主要是因为他们很少与同龄的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相处,抑或是相处时比较粗暴,唯我独尊,最终导致哭闹、告状接踵而至。每个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社会化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须体验与学习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些关键项目必须特别关注。

科学界早就已经证明,宝宝的心智发展,对他一生的心理素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宝宝的身体发展上,不少家长常常倾注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宝宝的心智发展方面,却很少加以重视,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是好。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学会看透宝宝的心智,并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多和宝宝说话,进行语言交流,这样亲子间的语言活动就是宝宝心理健康和心智发展最重要的催化剂了。鼓励宝宝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游戏,并将简单的交往技巧教给他们。1~2岁的宝宝,其好奇心一般都比较强,家长可以利用这样一个大好的时机,去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想象力、观察力等认识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性格缺陷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关心宝宝性格的健全。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人害羞胆怯,有的人性格固执,有的人没有主见。成年人是这样,宝宝也是如此。事实上,性格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每种性格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倘若掌握了宝宝性格背后的心理,那么家长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宝宝都会表现出某种“怪癖”行为,如果家长不注意或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将宝宝的“怪癖”行为消除,相反还会使“怪癖”行为加剧,对宝宝未来身体和心灵的成长造成严重的伤害。在本书第6章中,我们将这些“怪癖”拿出来公开讨论,并提供如何看待与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宝宝的“怪癖”行为,然后再施以正确的引导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宝宝都不太好管教,或者脾气反复,容易激动;或者争强好胜,唯我独尊;或者上蹿下跳,淘气异常。作为家长,应该给宝宝定下明确的“规矩”,平日里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宝宝,并适当地对他讲一些简单的道理。学会施行正确的爱,懂得与宝宝和谐相处,这样宝宝的内心才会变得更强大。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涵盖宝宝的心你要懂、了解宝宝的身心发展特质、宽容宝宝的人际关系表现、看透并培养宝宝的心智、性格反应心理、解读宝宝的“怪癖”、学会与宝宝相处、生活中的教养难题等。书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与日常的家庭生活相贴近,不仅生动活泼地再现了宝宝的异常行为,而且还详细地分析了宝宝行为背后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实用简便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在面对宝宝那些令人头疼不已的问题时,家长再也不会无计可施了,只管手到擒来,便可迎刃而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宝宝心语(了解1-2岁宝宝的内心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卫东//陶红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218934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3271576
中图分类号 B844.11-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