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员工与企业共赢
内容
编辑推荐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共赢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共赢心态成为人们走向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心态。因此,每一位职业人士必须树立与企业共赢的思想和观念。与企业共赢,应该成为每一个职业人士最高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能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坚持按照《好员工与企业共赢》中所列出的策略去做,你最终将实现与企业共赢的目标。

本书提出一个独特的理念:“共赢”,这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理念。本书是员工与企业互利共赢关系的权威解读,阐述了实现个人与企业互利共赢,一起走向成功的有效策略和最佳途径,是员工和企业实现和谐共赢的权威培训经典。本书由吕国荣著。

内容推荐

共赢心态,这是21世纪人们走向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心态。员工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只有与企业共赢,才是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赢。《好员工与企业共赢》以宽阔的视角和胸怀,剖析了员工与企业的深层关系,提出“共赢”是员工与企业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并从多个方面细致地阐述了达到这一目标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如:创造好业绩,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具备好人品,对企业忠诚,拥抱责任,心怀感恩,团队合作,厉行节约等。

《好员工与企业共赢》有理念,能落地,是职场人士获取正能量的良好读物,也是企业提升员工素养的优质读本。本书由吕国荣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共赢:员工与企业共同追求的终极目标

1 员工与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2 企业的赢局:让员工与企业一起赢

3 员工的赢局:与企业共赢才是最大的赢

第二章 创造好业绩,员工与企业共赢才有保证

1 创造一流业绩,成就个人与企业的共赢

2 想与公司共赢,就要多为公司创造价值

3 你为公司赚钱,公司为你加薪晋职

4 树立“结果至上”的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共赢的结果

5 付出越多,你收获的也会越多

6 创新创出好效益,也开创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第三章 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实现自己与企业同心共赢

1 树立新主人翁精神,追求个人与企业同心共赢

2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爱护,受益最大的是我们自己

3 树立“老板心态”,营造一种共赢的职场关系

4 你处处为公司着想,公司和老板也会为你着想

5 像老板一样行动和思考,更容易实现共赢的目标

6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共享双赢

第四章 员工与企业共赢源于好人品

1 员工人品好,与企业共赢才有保障

2 激情是工作的灵魂,也是员工与企业共赢的动力之源

3 爱岗敬业是员工与企业走向共赢的最佳途径

4 诚信为个人和企业带来共赢

5 学会宽容,有助于创造共赢局面

6 勤奋工作能让你和公司获得共赢

第五章 忠诚的双重价值——互利共赢

1 与企业共赢的基础:既要有能力,更要有忠诚

2 忠诚是个人与企业共赢的有力保证

3 忠诚自有忠诚的回报

4 用忠诚为企业保驾护航,与企业共生共赢

第六章 拥抱责任,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赢

1 没有责任心,哪来的共赢

2 责任心是员工与企业缔造共赢的关键

3 乐于担当责任,才有担当更大责任的机会

4 将责任落实到位,成就个人与企业的共赢

第七章 感恩缔造共赢

1 以感恩的心缔造共赢

2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你将收获更多

3 感谢老板的培养和赏识,同老板共创双赢

4 感谢同事的支持和帮助,和同事互助共赢

5 感恩客户的抱怨和选择,与客户互惠共赢

6 用感恩代替抱怨,企业一定会回馈你美好的未来

第八章 团队合作,互助共赢

1 从“个人英雄主义”到“团队合作共赢”的蜕变

2 树立团队精神,在团结协作中实现共赢

3 懂得与团队成员共同分享成功,双赢共进

4 职场竞争的最高境界不是你输我赢,而是共赢

5 加强团队交流沟通,促进合作共赢

第九章 节约是个人与企业的共赢选择

1 节约是企业和员工的共赢选择

2 花企业的钱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节俭

3 节约一元钱等于为企业净赚了一元钱的利润

4 为企业节能降耗保增长,这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第十章 好员工与企业共赢,共创美好的未来

1 企业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成长、共赢的工作平台

2 与企业同风雨、共命运,携手共创双赢

3 与企业一起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

4 与企业一起成长,实现个人与企业和谐共赢

后记

试读章节

企业和员工之间一直都是一对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共同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员工的投入与付出,员工的成长与进步依托于企业的资源与平台。员工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通过发掘培养员工使员工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然而,在现实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矛盾:员工总是一味抱怨公司所给予的薪水太少,没有升迁的机会,对工作缺乏热情。反过来,企业总是抱怨员工效率太低,缺陷太多,不够资格拿更高的薪水。

那么,出现这样的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缺少“共同发展,实现共赢”这样的意识。

员工与企业是共生共赢关系,而非相互博弈关系。如果员工与企业没有共赢意识,在这场无谓的非合作博弈里,自然没有赢家。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共赢时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劳动关系和相互博弈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依赖、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企业和员工两者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无论对企业老板和管理者也好,对员工个人也罢,劳资双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共同发展,实现共赢。只有企业的发展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并驾齐驱时,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

《纪实》杂志曾有一篇文章《程晨:史玉柱背后的传奇女人》,作者张晓红在文章中详尽介绍了程晨与企业共赢,一起步人辉煌的故事。

1995年6月,20岁的程晨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进入巨人集团工作。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是那个时代最热门的人物。1995年,正是史玉柱最辉煌的时期,巨人集团产值超过10亿元,巨人大厦动工,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投放市场,史玉柱也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和巨人集团的其他员工一样,程晨也是从最底层的促销员做起,三个月后转为正式的业务员,半年后晋升为业务主管。

1996年3月,史玉柱带着公司高层前往江苏检查销售情况。当时南京公司经理职位空缺,21岁的程晨临危受命。但她心里没底,南京公司当时的销售成绩排在全国后十名,史玉柱又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当晚11点公司召开紧急会议,程晨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史玉柱。  “你准备用多久来改变这个情况?”史玉柱问。

“一个星期。”

程晨的回答引起与会人员一阵哄笑,史玉柱也笑了,他没有再责怪程晨,他知道,程晨没有任何经验,但有做好的决心。两个月后,程晨领导的南京公司业绩进入全国前十,三个月后成为全国第一。

1996年7月,她被调往珠海巨人集团总部,做史玉柱的行政助理。她每天跟着史玉柱开会、见客户、整理文件。史玉柱每天从中午12点工作到晚上12点,她就必须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12点。在得到更多机会参与珠海巨人集团内部核心业务后,程晨也意识到集团正面临困难。

1997年1月18日,深圳《投资导报》的报道使巨人集团的危机大白于天下。程晨就是那个接收传真的巨人集团的员工。

程晨记得,那天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她从这一天开始迎来职业生涯中最艰难、最忙碌、最具挑战的一段时期。她的角色不再是一个行政助理,而是要与史玉柱共度危机的公司砥柱。1997年春节,巨人集团近一万名员工被遣散,巨人倒地。

“当时真的很感伤,以前每个隔断要挤两个人的办公室,最后就剩下30几个人,”程晨说,“大家同吃同住,不愿意离开,谁都不相信巨人会真的倒下,史玉柱会站不起来。”

程晨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躲债、抵押、合作、借款,很多事情来不及向史玉柱汇报,她就必须立即做决定,“那时我学会了把事情分类,先处理最重要、最急切的事,然后做急切的事,最后做重要的事。”

深处债务危机的史玉柱非常潦倒,发不起员工工资,和员工一起吃住在公司,去外地也只能住几十元的招待所。这时,程晨并没有选择离开,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程晨向父亲寻求帮助,“那时候很多员工都帮过公司,我也跟父亲说,能不能帮公司一把。”程晨最终从家里筹到10万元,解了史玉柱的燃眉之急。

1998年6月,史玉柱借到了50万元,带着一批人来到江苏,用“脑白金”这个新产品启动无锡和江阴市场,推动二次创业。为确保万无一失,史玉柱和程晨等核心团队每天都下到第一线,和消费者面对面访谈,推销产品。一个月后,公司账面余额从50万元变成了75万元,巨人看到了希望。

8月18日,程晨请缨带着25万元开拓南京市场,她凭借天才般的销售能力和地缘优势迅速打开了市场。一个月后,她用25万元赚到了23万元,第二个月赚到了50万元,第三个月赚到了100万元。

“整个集团一片沸腾,离开的人也回来了。我们就这样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把脑白金做起来了。”江苏市场成功后,程晨又受命开拓上海市场。在上海市场开拓一年,程晨就创造了一个亿的销售额,她成了史玉柱最得力的臂膀之一。2002年,程晨出任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全面负责集团的战略规划和品牌管理。

程晨从基层普通业务员做起,最后做到了巨人集团的常务副总裁,这是她珍惜工作、努力工作的收获,是她帮助史玉柱把巨人集团做大做强、与企业共赢的收获。在巨人集团,像程晨这样的员工有二三十位,随着集团在纳斯达克的上市,他们一个个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他们的努力工作,缔造了员工与企业的共赢之道。

好员工能做到与企业心手相牵,同舟共济,能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完美契合,达到与企业发展“共生共赢”的境界。

员工与企业是一种互助、共赢的关系。公司与员工实现的是一种“共赢模式”。无论是从企业的生存还是从企业的发展,以及到企业的成功,共赢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员工与企业间要有互助、共赢的意识,要有互助、共赢的胸怀,要有互助、共赢的行动。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每一个人都要具备这些意识和观念,然后付诸行动中,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好、做强,这也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利益之所在。企业发展得越好,我们员工成长的空间也就越大,企业做得越强,我们员工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P2-5

序言

犀牛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就连狮子也畏惧它三分。但犀牛却能和一种小鸟——犀牛鸟和平共处。

动物学家解释说,犀牛的皮很厚,在表皮的褶皱中经常寄生有小型昆虫,吸吃犀牛的血液,犀牛又痒又痛,可除了往自己身上涂泥能多少防御一点昆虫叮咬外,再没有别的好办法赶走、消灭这些讨厌的害虫。而犀牛鸟正是捕捉这些昆虫的好手,它们成群地落在犀牛背上,不断地啄食着那些企图吸犀牛血的害虫。犀牛浑身舒服,自然很欢迎这些会飞的小伙伴来帮忙。同时,犀牛鸟自己也吃得饱饱的,借助着犀牛利角的保护,犀牛鸟还免遭了鹰的伤害。

犀牛鸟得到美食和犀牛的保护,作为回报,它对犀牛有一种特别的贡献。犀牛虽然嗅觉和听觉很灵,可视觉却非常不好,是天生的近视眼。若有敌人逆风悄悄地前来偷袭,它就很难察觉到。这时候,它忠实的朋友犀牛鸟就会向犀牛发出警报,犀牛就会意识到危险来临,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天长日久,它们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再也离不开彼此。

犀牛与犀牛鸟,一个聊以果腹,一个赖以疗伤,共生共存,其乐融融,达到了“共赢”的效果。自然界的这种和谐共生的现象,揭示出了一个最原始、最简单但又最难做到的共生共存、互利互惠法则——“共赢”。

只有互利共赢,方能共谋发展繁荣之道。自然界如此,我们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的企业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互为依托,企业的成功和发展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搭建的平台,有赖于企业的成功与发展。企业兴,则员工兴;企业衰,则员工衰。

从情感的角度讲,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亲情和友谊;从商业的角度讲,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互利共赢的关系,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双方共谋发展,同时也利益共享。

然而,在工作中,一些员工总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自己与企业之间只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有的甚至还有意地将自己置于与企业对立的位置。在这些人看来,不管企业如何发展壮大,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企业倒闭了,与我没有什么关系;企业发达了,也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有一天企业走向衰落,我换个企业就可以了。”抱着这种心态的人从来没有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知道企业的成功与发展不仅有利于老板,也有利于自己;他们不知道,只有自己所在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里的员工才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企业是每个员工发展和成长的载体,我们与企业的关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生共存、互利互惠”的共赢关系。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没有公司的赢,就没有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没有公司的赢,也就没有员工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共赢,就没有企业的长盛不衰。员工成长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公司发展是员工成长的根基,只有共同发展和成长才能实现共赢。”

共赢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以及文明进步的伟大思维,它不是简单的1+1=2,是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的一个共同体。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共赢时代,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共赢心态成为人们走向成功所必备的一种心态。因此,每一位职业人士必须树立与企业共赢的思想和观念。与企业共赢,应该成为每一个职业人士最高的奋斗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能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坚持按照本书中所列出的策略去做,你最终将实现与企业共赢的目标。

本书提出一个独特的理念:“共赢”,这是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理念。本书是员工与企业互利共赢关系的权威解读,阐述了实现个人与企业互利共赢,一起走向成功的有效策略和最佳途径,是员工和企业实现和谐共赢的权威培训经典。

共赢就是成功。学会共赢,只有学会与企业共赢才是最大的赢。只有与企业共赢,才是员工真正意义上最大的赢。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很多人的默默奉献,所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努力,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首先要感谢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诸位领导和编辑老师,他们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本书的顺利出版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高志坚、邹华英、王零雁、彭素英、彭易生、周静、吕三元、吕梅英、吕品、陈霖、曾建华、刘兴国、郑一彪、刘英梅、董全才、谷桂琴、张书兰、赵安保、唐海燕、邓珠江、肖志勇、王小兵、蒋伟民、王春红、唐锦群、高君、张旭东、张鸿波、汤玲、王甲有、任燕飞、蒋如彬、熊竹根、黄诗国、廖彩扬、黄龙、郝敬刚、洪辉伍、古剑声等管理界朋友的支持和参与,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以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驰惠意,我们的信箱是lgy200808@163.com。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员工与企业共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国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35662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3178376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