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样牵着你的手(陪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
内容
编辑推荐

林伟贤、廖佑庆所著的这本《这样牵着你的手(陪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中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方面的答疑解惑。作者结合国内外教育案例,就国内热门话题“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用闲话家常又发人深省的聊天方式,对教育孩子仍有有盲区的家长们娓娓道来,能够引起广大家长的共鸣和思考。

相信阅读本书后,不仅能加深您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有助于培养您的孩子从优秀走向卓越!是父母们人手必备的“亲子教育宝典”。

内容推荐

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期盼和喜悦中诞生的,这是因缘和合。每一个孩子,都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欲,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观点和期望都影响着孩子的脾气秉性,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但是,作为家长,你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误区吗?你知道怎样发现孩子心中真实的想法吗?你知道如何发掘孩子的潜能吗?你知道最应该培养孩子哪方面的能力吗?……

选择林伟贤、廖佑庆所著的这本《这样牵着你的手(陪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的读者,您是睿智的,您的孩子是幸福的。《这样牵着你的手(陪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中的内容能帮您更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潜能,为您找到陪孩子成长的正确方法,助您教育出更加卓越的孩子。

目录

序 教育孩子也需要“上岗证”

第1章 父母的观念是孩子的起跑线

 第一节 别让父母的爱变成害:走出家教的误区

 第二节 想太多:担心是一种诅咒

 第三节 做太多:让孩子成长的不是时间而是经历

 第四节 骂太多:打骂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第五节 给太多:让孩子无法承受的“爱”之重

 第六节 要太多:养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荣誉

 第七节 伴太少:给孩子最美好的回忆

 第八节 坐太少:要满足孩子的心灵需求

 第九节 知太少: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十节 爱太少:爱孩子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

 第十一节 变太少: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第2章 好家长会这样做

 第一节 影响孩子成长的五个催眠师

 第二节 选择最佳的教育风格

 第三节 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第四节 如何做不生气的父母

 第五节 给孩子展现梦想的机会

 第六节 学会挖掘孩子的特质

 第七节 好父母的行动清单

 第八节 父母一生都要做的功课

第3章 关键1:为孩子扎稳成长的根

 第一节 孩子成长发展的根本

 第二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我认知

 第三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我尊重

 第四节 自尊的四大支柱

 第五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律

 第六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主性

 第七节 培养孩子成为正直的人

 第八节 培养责任心的三个方法

第4章 关键2:为孩子插上成长的翅膀

 第一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我激励能力

 第二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我期许能力

 第三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节 培养孩子正面的自我引导能力

 第五节 培养孩子的均衡能力

 第六节 均衡孩子人生的八大领域

第5章 关键3:凡事要有好习惯

 第一节 家财万贯不如一个好习惯

 第二节 在观察、模仿和重复中养成好习惯

 第三节 养成好习惯需要强劲的动力

 第四节 正确认识坏习惯

 第五节 三步帮孩子改掉坏习惯

 第六节 好习惯创造美好未来

第6章 关键4: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理财课

 第一节 理财课:被家长们忽视的成长课

 第二节 人格健全,理财观念才会健全

 第三节 用数学方法教孩子理财

 第四节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第五节 让孩子懂得珍惜金钱

 第六节 让孩子参与家庭中的理财

第7章 关键5:有能力才有竞争力

 第一节 能力培养的三个方面

 第二节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节 教孩子学会做时间的主人

 第四节 感恩:让孩子步入社会后更受欢迎

 第五节 只有“偏执狂”才能更优秀

 第六节 拓展孩子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

 第七节 培养孩子的创业家精神

 第八节 真正赢家的13个秘密

附录 为孩子打开通往世界之门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原则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理念

试读章节

别让父母的爱变成害:走出家教的误区

我们很多家长因为自己比较辛苦,所以就害怕自己的孩子受苦,给孩子准备了一切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给孩子备车、备房、备银子……一切都备好了,就是忘记给孩子准备健全的大脑,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令人叹息的事情。

有一位很辛苦的父亲,在音乐上有很杰出的成就。他老年得子,他的孩子也在很小的时候就学音乐。可是很可惜,孩子在15岁的时候,未成年驾车,撞人之后竟然拿着球棒殴打挡他的路人。结果可想而知,他的孩子受到了法律制裁。

我们还看到,有一些“富二代”“官二代”在各种场合“炫富”,不仅买了很多名牌衣服和包,竟然还用人民币点烟。

这些情况让人担忧,因为我发现,如果父母什么都给孩子准备好,可是没有给他一个健康的大脑,没有给他一个好习惯,没有在他头脑里种下对他一生有帮助的思想,那孩子长大以后,会变得跟父母原来所希望的样子背道而驰。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会这样的,我的孩子很好,我的孩子读书很努力,成绩也非常不错。”那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两则消息吧。

北京某大学有一个神童,从小就跳级读书,16岁时已经快博士毕业了。参加论文答辩前夕,他竟然跟妈妈说:“如果你不帮我在北京买一套房,我就拒绝参加论文答辩。”

有一位公务员,硕士毕业,工作也非常不错。年近六旬的父母来帮他带孩子,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因为跟父母的一些矛盾竟然殴打他们。

家长经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的观念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我们有多少钱不重要,给孩子报多少补习班不重要,给孩子买多少吃的喝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式,能够高瞻远瞩,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

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是我最希望跟广大家长探讨的。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常的性格、人格、品格,我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可是很多孩子的人格和性格发展被扭曲,至于品格方面,已经不是追求高尚而是追求低下了。如果这“三格”都出了问题,很显然我们的孩子肯定要有麻烦了。所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家长,让孩子在人格、品格、性格方面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也可以避免家长进入恶性循环。

下面,我先分析一下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用我的话来总结,就是“五个太多”(想太多、做太多、骂太多、给太多、要太多)“五个太少”(伴太少、坐太少、知太少、爱太少、变太少)。希望广大家长看过之后,能够走出这些误区,不要把“害”当作“爱”来给予孩子,也不要忽略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从而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想太多:担心是一种诅咒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第一个误区就是——想太多。

父母很“可爱”,对子女总是有太多的担心:担心子女功课跟不上,担心子女交上坏朋友,担心子女吃不饱、穿不暖,担心子女应付不了各种要做的事情……总之,有了子女之后,家长常常被各种“担心”困扰,时时刻刻都在担心一些事情。

这种“担心”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我女儿11岁的时候,经常有人打电话找她。如果对方是个小男孩,我就担心起来:这是不是我女儿的男朋友啊?她在学校会不会谈恋爱呢?……

其实现在想想,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11岁,会不会有人追她?当然有的,可是那个“追”,不是长大了之后的那种追求,只是单纯的喜欢而已。11岁的小朋友,我讨厌你,你讨厌我,我喜欢你,你喜欢我,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感觉,十分单纯,可是有些家长却担心得不得了,其实完全是在瞎操心。

P3-5

序言

教育孩子也需要“上岗证”

教育子女可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却需要终身付出的职业。我们买一台电视机,是有《使用说明书》的;我们买一台电脑,也有《使用说明书》;可是孩子出生的时候,却没有附上一份《使用说明书》。全天下的父母都在学习如何做好父母,全天下的孩子也都在学习如何做好孩子,所以,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慢慢学习,一起成长。

教育孩子是需要学习、需要“上岗证”的。家长只能教授孩子自己已经关注并且掌握的东西,从某些层面来说,家教不仅仅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更是用来“教育”家长的。家长熟悉并掌握一些知识之后,才能去教育孩子;如果是家长自己都未掌握的知识,又如何传授给孩子呢?

每位家长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希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教育经验,不仅不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还会给他们带来伤害。如果真是这样,也许我们的孩子比生病住院的人还要悲惨,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接受家长付出的“爱”。

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

在浦东机场,有一个孩子刺杀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在那一刻一定身心俱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在法庭上苦苦哀求法官,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孩子犯下的错她都可以承扭,只要孩子好,她就一切都好。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想广大家长会和我一样唏嘘不已。我们很多家长只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忽视了品德教育,或者说,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致让孩子偏离了成长的轨道,犯下了错误。

我重申一遍:教育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也是需要“上岗证”的。要想培养出卓越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成为卓越的家长,因为每个孩子在出生后都是由家长抚养成人的。对于孩子来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长。

你是否还在溺爱孩子,用物质来弥补无法陪伴孩子的缺憾?你是否还在把孩子当成复制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干预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各位父母请务必牢记:留给孩子价值和回忆远比留给他们宝物和金钱来得重要。

我要提醒大家:一颗种子播下去之后会不会生根,会不会发芽,会不会开花,会不会结果,需要很多因素的配合,比如阳光、空气、水和土壤,还需要农夫细心的灌溉和栽培。如果后天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都没有问题,但那颗优良的种子却没有长好,这就是农夫的问题了。我们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后天环境都没问题,但是孩子仍然没有健康成长,那就是我们传输给孩子的观念不正确,是我们的观念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本书是根据全美国最顶尖的潜能激发专家丹尼斯·魏特利博士25年的教育经验集结而成,他的课程曾经帮助过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从“阿波罗号”航天员到世界冠军,从著名企业家到政府领导者……笔者结合中国式家庭的特点,将这套理论丰富、完善,以帮助孩子扎稳生命的根,练就翱翔世间的翼,走向卓越的人生。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好朋友、好搭档廖佑庆老师诸多帮助,他不仅直接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写作,而且通读了我的书稿,对我的书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使得全书更完整、更顺畅,教育方法也更实用。所以这本书署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本书中提到的“我”,是指我本人林伟贤,在此说明一下。最后,真诚地希望这本书对各位家长教育孩子有所帮助。

林伟贤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父母,你想让孩子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吗?你想成为孩子的朋友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做父母的艺术吧!

——卢勤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比祖辈更严峻的挑战和更多的诱惑,引发的问题使很多初为父母的家长们束手无策……在这里,我推荐你阅读《这样牵着你的手》。

——糜若兮 中国少年儿童报刊 工作者协会原副会长

两位作者都是好老师,更是好父亲。他们用自己身为人父的教育经验,结合目前教育现状写成的这本家教图书,内容很平实、很温暖,是一本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增进感情的实用读物。

——郭腾尹 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

人生就是赛场,成长就是跨越一道又一道障碍物。现在的家庭模式大多是“4+2+1”,如何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子女?相信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高铭和 成长励志专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样牵着你的手(陪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伟贤//廖佑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27657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2013146252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