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
内容
编辑推荐

《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作者新周刊)内容介绍:凡尔纳预言了科技革命,克鲁格曼预言了经济危机,丹尼尔,贝尔预言了网络时代,诺查丹玛斯更是准确预言了拿破仑的崛起、希特勒的出现、人类登月以及“9·11”事件……还有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而当时的未来在今天已成过去史或当代史。关于地球和人类终极灾难的预言,我们则希望永远不会实现。

内容推荐

《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内容介绍:我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

个人的命运莫测,自然的伟力难以抵御,人类集体的欲望与行动将把自身带往何方,无人知晓。

所有的预言都是对未来的猜想。沿着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文学、技术创新的轨道,层出不穷的预言代表着每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的最大胆推测,向未来扑去。

人类社会的预言史正是人类关于未来的认知简史,产生自每个时代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恐惧。

凡尔纳预言了飞机上天、人类登月,丹尼尔,贝尔预言了后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不期而至,还有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而当时的未来在今天已成过去史或当代史。关于地球和人类终极灾难的预言,我们则希望永远不会实现。

活在当下,人人期待安全感、幸福感和更美好的未来。预言不能带来这些,却能敦促我们对世界深究和透视,提高对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的警觉度,并启发创造的前进方向。

2012,地球还在,生活在继续,预言在继续。

《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的作者是新周刊。

目录

前言

未来简史

人类为什么喜欢预言

预言之书·传播篇

预言之书·科技篇

预言之书·生活方式篇

预言之书·社会篇

预言之书·经济篇

预言之书·环境篇

伊恩·约翰逊:我们不作任何预言

预言简史

未知日

未知日

其实我们已经看过太过灾难

漂流瓶中的地球

洪水意象与末世传说

好预言,坏预言

我不知道世界是不是平的,我只知道中国是翘的

预言中国

盛世危言

预言家们的后现代世界

人们为什么需要预言?

他们预言的中国

中国小趋势

小趋势里的中国大趋势

88个中国小趋势

15人未来报告

活在不确定的未来

下一个明天

新新中国A-Z

生活在“后一切”时代

张颐武后现代答问录

向想象力致敬

试读章节

末日预言是人类预言的起源,从非洲智人诞生到今天,人类生产了多少预言已经无从考证,能确认的是,已经实现的寥寥无几。‘2l世纪词典》的作者、法国人雅克·阿塔利是未来学领域的泰斗,他哀叹过,预言实现率最高的往往不是未来学学者和职业预言家,而是科幻小说家,比如儒勒·凡尔纳和阿瑟‘克拉克,他们两人准确预测了20世纪主要的技术革命,曾经的预言都成了兮天的常识。

世界上真正公认最早的预言书是《圣经·启示录》.你没读过这本书也至少该对“审判日”这一概念有印象,电影《终结者》的故事就发生在“审判日”前后,只是《圣经》中,生人和死者被上帝审判,电影中,约翰·康纳一家被人工智能审判,奈何这两者我们都不是对手。“审判日”还没有到来,但《圣经》共1189章3u73节100余万字的篇幅里还有其他已经实现的预言,比如《旧约》中,天神预言蛇将失去四肢,终身用“腹部行走”,马太预言圣母玛利亚处女生子,还预言耶稣将被一个徒弟出卖。在《新约》中,这些预言都无一例外地实现了。一起来仰视神一般的作者们,写100多万字,他们还能填好自己挖的每一个坑。说点严肃的,《圣经》真的预言过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犹太人复国。

让我们回到东方。唐代贞观年问,两名语言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开始预测后世中国.李淳风_口气把唐之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都预测了出来,其间,袁天罡推了推他的背表示赞赏和鼓励。并加以部分生动补充,‘推背图》就此诞生L‘推背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一本书.它以图画、颂语相结合t对未来的景象进行描述,它的原本据说藏于台北故宫,非常精确地描述了满清入关、太平天国甚至两次世界大战。不过《推背圈》原本未曾公开展出过,相反版本各异民间《推背图》四处泛滥,给真实性画上了问号。只可惜,除去‘推背图》的传说,东方人在人类预言史上贡献甚少。

以上这些预言都年代久远,《第三次浪潮》的作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书中写过,远古的预言很难考证其本意.无法评价,但近现代的预言95%都破产了。托夫勒自有其道理,1943年,IBM的老总瓦尔松曾预言,全球的电脑销量永远不会超过5台。196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罗预言。2000年之前,苏联将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1970年,罗马俱乐部宣称,全球石油将会在2010年彻底枯竭。

这些预言现在自然成人话柄,招人耻笑。为什么兑现的预言越来越少,但发表预言的人越来越多?托夫勒认为和其他时候相比,我们目前身处的时代更需要预测,随着人类脚步的加快,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人们更加需要预言.它实现与否并不重要,人类从来都希望智者对未来做出某种假设。

根据各种科学和伪科学的预测,地球在2012年会遭遇磁极颠倒、小冰期、核战、大陆板块移动、彗星撞击等不同的人类文明毁灭方式。英国人巴顿在著名的《水晶头骨之谜》中呼应了玛雅人的说法,他认为12月21日太阳下山之后,地球文明将终结,只有非洲和中国西部的小部允人能够存活,他们将重建一种新文明。对你我来说。不幸的是,巴顿和玛雅人都没有预言出文明覆灭的具体方式,也没有明确中国西部的安全地带,完全不给出逃生路线。不能责怪他们.他们只是严格遵循了古往今来各类末日预言的方法论:概念有力、内容模糊。简而言之,他们是标题党。

最早对末日预言家集体标题党现象感到疑惑的是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他曾经解释过为什么所有的末日预言都是语焉不详的诗歌或散文,他认为对于大众而言,预言家就是上帝派往凡问的使者。大众期望预言家带来启示·但又希望他不要泄露全部天机.是好是半遮半掩,留点玄机让自己慢慢参悟。究其原因,上帝就是这样说话的。

大卫·体谟未尝没有道理,但社会学家更认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迈克尔·舒梅的研究,他认为最古老的预言来自人类的危机预警机制,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条预言就是危机预言,你可以想象远古的非洲智人向同伴发出预警信息的画面。危机预言日后逐渐进化成末日预言,让人迷惑的是,罗马俱乐部曾宣称,90%的预言都是扯淡,不过在信息时代,预言的影响力不降反升。多数人认为能源日趋枯竭、自然灾害频发等极端事件拉近了人们和各种末日预言的距离,况且现在是网络时代,传播途径更一各个族群的预言也全球化了。舒梅认为,地球从工业时代之后就进入了危机常态化的社会,今天的人更聪明,但也比过去更脆弱和敏感,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末日预言从来没有实现过,但相信和关注它的人却越来越多。

让我们来看看首席末日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代表作,这名法国人用散文诗预言过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在两座城市问,会有前所未有的困难降临。饥荒伴随着瘟疫,人们用钢铁灭火。”五岛勉在著作中表示,这四句诗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准的预言,全景再现了原子弹爆炸后的惨状。批评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全景中没有细节,模糊不清的散文诗可以用来描绘一打与战争暴行有关的事件,这些战争可以是发生在16世纪的诺查丹玛斯时代,也可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甚至可以发生在未来。这就是末日预言方法论的精妙所在,一则预言可以有无数种合理化解释,一直被质疑,从未被驳倒。

抛开哗众取宠、政治目的这类动机不纯的情况不提,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隐秘的愿望,希望自己是能够窥探天机的超人。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幸运者假想”,舒梅认为,这与人类对未来的恐惧感是相辅相成的——你盼望一盏明灯,恰恰说明四周黑暗。就像香港艺人黄子华在栋笃笑中的经典桥段:“为什么我们有问米(通过灵媒召来死去亲朋的灵魂,询问事情)、批卦这些预测未来的方式?因为我们的命运好难捉摸。”P8-10

序言

我们都是没有明天的人。

个人的命运莫测,自然的伟力难以抵御,人类集体的欲望与行动将把自身带往何方,无人知晓。

所有的预言都是对未来的猜想。沿着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文学、技术创新的轨道,层出不穷的预言代表着每个时代的人对于未知的最大胆推测,向未来扑去。

人类社会的预言史正是人类关于未来的认知简史,产生自每个时代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包含着对未来的向往和恐惧。

凡尔纳预言了飞机上天、人类登月,丹尼尔呗尔预言了后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不期而至,还有许多预言变成了现实,而当时的未来在今天已成过去史或当代史。关于地球和人类终极灾难的预言,我们则希望永远不会实现。

活在当下,人人期待安全感、幸福感和更美好的未来。预言不能带来这些,却能敦促我们对世界深究和透视,提高对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的警觉度,并启发创造的前进方向。

2012,地球还在,生活在继续,预言在继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周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53824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6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