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和朱忠元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内容介绍: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志人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美学、风尚、名士的生活及精神风貌,历来为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所喜爱。这部著作看似通俗易懂,其实,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语言或文化背景都已成为历史的化石,因此,若要还原其真相,得其言外之意蕴,并非易事。笔者研读《世说》有年,兹对此书中比较难解和费解的内容作些考索,以求正于方家。也希望能引起喜爱这部书的普通读者的兴趣。
图书 |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8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高原和朱忠元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内容介绍: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志人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美学、风尚、名士的生活及精神风貌,历来为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所喜爱。这部著作看似通俗易懂,其实,由于年代久远,无论是语言或文化背景都已成为历史的化石,因此,若要还原其真相,得其言外之意蕴,并非易事。笔者研读《世说》有年,兹对此书中比较难解和费解的内容作些考索,以求正于方家。也希望能引起喜爱这部书的普通读者的兴趣。 目录 【古代小说研究】 《世说新语》索解 才学小说与佳人才子书关系新探 古代小说中棋戏描写的文化意蕴 《西游记》与西域动物 《甘泽谣》之流传与影响考 为官者的“云水趣味” ——以《世说新语》为例论“魏晋风度”主体身份为官员的意义 《聊斋志异》医者叙写反映的古代中医特点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人生困境的超越 明代通俗小说序跋所见出版史料小识 明代通俗小说插图成因探析 【红楼梦研究】 重新审视薛宝钗形象的审美价值与现代意义 《红楼梦》中红绿“汗巾”试探 由脂评解读林黛玉“小性儿”的实质 从美学角度比较潘金莲和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古代戏剧研究】 元代中后期戏曲艺术思想概述 《善知识苦海回头》作者“非朱有墩”说商兑 文人与中国占典戏曲的文人化特征 清代《天山雪》传奇考辨 从文体渗透交融看文人戏曲文学的诗性特征 元杂剧中脚色行为动作的聚散离合 ——以个案分析为依据 浅析《秋胡变文》与杂剧《鲁大夫秋胡戏妻》之差异 古典戏剧大圃圆结局之成因及受众审美心理透视 【京昆研究】 观照时代的社会心理:京剧研究的深层次问题 对京剧流派风格研究的再思考 圭桌与继承:京剧与昆曲关系论 晚清社会心理与京剧老生“前三杰”之流派艺术 【地方戏及说唱艺术研究】 甘肃影戏唱词特征及其源流考略 对传统剧本观念的重新认识 ——以湖南影戏“桥本戏”的编演为例 作为地方文化遗产的巴蜀民间灯戏 论湖北地方小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范式 ——以“阳新采茶戏”为例 浅谈兰州鼓子曲词的文学性 【综合研究】 中国古代都市文化与都市文学特征略述 试论改编藏戏传统剧目为动域剧作的可行性 投稿须知 甘肃民间小戏介绍 ——甘肃永靖傩舞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8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高原//朱忠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60437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93 |
出版时间 | 2012-12-01 |
首版时间 | 2012-12-01 |
印刷时间 | 201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