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可以照亮过去,也可照亮未来,然而回忆的文字必须真实。回忆文字实际上就是描绘自己的精神肖像,既不能矫揉造作,也不能涂脂抹粉,倘使走样了那就是欺骗自己和别人。作者常读到当下的某些回忆文字,不论是写自己或是写旁人,总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问题就出在不够真实。回忆文字关键在于创作态度必须真诚,真诚才能导致真实。只有以真诚的笔墨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能取信于人,才会有益于社会。写回忆文字也必须提炼。人的生活是丰富庞杂的,有珍珠也有泡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就成了陈年流水账簿,应该刻意挑选那些对于社会人生有意义的事情来加以描写,才于人于己有益。当然提炼不是虚构想象,那是自不待言的。吴欢章写下《写在心上的故事》这些回忆文字,是力求根据这些原则来写的,至于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界,那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作者吴欢章《写在心上的故事》里这些回忆文字,着重写了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山河情、家国情以至世界情,是我生命的润滑剂,也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与情同在,才使我不是宇宙间孤单的存在,而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正是这种种情的汇集,构成了他的生命的温暖,构成了他的生活的欢乐,构成了他的人生跋涉的动力。也正是这种种情的滋养,使他在困苦时得到援手,在孤寂时得到安慰,使他走遍天涯处处看到美丽的风景,使他在茫茫四顾时始终看到前途的灯火。人间有情,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人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可爱。人间真情是一种爱的矿藏,回忆文字把它从每个人心底发掘出来,便可集聚为爱的光焰,温暖我们周遭的世界。
人的命运是各式各样的,生活也是纷纭万端的,我们从记忆矿藏中选取什么材料来加以表现,自然也是不拘一格的。不过我这些回忆文字,着重表现的是我过往生活中那些美的人和美的事。因为正是生活中这些美的火种,曾经点燃我的生命的激情,照亮我的内心,伴随着他的人生旅程使我不惮于前驱。爹娘的情深似海,妻儿的相濡以沫,师长的诲人不倦,朋友的不离不弃,天涯孤旅的异国乡情,漫游世界的萍水相亲,这一切都刻进我的年轮,写成心上的故事——《写在心上的故事》。
童年的记忆
童年留给我的似乎只有贫穷和困苦,唯独春节给我留下欢乐的记忆。
当时我家住在天津的一个贫民区,这儿的居民终年劳苦,只有春节方能过上几天宽松的日子。记得一进入腊月,我就掐着指头算,眼巴巴地盼着春节早点到来。节前让我最开心的是两桩事。一件是“二十八,白面发”。到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发面蒸馒头,一笼又一笼,蒸好了就倒进一个大缸里,积攒着从正月初一吃到十五,馒头馅有红枣的,豆沙的,诱人的香味飘满大街小巷。我们这些穷孩子平时吃玉米面窝窝头都吃腻了,这时就像哥伦布望见新大陆,一直围着大人转,蹲在蒸笼边看,大人看不过去了,就递两个馒头过来:“看那馋相,去尝尝新吧!”于是,我们拿着热腾腾的馒头跑到胡同里,大家都乐呵呵的,用手掰开互相分尝,一边吃,还一边品评着谁家的馒头最好。我们咀嚼着节日的快乐,感到彼此的心比平时靠得更近。另一件开心事是“二十九,贴道友”。腊月二十九家家门上都贴出红色的春联(俗称道友),我一路看过去,什么“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西园翰墨,华国文章”,琳琅满目,就像游览一条诗的长廊。有一位姓叶的小学老师,是我们这一带的“秀才”,家家都去请他写春联,我则爱站在他身边看他写春联。有一回他问我:“你会作对联吗?”我说在课堂上作过一两次,于是他叫我想一联由他来写。我脱口而出:“大人辞旧岁,小孩迎新年。”叶老师若有所思点点头:“倒也说出一点世道人心。”接着挥笔写就,并且送给我。我高兴地拿回家去,结果妈妈只把“小孩迎新年”这一张贴在家门上,虽然只有半联,但我看着还是乐滋滋的,因为这总是我发表在门板上的“处女作”。
大年夜是欢乐的高潮。吃过年夜饭,“出灯”的时刻到了,我连忙打起爸爸送给我的小灯笼,一边唱着:“打灯笼,烤手了,你不出来我走了”,“一打一个灯,两打一个灯,三打打出个满天星”……满街的灯笼犹如一条条火龙,映红了除夕的夜空。我和几个小朋友打着灯笼走过一家门前,门坎上呆呆地坐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这家特贫困,爸爸拉胶皮(人力车),妈妈缝穷(靠帮人家缝缝补补挣钱),因为买不起灯笼,七岁的二金子只好抱着三岁的小三子坐在门口眼泪汪汪地看着过往的灯笼。我们心里有点难过,赶忙拉起两姐妹,把灯笼塞到她俩手上,大家相拥着一起投入灯的河流。我们边走边唱,两姐妹的泪眼渐渐绽出微笑。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这块长年灰头土脸的地方,一下子开满鲜艳的花朵。小媳妇,大闺女,小丫头,全是周身红:红袄,红裤,红鞋,红袜,满眼都是绚丽的风景。春节这几天,最吸引我的是两件事。一是看“拜年队”。“拜年队”一般由七八个人组成,一个领头,两人唱数来宝,几个踩高硗。“打竹板,跨大步,眼前来到杂货铺……”他们边敲竹板,边唱,边跳,到一家又一家商铺拜年。唱过一阵贺辞,商铺掌柜的出来递给领头的一个红包,然后他们再唱着,跳着,走向另一家商铺。我总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观看,以致把吃饭都忘了,常常是妈妈赶来把我从人群中拽出来,揪着我的耳朵回家去。就在这当儿,我那被揪着的耳朵仍然在恋恋不舍地捕捉那渐渐远去的数来宝的铿锵音调。另一件吸引我的事是看小人书。平时妈妈对我管得很严,只有过春节才对我有点“松绑”,我平时干瘪瘪的口袋里这时也有了几个压岁钱。于是天一黑我就钻进街口小鞋铺去看平日难得一看的小人书。鞋铺里有一个慈祥的皮匠爷爷,还有他那可爱的小孙女莲儿,他们做鞋卖,也顺带租小人书。我走进鞋铺就像进入天堂,坐在小凳上一本又一本地看小人书。屋里静静的,老爷爷默默地坐在那里上鞋,莲儿守在屋中央的炉子边添煤烧水,尽管外面大雪纷飞,室内却暖意融融。有时莲儿养的小黄猫跳到我的膝盖上睡觉,它的喉咙里那呼噜呼噜的声音,给我的心中注入一种温馨的气息。我忘情地一本又一本地读着小人书。时而跟着孙悟空去“大闹天宫”,时而随着关云长去“过五关斩六将”。有一回我走进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不知怎的,眼前闪出二金子和小三子那愁苦的面容,我的心里忽然飘进一阵风雨……
我那童年的春节,是遥远夜空中星光的闪耀,是贫瘠土壤上稀见的花朵,是希望和失落交织的梦境,是优美而凄清的音乐,是我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旅途上时时回味的诗章。
P1-3
回忆照亮人生
人总是要回忆的,人到老年尤其喜欢回忆。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返顾人生,回忆就会成为一种精神养料。正如学业需要复习,知识才会巩固,人生也需要复习,认识才会透彻。当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打量走过的足迹,会从历史烟尘中拾取闪光的金粒,会从已往岁月中发现新的生活底蕴。英雄豪杰曾有峥嵘岁月,普通人也有珍贵的记忆。因为普通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呼吸在芸芸众生之中,他们个人的小悲欢能更为深入具体地折射出大时代的涛光云影,甚至能补充高端回顾所忽略的社会的细枝末节。我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我的生活跨越了两个世纪,而这数十年正是我国风云变幻、翻天覆地的时代。我经历过旧社会的黑暗和新社会的光明,经历过战乱和困苦、变革与建设,经历过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曲折,在我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大学教授的漫漫长途中,可说是尝遍苦辣酸甜的人生百味,把这些从回忆中挖掘出来并诉之于文字,容或可以照见时代的一些侧影,也许能够对自己和别人有些益处。回忆可以照亮过去,也可照亮未来,然而回忆的文字必须真实。回忆文字实际上就是描绘自己的精神肖像,既不能矫揉造作,也不能涂脂抹粉,倘使走样了那就是欺骗自己和别人。我常读到当下的某些回忆文字,不论是写自己或是写旁人,总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问题就出在不够真实。回忆文字关键在于创作态度必须真诚,真诚才能导致真实。只有以真诚的笔墨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才能取信于人,才会有益于社会。写回忆文字也必须提炼。人的生活是丰富庞杂的,有珍珠也有泡沫,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否则就成了陈年流水账簿,应该刻意挑选那些对于社会人生有意义的事情来加以描写,才于人于己有益。当然提炼不是虚构想象,那是自不待言的。我写这些回忆文字,是力求根据这些原则来写的,至于是不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界,那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我这些回忆文字,着重写了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山河情、家国情以至世界情,是我生命的润滑剂,也是我生活的精神支柱。与情同在,才使我不是宇宙间孤单的存在,而成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正是这种种情的汇集,构成了我的生命的温暖,构成了我的生活的欢乐,构成了我的人生跋涉的动力。也正是这种种情的滋养,使我在困苦时得到援手,在孤寂时得到安慰,使我走遍天涯处处看到美丽的风景,使我在茫茫四顾时始终看到前途的灯火。人间有情,世界才变得如此美丽,人才会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可爱。人间真情是一种爱的矿藏,回忆文字把它从每个人心底发掘出来,便可集聚为爱的光焰,温暖我们周遭的世界。
人的命运是各式各样的,生活也是纷纭万端的,我们从记忆矿藏中选取什么材料来加以表现,自然也是不拘一格的。不过我这些回忆文字,着重表现的是我过往生活中那些美的人和美的事。因为正是生活中这些美的火种,曾经点燃我的生命的激情,照亮我的内心,伴随着我的人生旅程使我不惮于前驱。爹娘的情深似海,妻儿的相濡以沫,师长的诲人不倦,朋友的不离不弃.天涯孤旅的异国乡情,漫游世界的萍水相亲,这一切都刻进我的年轮,写成心上的故事。诚然,真善美和假恶丑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不过我着重肯定生活中美的存在,其实也就是对生活中丑的一种否定。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虽然并不平坦,而是充满迂回曲折,虽然也有过贫苦的煎熬,小人的捉弄,有过挫折的懊恼,困境的叹息,但我总是着重表现自己生活中欢乐和光明的一面,纵使在艰难困苦的岁月也总是突出对于生活的憧憬和希望。因为我坚信生活是美好的,人生就是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而走向光明的长途,应该说,光明、美好、乐观是我们生活的主导力量,是我们的世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强支柱。从黑暗中突出光明,从丑中突出美,从苦难中突出欢乐,回忆文字才能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强固人们的生活信心。
从回忆中走出来,正好是秋阳灿烂的早晨。我通过回忆重新度过那已经逝去的人生,审视走过来的足迹,寻觅曾经生活的意义,回望人生旅途中的美丽风光,抚摸我所钟爱所宝贵的一切。“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回忆是通向过去的,那是一个不可复返的世界,那里有我少年的困苦,青年的奋发,中年的坚忍,老年的安详,那里有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使我之成为我的风云雷霆和阳光雨露。然而回忆又是连接现在并通向未来的。从回忆中我找到了爱,找到了美,找到了永不衰竭的生活热情,找到了鞭策我继续前行的动力。生活是一座大熔炉,回忆就是这炉中的永不熄灭的火焰。让这熊熊的火焰,照亮你我的心灵,照亮你我的人生,照亮我们整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人间真情的感动文字(跋)
吴小欢
父亲鼓励我为他这册《写在心上的故事》作跋,是他对我的厚爱。
用诗书齐家形容我们这个家庭,毫不为过。桌边畅饮,谈得最多的是诗,而且爸爸镕铄古今,每每新意迭出。席问观书,聊得最深的是历史大家的内心,每每古意浓浓。甚至在旅途中,面对历史烟尘,爸爸也会结合现实,流泻出对世道沧桑的独特感悟。
爸爸看的书多,写的书多,朋友也多。友感其义,常来登门请益。友感其诚,常会两肋插刀。友感其智,常形诸笔墨。
爸爸的才华,源自他对文学的真诚思考。爸爸的成就,源自他勤奋不辍的笔耕。想起小时候,我对文字的敏感源于爸爸寓言的启迪,妙语连珠的评解常使我乐不可支,于是开始我的看世界的旅程。
除了他的幽默和才情,爸爸待人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就是他的温厚,厚责于己,薄责于人,这是他的行事风格。在漫漫的人生长途中,他有求索,也有深思。有跋涉的飞沙走石,也有停泊的月白风清。每看到人间善良、朋友上进,他便欢喜不已,每见到人间情恶交错、世事诡谲,他便驻足沉思。他坦言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每每碰到难题,我总能从他人理人情的剖析中取得温暖,以不惮于前驱。
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他的朋友观;取大略小,求同存异,是他的处世方法。身处复杂的世界,他却始终淡泊为怀,与人为善,过去有朋友说他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可见他对人的真诚。面对喧嚣的当下,他的沉静和执著又比以往增加了几分,唯一不改的却还是他对人世间的真诚。
爸爸对我们这个家倾注了全部的爱,我的忧喜悲欢时常牵引着他心的潮汐。记得小时候,目送爸爸出差的背影,常常满心欢喜,因为他的归来,常常给我带来连连惊喜。常常抱怨爸爸对我批评多多,殊不知,这正是他爱之深、责之切的大爱。
这册心上的故事,记载他一路走来的人间大爱和思考,相信读者自会从他深挚的笔触中得到自己的感悟。是为跋。
2011年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