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乌孜别克族/中华民族全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乌孜别克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

近年来,比较系统的研究乌孜别克族的专著有《乌孜别克族简史》编写组编写的《乌孜别克族简史》(维吾尔文版),罗建生撰写的《乌孜别克方族》,编写组编写的、国家民委修订出版的《乌孜别克族简史》,袁琳瑛主编的《乌孜别克族》,王晓琳、阿里亚·吉力力主编的《乌孜别克族》,赵小刚撰写的《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吾尔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喀迪尔·艾克拜尔撰写的《中国乌孜别克族文学史》(维吾尔文版),拜合提亚尔·吐尔逊、阿里亚·吉力力撰写的《乌孜别克族民俗文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乌孜别克族卷》等。上述专著基本上全面展示了乌孜别克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和新时期社会的变革。对乌孜别克族族称、族源的研究,上述专著虽各有千秋,但大体一致,都认为我国的乌孜别克族是从中亚地区陆续迁来的,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发生在清代。

关于乌孜别克族的族称族名来源于14世纪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汗,《元史》中称其为“月即别汗”。

中亚的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与泽拉夫尚河流域的河中地区自古便生息繁衍着许多古老的土著部落和部族,如塞种人、玛萨该特人、吐火罗人及粟特人等。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制度的建立,在乌孜别克族先民们活动的河中地区(现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及七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几个奴隶制国家。如公元前4世纪建立的大夏,公元前2世纪由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此外还有粟特、花刺子模、大宛等国,而活动于中亚北部草原的游牧部落被称作塞种人。

6世纪后半叶,随着突厥汗国势力的西扩,大批操突厥语的部落迁到了中央亚细亚,与操伊朗语的土著居民相互融合,使中央亚细亚大部分地区逐渐被突厥化。8世纪起,阿拉伯帝国人侵中亚,这对中亚地区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9至10世纪,回鹘人等古代中亚民族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后,中亚的伊斯兰化倾向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伊斯兰化与上述的突厥化可谓是交错发展,这就为以后在中亚地区形成现代民族奠定了一定的语言和文化基础。12世纪,一部分契丹人西迁,建立了统治中亚的西辽政权,当其强盛时,疆域包括了今乌兹别克斯坦。13世纪,蒙古军消灭西辽进人中亚,又一次带动了中亚诸多操突厥语氏族部落融人融合的机会。这样,活动在中央亚细亚河中地区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许多农耕和游牧氏族部落作为乌孜别克族的主要族源成员便聚集到了一起。

金帐汗国是在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封地上建立起来的汗国,1312~1341年,术赤的五世孙月即别执掌汗位,国力一度极为强盛,同时月即别汗极力推崇伊斯兰教,下令汗国内的居民都应该信仰,于是大批人皈依了伊斯兰教,这使得月即别汗的名声大振。因此,当时的一些历史学家就把他领导下的金帐汗国称为月即别汗国,尤其是这个时候信仰了伊斯兰教的许多人得到了“月即别人”的名号。15世纪,金帐汗国走向瓦解,原本属于其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强大起来,形成了一个月即别联盟,即乌孜别克联盟。1451年,昔班建立了昔班汗国,初为一个游牧的国家。1494年,中亚的帖木儿王朝内讧日益加剧,昔班遂率乌孜别克游牧民大举侵入河中绿洲地区。1500~1506年,昔班汗在中亚及周边地区南征北伐,先后攻陷了布哈拉、撒马尔罕、塔什干和花刺子模等城市与地区。这样,从里海到中国边境,从锡尔河到伊朗高原的辽阔地区一时都处于昔班汗的统治之下。南下的这些乌孜别克人带来了“乌孜别克”这个名称,与当地操突厥语的土著杂居在一起,开始了新的融合,并都冠之以“乌孜别克”这个族名。

但是直到近代,“乌孜别克”这个名号在中亚居民中的使用并不频繁,人们惯常以地名称呼各地的乌孜别克人,如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或撒马尔罕人。

昔班的后裔建立的浩罕汗国与我国清王朝交往密切,由于汗国将都城建在了安集延,因此清代人又用安集延指代浩罕汗国,把乌孜别克人叫作安集延人。那时,安集延人到清代新疆经商、定居的很多,他们始终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所以在喀什、和田、库车以及北疆的伊犁等地都有类似于安集延街、安集延城、安集延村这样的乌孜别克人聚居区,这里的建筑明显区别于当地的居民,具有鲜明的安集延特色。“安集延人”这个名称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1934年,盛世才政府召开了新疆第二次民众大会,确定“乌孜别克”为正式的族名,后来,国内“乌孜别克”人的名称就被写作为“乌孜别克族”,而把国外的依然写作为“乌兹别克”。本书也是照此惯例行文。

另外,赵小刚的《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条目下也有国内外族名、人口、分布、民族形成与族源的内容。王晓珠、阿里亚·吉力力主编的《乌孜别克族新疆木垒县阿克喀巴克村调查》,第一章第一节中也探讨了“乌孜别克族的族名与族源”。虽然他们有的站在国际的角度,有的站在国内的角度,但关于乌孜别克族来源和族称的论述却大同小异,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乌孜别克族乃蛮部落的起源》一文中,作者认为“乃蛮”,历史上又译为“奈蛮”“乃满”“乃马”,都是nayman的不同音译。该词最早出现在《辽史》的《天祚本纪》和《部族表》中,《辽史》和《金史》中出现的“粘八葛”和“粘拔恩”也被看作是“乃蛮”的不同译名。作者随后又考证出:乃蛮部语言与蒙古语明显不同,元朝将乃蛮人与蒙古人严格区分。因此,乃蛮部落应属突厥语部落而非蒙古语部落。因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乃蛮部落在乌孜别克族形成之前就已存在,其历史可以上溯到辽代。今天乃蛮部落不仅在乌孜别克族中存在,而且在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中的乃蛮部落操突厥语,蒙古族中的乃蛮部落操蒙古语。

乃蛮部落的形成融合了金山地区的回鹘、黠戛斯余部以及当地的突厥语小部落。成吉思汗征服北方草原后,直到15世纪前后,在蒙古人的主导下,乃蛮部落参与了乌孜别克族的形成和发展。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乌孜别克族既有黄种人的特征,又有白种人的特征,乃是由古代众多的不同地域隶属于不同人种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经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

P6-8

后记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根据平等尊重、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联合学界,以“文化生态学”的创新理念,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全书》,力图全面荟萃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景式展示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力争成为国内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百科全书。

全书由57卷组成,即在中国56个民族56卷的基础之上,特别推出一卷《中华民族》,以此统领其他56卷,力求达到整个全书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结合。全书以各民族有史料记载之时为上限,下限止于2010年,以期在充分发挥各民族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吸收各民族研究的最新成果,着力反映各民族比较突出的一些文化事项与文化成果。

全书各卷的编著者均由热爱并熟悉本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担任,既有享誉国内外的民族学资深教授,也有在某一领域独具造诣的中青年学者。各卷编著者按照全书编纂方案和编写大纲的要求,从本民族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悉心考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名片”。

全书的编写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及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许多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提供了大力帮助。感谢全书编委会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全书的学术顾问和编著者的辛勤工作。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出版协会、广西民族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甘肃民族出版社、民族文学杂志社、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文联、新疆师范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青海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民族学会等机构的倾力相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图书报刊司图书处对全书内容的审查备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领导和文化宣传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把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陈英初先生为全书提供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电子版,并做了部分勘误。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为全书的内容审订提供了大力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为全书出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书学术顾问广西民族大学的徐杰舜教授等相关专家不仅亲自编纂《中国汉族》《中国哈萨克族》,还帮助审稿把关。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张春荣先生为全书图片进行了统一把关和审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郭佳荣先生为全书题写了书名。全书的编纂,还借鉴吸收了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相信,在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与各界的通力合作下,全书的出版发行——

将会以其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博大精深的丰厚内容,真实全面的生动表达,新颖深刻的思想亮点,成为深受社会各界欢迎的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长久文化影响力的精品。

将会在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记录和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承担黄河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将会契合国家外宣形象与国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需求,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将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同时,全书将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国际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我们深知,由于成书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谬误与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华民族全书》项目组

2012年5月6日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乌孜别克族概况

 第一节 族称族源/6

 第二节 人口状况/9

 第三节 历史沿革/13

 第四节 语言文字/23

 第五节 乌孜别克民族乡/28

第二章 乌孜别克族的物质文化

 第一节 生产习俗/34

 第二节 饮食习俗/42

 第三节 服饰习俗/49

 第四节 居住习俗/62

 第五节 历史建筑遗迹/68

 第六节 经商习俗/72

第三章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化

 第一节 乌孜别克族教育/80

 第二节 乌孜别克族医药卫生/85

 第三节 乌孜别克族文学/89

 第四节 乌孜别克族体育/106

 第五节 乌孜别克族歌舞艺术/108

第四章 乌孜别克族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家庭礼仪/117

 第二节 交往礼仪/123

 第三节 诞生和割礼习俗/124

 第四节 婚姻文化/128

 第五节 丧葬习俗/14l

 第六节 节庆习俗/144

 第七节 禁忌习俗/146

第五章 乌孜别克族的信仰文化/154

第六章 乌孜别克族有影响的文化人物/162

第七章 乌孜别克族的重要文献/184

第八章 乌孜别克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195

附录

 一 乌孜别克族历史大事记/199

 二 参考文献/203

后记/207

编后记/209

序言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历经三年时间,组织策划编写了《中华民族全书》,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一有历史的传承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二有宽广的包容性。本套丛书由57卷组成,由各民族学者独立完成,在56个民族56卷书的基础上推出一卷《中华民族》,既体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则,又全面地介绍各民族的概况、社会文化、族际交往等。三有系统的完整性。丛书体例统一,篇章结构完整,各分卷相对独立,保持了严谨规范的编著风格。四有科学的严肃性。编者对于重大题材进行反复论证,对于细节认真斟酌,立项严谨,编著严格,审读严肃。五有生动的可读性。记述准确,笔墨生动,图文并茂,创意新颖。如有关家庭礼仪、取名、习俗、婚姻习俗、节庆习俗等社会文化的介绍,让读者在趣读中增长知识,引发想象。总之,这是一套反映中华56个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是精神、是脊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大量阅读和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于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坚定爱国信念,献身爱国事业,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给读者呈现出56个民族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美丽画卷,为第2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献礼。

是为序。

2012年5月

内容推荐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情怀,根据平等尊重、真实客观、全面准确的原则,联合学界,以“文化生态学”的创新理念,共同打造《中华民族全书》,力图全面荟萃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景式展示中国56个民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力争成为国内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百科全书。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努尔编著的《中国乌孜别克族》为其中一册,《中国乌孜别克族》从乌孜别克族的实际和研究现状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悉心考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可靠资料,使乌孜别克族文化都能得到平等尊重的呈现和真实可信的表述,同时也集中反映各民族优秀文化之精髓,真切反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力争打造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名片”。

编辑推荐

《中华民族全书》是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重大出版项目之一。这套丛书充分展示了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努尔编著的《中华民族全书·中国乌孜别克族》为其中之一,其内容涉及乌孜别克族的族称族源、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婚姻习俗、人口体质等诸多方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乌孜别克族/中华民族全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努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53422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83.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1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