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学中的经济学--青少年应了解的古代经济管理故事/青少年经济学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冯伟编著的这本《国学中的经济学--青少年应了解的古代经济管理故事》是“青少年经济学系列”丛书之一,选编了国学中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管理故事,以之为载体阐述了现代企业的诸多管理理论和技巧,具体包括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经济谋略、 人力资源四篇。

内容推荐

冯伟编著的这本《国学中的经济学--青少年应了解的古代经济管理故事》的故事选编时广泛搜罗国学中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管理故事,并注重故事的可读性、经典性。《国学中的经济学--青少年应了解的古代经济管理故事》以经典故事为载体,阐述了现代企业的诸多管理理论和技巧,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从而使你体会到管理的内涵以及管理艺术的本质和魅力。

目录

第一部分 经济管理篇/001

 经世济民——树立理想/003

 三尺巷——和气生财/006

 立木为信——信用经济/009

 九言策——运筹学/014

 扁鹊的医术——事后控制/018

 愚公移山——成本效益/020

 覆水难收——沉没成本/023

 东食西宿——机会成本/026

 欲食半饼——边际效应/029

 路边苦李——产权概念/033

 读书人砍价——均衡价格/036

 大瓢无用——使用价值/039

 智伯分马——生产成本/043

 淝水之战——规模经济/046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成本/050

 卫凯上书——量人为出/053

 二子分财——效率与公平/05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险投资/059

 八坛七盖——资本运营/062

 以静制动——坚守价值/06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确定性/066

 凿壁借光——外部效应/070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最优均衡/07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性创造新价值/075

 狡兔三窟——资产分配/078

 一字千金——资源的稀缺性/081

 待价而沽——寻租行为/084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短期行为/086

 物以类聚——产业集群/089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道德风险/092

 孙冕建盐场——控制管理/094

 求同存异——协调管理/096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管理/10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管理/105

 化干戈为玉帛——组织管理/107

 丁谓施工——运筹学的运用/110

 民为贵——人本管理/112

 隆中对——战略定位/119

 水中捞月——泡沫经济/124

 一箭双雕——预期收益/126

 破茧成蝶——拔高经济/128

 童言无忌——经验管理/130

 宠辱不惊——遵循管理规律/132

 杀鸡用牛刀——创新价值/134

 邹忌比美——企业决策危机管理/138

 逝者如斯——时间管理/141

 量体裁衣——战略设计/144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危机管理/147

 亡羊补牢——危机处理的策略/149

第二部分 市场营销篇/153

 朝三暮四——效用/155

 田忌赛马——权衡取舍/158

 洛阳纸贵——供需法则/161

 东床坦腹——信息对称/164

 千金买邻——消费者剩余/168

 郑人买履——交易费用/172

 冯谖弹剑——价格歧视/175

 王婆卖瓜——推销/179

 胡雪岩卖药——顾客满意度/182

 骑虎难下——斗鸡博弈/184

 西施浣纱——光环效应/188

 酒香不怕巷子深——口碑营销/191

 别让好奇心蒙骗——悬念营销/194

 奇货可居——信息决胜/197

 李白的《客中行中》——广告/200

 文君卖酒——美女经济/205

 鸿雁传书——信息传递/210

 刘邦斩白蛇——广告策划/216

 班超御敌——声东击西/218

 尺蠖求伸——以退为进的策略/221

 围师必阙——商业伦理/223

 撒豆成兵——渠道效应/225

 东施效颦——示范效应/227

 买椟还珠——舍本逐末/231

 狐假虎威——替代效应/234

 苦肉计——虚假信息/238

 人间美味“饿”——饥饿营销/242

 上善若水——随机应变/245

 放虎不一定归山——市场营销策略/247

 魏延之乱——恶性竞争/249

 七国争雄——市场竞争战略/252

第三部分 经济谋略篇/255

 伊尹之谋——对外贸易获取资源/257

 杠池之谋——增加需求,改善民生/259

 鹄鸥之谋——有形的手,政府引导/262

 北泽之谋——商品稀缺/265

 渠展之谋——战略资源垄断/267

 癸乙之谋——宏观调控/270

 怀夷之谋——用经济手段增强民族融合/274

 置屯之谋——无粮不稳/277

 耜铁之谋——平衡物价/280

 曲衡之谋——鼓励国际贸易/283

 菁茅之谋——改革币制应对通货膨胀/285

 栈台之谋——解决债务危机/288

 籍谷之谋——市场调节/293

 谢物之谋——保护价收购/295

 三原之谋——重视原材料,掌握主动/298

 北郭之谋——社会分工、资源互补/302

 石璧之谋——信息不对称/304

 商汤之谋——竞争情报/307

 制鲁梁之谋——稀缺价值/310

第四部分 人力资源篇/317

 士为知己者死——用人策略/319

 赵匡胤用“活”败军之将——用其长则长/323

 刘邦用韩信——以低用高要给以相应的尊崇/327

 神偷请战——技之长/333

 孙权的用人哲学——疑人不用,用人不疑/335

 丞相问牛喘——管理层级/339

 马公甫一步登天——是金子就会发光/342

 “马狗”掌柜——用人不拘一格/347

 二桃杀三士——企业激励机制/352

 毛遂自荐——求职中自信的美丽/357

 一箭易折,十箭难断——企业团队目标/360

 宽猛相济——企业家容人/362

 孔子的三条忠告——企业家的表率作用/364

 西游记——团队领导的智慧/366

 克己复礼——踢猫效应/368

 黄帝问路——驱逐害群之马/371

 老子的人生“四不”——企业领导艺术/373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职位定位/376

 刘备招亲——学会做老板/379

 化干戈为玉帛——冲突管理/383

 “大学之道”——管理者的素质一/386

 仁心与慧思——管理者的素质二/389

 强行者有志——员工的管理/392

 以知治国——集团管控/396

 因才使用——高效管理/398

 黄金台招贤——人才引进/404

试读章节

在三国中,刘备出身寒微(卖鞋生意),在一生中即使快到50岁,依然屡战屡败,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备谋略、兵法都不如曹操、周瑜等,杀敌不如自己的拜把弟弟关羽、张飞。但是他却最终三分天下,并差点一统天下,然而刘备所具备的老板素质,却是今天的许多老板要学习的。

刘备身上的优点很多,下面就从刘备去东吴娶孙权之妹孙尚香的故事说起。

周瑜为了控制刘备,以达到不战或以微小代价取得荆州之地的目的,让刚失去甘夫人的刘备娶东吴老板孙权的亲妹为妻的计策,以便刘备到东吴后诛杀或控制。

为了不与东吴交恶,刘备答应了东吴的联亲,但是刘备在去东吴之前做出了以下安排。

(1)把东吴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同时为了防止自己被东吴利用,做出凡是从东吴传回的自己指令可以不执行。

(2)在去东吴之前,他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找他进言,大说诸葛亮的不是,向他陈述大权交给诸葛亮的弊端。但是刘备听到这些,却严厉呵斥,并拿刀扎自己耳朵相逼。

(3)为了避免关羽和张飞在他不在期间不服从诸葛亮的指挥,甚至坏了大事时,他要给予诸葛亮可以诛杀关羽和张飞的密令。

要知道在这些角色中,关羽和张飞是桃园三结义时结下的生死之交,在刘备的事业中不离不弃,屡立战功,用现在的话说关羽和张飞是刘备的创业元老,而且功不可没,而诸葛亮只不过是刘备在新野时才三顾茅庐请到的军师,也可以是说是刘备请来的职业经理人。

刘备去东吴娶亲如同一个企业老板出远差,且沟通和传递信息极其不方便,按道理来讲是应该选择一个让自己绝对放心的人来管理企业运转。但是对一些老板来讲,却会授权给自己的亲信如关羽、张飞等人(因为他们是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或者授权给如诸葛亮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也会同时授权给自己的亲信进行牵制。但是刘备并没有这样做,却是把所有的经营管理大权授给了职业经理人。

现在许多老板宁可相信亲信的谗言,也不愿意相信职业经理人的忠诚。所以,一旦有自己的亲信说职业经理人的坏话,便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并开始对职业经理人制造障碍,进行牵制,以至于职业经理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从而萌生去意或不再用心工作,但是刘备却对亲信的谗言大叫呵斥,甚至用刀扎自己的办法来阻止亲信的不当言行,为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在老板不在时,甚至老板在时,职业经理人最难管理的恐怕就是那些老板的旧部,尤其是立过大功的旧部,他们往往会依仗自己的功劳、资格、关系等公开与职业经理人叫板,使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无法开展,而遇到这种情况,有的老板就只是和稀泥或者埋怨职业经理人无能,无法拢住人心等。但是刘备为了支持诸葛亮的工作,甚至敢授予诸葛亮必要时杀掉关张的密令。

要知道如果刘备做不到这些,那么孙权或周瑜一个简单的离间计就可以让刘备的事业面临灭顶之灾。事实上,在三国中许多军事集团或者诸侯就是被敌手的离间计而搞得快速衰败甚至灭亡的。刘备事业之所以能做大,和他会做老板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的老板们当你还在埋怨自己无人可用,部下离心离德,事业难以为继时,不妨把自己和刘备对照一下,或许自己从中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原因。

P380-382

序言

学经典、诵经典。

现在各中小学校都要求学生“学经典、诵经典”,开展了国学的各种学习活动,掀起了中小学生学习国学金典的热潮。

“妙笔书和谐,丹青画锦绣”;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这些口号反映了学校和家长对中小学生读国学的积极引导。青少年读书从故事开始,一些历史故事、典故最容易让青少年记住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小故事,大智慧,大管理。读最经典的故事,学最实用的管理。本书收集了中国古代具有影响力的管理故事,这些平凡而精辟的故事精彩绝伦,妙趣横生,火种般点亮中小学生的智慧之灯,让青少年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管理的快乐。中小学生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看似深奥、其实空洞无物的理论,而一个简短精辟的故事,却能轻易打动他们的心。因此,学习经济管理方法不如听一个个经典管理故事的效果好、印象深刻,学起来也有兴趣,容易坚持下去。用古代故事浸润中小学生的思想,用故事传播道理是最适当不过的。

本书故事选编时广泛搜罗国学中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管理故事,并注重故事的可读性、经典性。本书以经典故事为载体,阐述了现代企业的诸多管理理论和技巧,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从而使你体会到管理的内涵以及管理艺术的本质和魅力。

故事是智慧的优良载体,希望你能发现管理故事里隐藏的闪光智慧,成为更英明睿智的管理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学中的经济学--青少年应了解的古代经济管理故事/青少年经济学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07183
开本 32开
页数 4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2151156
中图分类号 F129.2-49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2
出版地 四川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4: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