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书生的刚柔(剑骑猎钓)/中国风雅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深得其中精髓,并运用自如的,自古以来只有文人!

田耕宇所著的《书生的刚柔(剑骑猎钓)》将从古代文人剑、骑、猎、钓的生活中,采撷出古代文人的英气、豪情、壮志、雄姿、侠胆、奇节,展示文人的风采,揭示文人丰富的世界。

让本书为千古风流的文人再展昔日的风采,为今天的读者再现一个斑斓的世界!

内容推荐

文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文人的风度有异样的魅力。真正的文人与“文弱”无缘。正因为如此,田耕宇所著的《书生的刚柔(剑骑猎钓)》将从古代文人剑、骑、猎、钓的生活中,采撷出古代文人的英气、豪情、壮志、雄姿、侠胆、奇节,展示文人的风采,揭示文人丰富的世界。

谨以《书生的刚柔(剑骑猎钓)》,献给那些不甘心“文弱”的文人,献给那些曾经“文弱”,而希望振奋的文人,献给需要了解文人的读者。

目录

引言 千古风流话文人/1

第一章 一箫一剑平生意——文人习武纵横谈/1

 一 雄姿英发话周郎/2

 二 男儿本自重横行/8

 三 若个书生万户侯/12

第二章 携剑负笈行天下——文人、剑、侠/19

 一 诗剑风流/21

 二 侠意识的自觉/23

 三 重文与仿侠的意识怪圈/27

 四 文人与侠/29

第三章 吟到恩仇心事涌——灿烂的剑、侠、诗/37

 一 纵死犹闻侠骨香/42

 二 剑消人间不平事/47

 三 咸阳游侠多少年/53

 四 拔剑击柱心茫然/58

 五 一舞剑器动四方/66

第四章 铁马秋风大散关一悲壮的人生/73

 一 锦口突骑渡江初/75

 二 功名只向马上取/85

 三 铁马冰河人梦来/91

 四 老骥伏枥志千里/99

第五章 踏花归来马蹄香——春风得意的文人/107

 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108

 二 夕阳浅草信马归/114

第六章 一骑一射见英豪一骑猎谈闻/121

 一 洪荒箭声闻于天/123

 二 “射”史巡礼/124

 三 猎迹寻踪/129

 四 会挽雕弓如满月/133

第七章 一丝一竿总是情——江海情趣/14l

 一 鱼乐汝知否/143

 二 千古钓台骚客梦/146

 三 莼香鱼美/151

 四 一丝一竿总是情/161

第八章 广张三千六百钓——钓与仕/169

 一 愿者上钩/171

 二 江海钓鳌/175

 三 独钓寒江雪/178

后记/190

试读章节

“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华夏民族有悠久的重文传统。早在孔子时代,一提到“三代”礼乐文化,孔圣人都不免肃然起敬,倾心向往。华夏民族又有久远的尚武精神。还在远古洪荒的“英雄时代”,就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以及黄帝四面、蚩尤铜头铁额的传说。武以取天下、文以治久安等观念,也浸润了“彬彬有礼”的文人。故除了自家的文事拿手之外,自古以来的文人都要习武,有的还习得如此精深、娴熟,出则将,入则相,既能横刀立马于沙场,又能畅论时事于朝廷。一代代风流文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为华夏文化平添了许多色彩。

一 雄姿英发话周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千古传颂的绝妙好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一首怀古词。苏东坡是一代文豪,自己也喜欢习武,他不仅善射,而且常跨鞍逐猎,颇有雄风。眼下,他站在人们传说中的“周郎赤壁”之前,望着拍天的惊浪,耳边是轰鸣的涛声,他的心却驰往八百多年前的古战场。初定北中国的英雄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杀奔东吴,曹军旌旗蔽空,舳舻横江,东吴危在旦夕!其时,东吴出现一代风流人物——周公瑾。

公瑾风流儒雅,二十四岁即拜“建威中郎将”,又娶天下美女小乔为妻,丰姿潇洒,年轻有为。此刻,曹军兵临城下,吴国君主孙仲谋遂拜公瑾为大都督,将吴国的存亡放在他的肩上。周公瑾身着儒将服装,潇洒临战,指挥若定,趁东风火烧曹操水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八十万曹军,连同横江塞岸的战船,瞬间化为灰烬。周郎的潇洒从容、谈笑风生栩栩如生,千百年来留在人们的心中,加上“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的东坡词的渲染,更成千古佳话。

然而,在后人的心中,还有一位更令人景仰的人,那就是妇孺皆知的诸葛孔明。

诸葛孔明在中国人的心中几乎就是智慧的化身,而这智慧绝不是一个“文”字所能包容得了。文韬武略,这个词用在孔明的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到司马氏统一中国建立西晋政权近百年问,天下震荡。各地军阀纷纷拥兵割据,相互攻杀,英雄豪杰、枭雄地痞各据一方。袁绍占据今河北中部、南部的冀州,公孙瓒拥有河北北部、东部的幽州,刘表占有今湖北、湖南二省的荆州,曹操则以今山东西南、河南东北部的兖州为地盘称雄,孙策、孙权兄弟拥有今长江下游以南的江东,刘焉、刘璋父子偏居今四川、贵州、云南一带的益州。各路军阀秣马厉兵,逐鹿中原。经过数十年争斗方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而早年天下大乱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料定了这种局面将会出现。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诸葛亮方才四岁。他自幼丧父,寄居在叔父诸葛玄家中,后随叔父投靠刘表,十七岁那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今天湖北襄樊以西二十里的隆中“躬耕垄亩”,直到公元207年他二十七岁那年,东征西战而始终找不到一块固定地盘的刘备才将诸葛亮请“出山”。

隆中十年的生活,是诸葛亮研文习武,待时而起的准备时期。他不仅研读史籍,总结历代治乱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视当时政治、军事的风云变幻,与荆州名士司马徽、徐庶等人纵论时事,天下形势了然于心。此外,他还精研兵法、阵法、习武练剑,随时准备一靖天下。

诸葛亮最崇拜两个人物:一个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另一个则是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诸葛亮自比管仲,可见其立志之高。

战国时,燕昭王为求人才,筑黄金台于燕,求贤将以报齐仇。燕昭王任用从魏国来投的乐毅为亚卿,委之以伐齐之重任。乐毅建议燕昭王联合秦、韩、魏、赵五国伐齐,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军队,攻下齐国都城临淄。然后,各国收兵,乐毅自领燕军,东下齐城七十二座,兵过不扰,并为齐桓公和管仲立祠设祭,深得齐国百姓之心。

诸葛亮不仅佩服乐毅的勇武,还佩服他深通兵法和了解民心向背,不是只恃武力以征服敌方的大智大勇。后来诸葛亮征南中时多次擒孟获而又纵之,直到孟获心口皆服,这种“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战略,多少也受乐毅灭齐国而祭桓公、管仲之举的影响。

文人习武可练刀枪剑戟,然而习武之道也绝非只有舞枪弄棒。深研兵法,洞悉敌情,能使天下大事了然于心,临阵指挥,从容若定,才是习武的最高境界。诸葛亮的武略,即军事才能,不仅是一地一战攻城略地的实战指挥,更杰出的是敏锐、深邃、全面的战略眼光。一篇《隆中对》就足以使他立于古代中国军事家之林而无愧色,试读之: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P2-4

序言

千古风流话文人

自古以来,文人的生活、文人的故事、文人的逸闻总是说不尽,道不完。当廷谏诤,斥奸相佞臣;先忧后乐,忘一己之浮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为朝臣、为学者之文人。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抨时弊、哀民生,担道义、扬正气,此为诗人词人之文人。著书立说、立朝为官、开馆授徒,求立德、立功、立言,古往今来之文人,彪炳万世者有,震惊当事者有,此文人生活之一面。耽于香茶药酒,谈修身养性;钟情书画琴棋,求宁静淡泊;相竞诗赋歌对,驰骋才情,显书生意气;流连山水泉石,超然世外,轻红尘流俗;雅好松竹梅兰,寄傲骨于无情,托高标于物;酷爱金石碑帖,缅怀先贤风韵,发思古之幽情;津津乐道笔墨纸砚,忘情窗外,不知今夕何夕;沉思冥想易玄释老、发微阐幽,神游思辨天地,这里是冷静的智者、忧郁的诗人、孤傲的隐士和愤世的狂人的生活。合上二者之生活,大抵就是古代文人的生活。

文人的生活平凡而多彩。平凡,是因人人都能过或有过这样的生活,或漫步小园,或登山临水;或友朋相邀,说桑麻,话渔樵;或临溪雅集,少长毕至,泛觞逗乐;或西园相会,品茗论画,清淡时事。多彩,是说人人虽都有过这样的生活,唯有文人却能享受其中无穷之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凭着一支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怀着满腔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放纵神思“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返收视听可以品味“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之乐;淡泊心绪可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流连自然时,“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丢掉机心后,“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大凡杰出的文人,不仅有丰富的文事活动,艺术的创作,哲理的论辨,还有崇武、习武的生活。在匹马横枪、逐鹿天下的战争中,有叱咤风云的文人在;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战略里,有胸中百万兵的文人在;在攻城略地、刀光剑影的厮杀中,有勇武潇洒的文人在;在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中,有满腹韬略的文人在;在强敌压境、从容迎战的行列中,有儒雅风流、谈笑破敌的文人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而深得其中精髓,并运用自如的,自古以来只有文人!

因此,文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文人的风度有异样的魅力。真正的文人与“文弱”无缘。正因为如此,本书将从古代文人剑、骑、猎、钓的生活中,采撷出古代文人的英气、豪情、壮志、雄姿、侠胆、奇节,展示文人的风采,揭示文人丰富的世界。

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甘心“文弱”的文人,献给那些曾经“文弱”,而希望振奋的文人,献给需要了解文人的读者。

让本书为千古风流的文人再展昔日的风采,为今天的读者再现一个斑斓的世界!

后记

本书自1995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其间于1998年又由台湾双笛再版,弹指间十八载倏忽而过。今天文津出版社将再次把本书推向读者,编辑董秀菊女士嘱余作后记谈谈感受,余欣然允之,然提笔良久竞无从说起。思之再三,写下寥寥数语,是欤非欤,留与读者哂之。

当年作者在本书的序言中,曾这样表白自己的写作意图:“谨以此书,献给那些不甘心‘文弱’的文人,献给那些曾经‘文弱’而希望振奋的文人,献给那些需要了解文人的读者”。今天写此后记,别有一番想法。本人在大学执教古代文学近三十年,送走迎来一届又一届学子,感慨良多。今天的青年,即使是专攻人文学科的大学生,对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知之甚少,遑论其他。大学之前的教育,他们大多只是为了考大学而活着,大学四年仿佛又为了毕业找工作而活着,毕业后又为生活而活着。在经济大潮的裹挟下人们“谈股论金”、“言商言利”、“说房道车”已成自然,日日奔竞于车水马龙的红尘中,缺失了_方心灵的宁静;习惯于迎来送往的社交,忽略了独处的沉思;物质生活的追求仿佛成为人生的唯一,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则渐离渐远。看看大学里哲学系的门前冷落,再看看经济系的门庭若市就可以窥见一斑!难道这就是人类所需要和追求的吗?显然不应该如此。每念及此,常感叹时人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缺失。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追求物质享受原本无可厚非,不必刻意于“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但在艰苦中却也应有“不改其乐”、以平常心处之的精神。在妥善处理物欲与精神矛盾的冲突上,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无数令人景仰的事迹,可供今人思考。

与本书《剑骑猎钓》同时付印的《诗词歌赋》《笔墨纸砚》《金石碑刻》《琴棋书画》《松竹梅兰》《山水泉石》《香茶药酒》诸书,介绍的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些风雅的文化生活内容最早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倡导,但在历史过程中逐渐为大众接受、向往和追求。在一代代的体验中,形成最具中国和东方特色的文化生活形式,积淀下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情趣好尚,以及对生活及生存的理想追求和审美态度。这些文化生活可以启人智慧,净人心灵,怡人情趣,塑人品格。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此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多的现象。作为炎黄子孙,在汲取西方文明的同时,对中华文明不仅应该了解、深爱,更应将其发扬光大并传承下去。对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既不固步自封,也不应该妄自菲薄。

此次付印本想对原书做些修改,但鉴于本书主要面对的是广大青少年和非人文学科的人士阅读,当初那种浅易明白的表述依然可行,也就保持原貌未加改动。愿此书能得到读者的喜爱。

田耕宇

2013年清明 于成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书生的刚柔(剑骑猎钓)/中国风雅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耕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5457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2-49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